【重点】小鸽子带来大希望——河北阜平硒鸽产业“飞翔”记

【重点】小鸽子带来大希望——河北阜平硒鸽产业“飞翔”记

在河北阜平,野谷健康产业集团工作人员在查看幼鸽孵化状况(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摄


小鸽子,孕育着大希望


“咕、咕、咕……”鸽子的叫声对北方人而言并不稀奇,但对于曾是贫困户的河北省阜平县草场口村村民白富慧来说,从北京“飞”来的小鸽子却寄托着她一家人对新生活的希望。


阜平县是革命老区,地处太行深山,土地贫瘠,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曾是深度贫困县。近年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背景下,来自北京的对口帮扶项目纷纷在这里落地生根。


“当时我们发展***的瓶颈,就是缺少产业支撑和龙头企业带动。”阜平******刘靖回忆说,北京来的挂职***帮我们找到了出路。


往年,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市***的推动下,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野谷健康产业集团落户阜平,和当地共同建起阜平硒鸽健康产业园,采用“龙头企业+园区+贫困户”的模式,打造起以肉鸽养殖为纽带的生态循环产业集合体,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记者来到阜平硒鸽健康产业园探访。穿上白大褂,走进园区,只见一栋栋现代化鸽舍整齐排列,研发楼、加工车间、员工宿舍等一应俱全。


鸽舍内,一排排鸽笼里“住”着一对对鸽子,见到陌生人,毫不慌乱……


“有人问过我‘别的地方鸽子见人就躲,这里的鸽子为什么不跑’,我就告诉他们,我们的鸽子是从北京、深圳来的,见过大世面……”2007年就开始在北京养鸽子的野谷健康产业集团负责人刘福才笑着说。


正是孵化时节,一对对鸽子有的正在孵蛋,有的正在给小鸽子喂食……


“以前种地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现在我在场里养鸽子,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出’3000多只乳鸽,能挣5000多块钱。”正在照料鸽子的白富慧说,“我把老公也喊过来了,我俩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等收入,不是脱贫,是致富了。”


孵化车间内,一排排鸽蛋刚从孵化机里拿出来,工人正用手电筒照蛋,把没有受精的挑出来……


“一对鸽子一年能‘出’22只成品鸽,平均一只鸽子卖18到25块钱,产值在450块钱上下……”刘福才说,园区目前养了30万对鸽子,解决了600多人就业,其中不少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10月底存栏种鸽将达到55万对。一年能出栏乳鸽1100万只,种鸽60万对。


园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来自北京的大力支持。北京市挂职***、保定市副***李强说,北京投入京保扶贫协作资金2770万元建了34栋鸽舍,还购买了肉制品、酱卤等系列深加工生产线,其固定资产收益每年可为383名贫困户提供公益岗位。


小鸽子让当地群众有了奔头,新冠肺炎疫情却突如其来。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餐饮业,受疫情影响***,前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我们仅积压的白条鸽就超过200万只。”野谷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助理陈彪说,“我们能挺过来,同样离不开北京的帮助。”


陈彪告诉记者,得知企业困难后,来自国管局、北京市的挂职***开始想方设法找销路,每个月仅通过消费扶贫就有超过10万只乳鸽卖到北京。


“我们发现企业之前的线上销售收入每个月只有100多万元。”北京市挂职***、阜平县副***李继鹏说,如果能以疫情为契机,帮助当地打开电商渠道,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挂职***都动起来了,联系电商平台,和当地***一起直播‘带货’,目前企业线上的月销售收入近300万元。”


北京市还不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帮助产业园区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在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升级改造投入,一方面研发新的种鸽品种,一方面增强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再过两天,刘福才计划去一趟新疆,他说:“我要去参加那里的养鸽扶贫项目的招投标。”


说这话时,这位企业负责人的眼眸里,充满光亮……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重点】小鸽子带来大希望——河北阜平硒鸽产业“飞翔”记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6009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