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宴请“尖子生”谁来关注“后进生”?

校长宴请“尖子生”谁来关注“后进生”?

校长宴请“尖子生”不难理解。一个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再好,如果在中考、高考中没有出尖子生,没有升学率,一切也基本上等于零。在应试教育这个体制沉疴无法根治的前提下,“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身份鸿沟难以逾越。但作为学校,至少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弭这种教育不公,而不是去扩大。校长能邀19位“尖子生”共进晚餐,对激励优秀生将起到莫大的作用。那么对于后进生,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去年成都市某学校有19名同学受到邀请,在某酒店最大的“总套-B”包间内,身着小西服与校长共进晚餐。之所以受到这样的优待,是因为他们都是全年级排名靠前的同学。校长宴请优等生,此事一出引起舆论的极大关注。

只要是一个群体,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好中差之别,孩子们更不例外。针对学生成绩层次不同,成都五月花高级技工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优等生,学校组织了各种兴趣小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多多实践创新,在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针对后进生,学校老师抽出晚自习或是课余时间,给他们“开小灶”,进行额外辅导,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实践课,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尽心引导他们,让他们感觉自己备受关注,而不是被歧视冷落。

教育歧视不应拔苗助长

司空见惯

一视同仁

不久前“绿领巾”飘忽而过,“差生测智商”风波刚刚平息,“三色作业本”犹在眼前,校长晚宴的喧嚣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拉到教书育人的校园里。唯成绩论英雄,尖子生成为掌上明珠而压力千钧,被另眼相看的“差生”却难以咸鱼翻身,孩子们如何能承载如此教育不公之重!在分数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教育体制下,接踵而至的教育乱象,让教育公平成了嘹亮口号声中一个美好而遥远的幻想。

教育不公平源自唯分数论

乔布斯的传奇经历告诉我们,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更多的依赖于教育创新与制度环境。通过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四川五月花技师学院的学子在学习方面实现了共同进步,摒弃了“唯分数论”,让学生远离了分数压力。后进生不仅丢掉了自卑的阴影,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全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竞争中鼓“优”课堂上帮“弱”

呼唤公平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校长宴请“尖子生”谁来关注“后进生”?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161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