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经典 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舞动经典 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舞动经典 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舞动经典 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2022-01-14 09:06:14 来源:人民日报

舞蹈经典剧照。个人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近日,“为人民而舞”——《舞蹈经典》首场巡演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落幕。表演者是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的年轻舞者。他们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和独特的悟性,用舞蹈语言诠释中国文化之美,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更让人产生感动和内心的共鸣。

长袖回旋,扇舞和风,如笔墨行云流水;爪甲执兵,凌空翻身,显英气;音乐越来越近,舞者们轮番展示自己的绝活,令人目不暇接...

幕布落下,掌声不断。“为人民而舞”——舞蹈经典之旅首站近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落幕。90分钟内,观众感受到了中国舞蹈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经典魅力。表演者均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大多获得过“桃李杯”、“荷花奖”。年轻的舞者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和独特的悟性,用舞蹈语言诠释中国文化之美,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更让人心生感动和心灵共鸣。

想办法为经典感动当下。

舞蹈综艺节目受到广泛关注,频繁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近年来,中国舞蹈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这既是中国舞蹈本身的魅力,也是青年舞者对经典作品的继承和创新。

相和歌,扇子舞跳着舞跳着舞,垫江唇...很多舞蹈专业学生心目中的“教科书级模特”作品都出自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成立于1987年,由北京舞蹈学院优秀毕业生组成,目前有23名青年舞蹈家。

《舞动经典》融合了经典与创新,舞者既是传承者又是创造者,用青春的能量为作品注入新的生命。濮宇,舞蹈家,国家二级演员,90后,表演《风吟》今年21岁。回忆排练的心路历程,他说:“在课堂上,接触编导和原表演者,了解创作的细节,不仅是动作方面,还有情感和肢体上的反馈。随风起舞,在经典中探索不同的肢体表达,在经典中追求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盏聚光灯,一个人,一只鹅和一把椅子,千帆的老人回顾他们的生活。很难想象,双人舞《老鹅》里的老人,居然是舞团里最“新”的演员。23岁的卢克勤毕业不到两年就加入了舞蹈团。他说:“如果生活是一个词,老鹅就是句号前的那个词。”《鹅》的另一位演员赵山感叹:“新瓶装旧酒,也能酿出不一样的味道。”

经典之所以大放异彩,离不开老一辈舞者的不懈努力。在演出的公告屏上,很多作品都特意写着“排练指导”,名字大多对应的是这个舞蹈原版的演员或导演。

“在舞蹈经典中,经典与创新试图形成某种对话。不同舞者对传统和身体的理解,代际间的创意交流,不仅是对经典舞蹈的回望,更是新一代人的探索。”舞蹈团副团长任东升说。

正如一位观众留言所说:“这就像一部折叠歌剧,为经典寻找一种触摸当下的方式。年轻的舞者可能在技巧之外的情感、悟性、阅历上还有不足,但传承本身就弥足珍贵。”

搭建年轻舞者成长的平台。

17岁、27岁、37岁对舞者意味着什么?舞蹈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王亚彬的微博上,三张照片定格在同一个姿势,但仔细看就能发现不同。照片是她三岁时表演《扇舞丹青》的剧照。有网友说:“21年后,扇舞丹青在女人味上更加成熟英气。”

在舞台上,除了表演经典,王亚彬还带来了自己的现代舞《女人与海》。如今,她有着演员、导演、老师等不同的身份。“教学相长,创意和表现兼收并蓄,身份的转变是一个不断磨砺和提高的过程,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不变。”王亚彬说。

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加入青年舞蹈团,成立个人工作室——王亚彬30多年的舞蹈生涯是舞蹈团在探索建立演员从引进、培养到流动的成长机制的一个缩影。任东升介绍:“近年来,舞蹈团以‘青年舞蹈家工作室’、‘演员转教育’等方式推进高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成为教学科研研发基地、创新剧目和传统剧目示范基地、整体教学艺术实践基地和优秀教师储备基地。”

任东升说:“我们希望为每一位年轻艺术家的艺术成长之路设计个性化的方案,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成员加入舞团5-10年可获得硕士学位,15-20年后可考虑转岗任教,反哺成熟经验。”如果热衷于创作和表演,舞团成员也可以争取成立工作室,获得平台和资金的支持。

此次演出的古典舞《青山远黛》由蒲羽编导,他也是三位新创作品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说:“每个人都能在舞蹈团找到合适的位置。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表演者,还要学习编导、舞台设计、教学技巧等等,努力成长为一名全面的艺术家。”

“真正的艺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拓宽艺术传播渠道,扶持青年艺术人才,让文艺创作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说。

开拓中国舞蹈更广阔的舞台

“当代中国舞蹈家要把舞蹈作为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不仅要继承好中国古典舞,还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王亚彬说:“我们不仅可以在舞台上立体地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让更多的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舞蹈团多次赴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德国进行演出和交流。去年,北京舞蹈学院与国家大剧院和中国剧院建立了合作机制。北京舞蹈学院通过精准设置演出频道、加强校企合作,讲述了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故事,彰显了文化自信。

从校园走向更大的舞台,不仅需要团队的力量,更需要舞者自身的坚韧。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只有几分钟,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泪水汗水鲜血浸泡的辛苦滋味,才是舞者的日常。如果不爱,为什么还要坚持?

和舞蹈演员聊天,“幸福”和“爱情”永远是他们谈论的话题。蒲羽说:“我们一直在学院的关怀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是多么幸运啊。”舞者何钱琳脱口而出:“从不跳舞的每一天都是孤独的。”“舞蹈是我与世界交流的最好方式。”王亚彬代表了许多舞者。

卢柯排练《老鹅》时,在导演田露的启发下,渐渐有了新的感悟:“人对回忆和爱情的感知能力是相通的,舞蹈的魅力也是相通的。”少年端坐,挺拔,欲展翅翱翔。

“我们应该为青年舞蹈团开辟更大的舞台,走出校园,在全国平台乃至世界平台上展示,让这支队伍走出学院,走向世界,成为学院和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巴图说。(记者陈圆圆)

《人民日报》(2022年01月14日第11版)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舞动经典 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7135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