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纬四十度”看见中国和世界

在“北纬四十度”看见中国和世界

在“北纬四十度”看见中国和世界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在“北纬四十度”看见中国和世界 2021-10-13 10:37:5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从小就有一个看地图的爱好,收集各种地图,天天拿着。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出差的时候总是尽量买一张当地的地图。久而久之,家里积累了不少。中学的时候我有一套世界地图集,第一册和第二册,按大洲划分,有各国国旗,资料很详细。特别喜欢看《传奇》比较地图上的各个地理点。当时我玩了一个记忆世界各国首都和港口的游戏,测试自己的记忆力。在这本地图集里,有三圈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中国的首都北京特别标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以区别于其他首都。如果国与国之间的某处标有虚线,则表示边界线“未定”或“有争议”。有些地方,北美和非洲的边界线直得像用尺子量出来的一样,年轻时就让我着迷,琢磨其中的奥妙。地图上的经纬线也是那么迷人。祖国南端的曾母暗沙在北纬4度,离赤道最近。当时我不知道长城最西端是玉门关还是嘉峪关。

我最新的散文集叫《北纬四十度》,既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长城和中国北方的致敬。因为北方人的原因,我可能比南方朋友对长城更敏感,更熟悉。在我的家乡,不仅有明长城最雄伟、最著名的金山岭长城,还有喜峰口、古北口等古关隘,还有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燕长城。只是年轻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长城与“北纬40度”地理带的内在联系,也不知道长城内外的世界是如此的熟悉和陌生。

“北纬四十度”的确是一条神奇的地理带。绵延数千里,不仅断断续续地连接着中国的万里长城,也分隔了南北方不同的气候、海拔、地貌和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正是这个疑问,促使我开始阅读和写作关于“北纬40度”的文章。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条地理带东起辽宁丹东,西至新疆喀什,途经一些著名城市——秦皇岛、北京(幽州)、大同、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嘉峪关、敦煌...然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围绕这个地理带,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定居中原的民族已经竞争了三千年。这种竞争有时是和平的,但大多伴随着冲突和战争。

在古代,“中国”把自己理解为世界的中心,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就是这个中心的中心。然而,以“北纬40度”为标志的地理文明带出人意料地拓宽了中国,长城周边的冲突、交流、交融,为竞争双方打开了一个更加意想不到、更加广阔的新世界——他们为今天的中华民族和中国贡献了全部的聪明才智。在这些地方,定居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你我的历史长河中,大家都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

希望从北纬40度的角度,用文字画出一幅“中国江山图”。在丝绸之路上赶骆驼的人都知道,他们会从中国出发到外面的世界,再从外面的世界回到中国,文明的步伐会是艰难的,无止境的。当我们用文学来看待和描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期待“北纬四十度”成为穿越历史的回声空。(作者:陈福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在“北纬四十度”看见中国和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7184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