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雷渠江: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已有较强基础,广州有必要筹建统一计算中心

专访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雷渠江: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已有较强基础,广州有必要筹建统一计算中心

原标题:访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雷曲江:人工智能技术基础雄厚,广州有必要建设统一计算中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宁新广州报道: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广州发展的新动能。《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构建数据、算法、计算能力协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广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验区正在加快建设。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人工智能?公共数据更加开放,应用场景日益增多,人工智能企业有哪些发展机遇?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需要拓展哪些维度?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科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雷曲江。在他看来,广州已经走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列。新型智慧城市着力推进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人工智能可以拓宽到医疗、法律、金融等多个维度。未来需要诞生新的应用场景,带动整个行业实现大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雷曲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

南方财经:人工智能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以自动驾驶的多场景应用为例,其未来的商业潜力如何?

姜磊:从全球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技术不断突破,企业营收快速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国内,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从技术发展到跨学科融合,在技术落地上有很强的基础。但是很多方面的技术突破还不够。人工智能技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和成长空。

以自动驾驶为例,它的商业价值是非常大的。最近,自动驾驶在港口、物流、矿山和在线汽车共享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港口、矿山等应用场景下,这些低速车辆的自动驾驶可行性更高。在疫情防控时期,自动驾驶货车可以实现闭环物流配送,无接触到达“最后一公里”,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应用潜力巨大。

南方财经:城市本身也在数字化转型。广州提出以数字双城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人工智能起到什么作用?

曲江:广州一直走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列。新型智慧城市着力推进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打破数据共享和整合壁垒,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相结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人工智能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例如,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处理来自开放和必要的数据门户的信息,并通过探测器、传感器和物联网系统了解公民的需求和习惯。人工智能程序可以观察城市基础设施的多样性,例如通过结合人员流动、房地产和人口统计的数据来识别和预测一些潜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在公共安全方面,可以提供数字双城的模拟演示,在反恐、消防救援等公共事件中智能规划救援方案;智能交通,如物联网、传感器为道路监控提供实时数据,分配实时空房间,减少交通拥堵;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能源优化和废物处理,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

人工智能和数据是鱼和水的关系。

南方财经:人工智能行业上下游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什么?

姜磊: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数据、计算能力和算法。数据量是一个挑战。有时候数据的准确率很高,做了很好的标记和收集,但是数据量不够。比如一个企业要开发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肝癌诊断的软件,产品必须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仅仅一家三甲医院收集的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增加数据。

数据的标准化也是一个挑战。比如不同公司采集的图像数据,有的是彩色图像,有的是黑白图像和点云图像,格式完全不同。在选择数据时,必须先进行处理,有时处理后不能充分利用。没有统一的标准,成本和效率都会受到影响。此外,各公司持有的数据不一定相互关联,这增加了挑战。

还有计算能力方面的挑战。比如企业要收集20亿人的肝病数据,每个人有1000张图片。对于庞大的数据规模,我们公司的服务器不够用,需要使用计算能力更高的超级计算机。

南方财经:《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提出推进公共数据最大限度开放利用,构建数据要素资源流转运营服务体系。随着公共数据越来越开放,人工智能产业和城市数据生态如何相互促进发展?

姜磊:人工智能和数据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人工智能没有数据无法模拟,无法拟合,所以它不可能是人工智能。没有数据人工智能去使用它,它只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数据。

广州提出建设数据要素资源流通运营服务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接近于某些类别的数据事务。在不久的将来,广州也可能有自己的数据交换。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开放和限制数据交易,重视数据安全,绘制企业白名单。开放是为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广州应抓住应用场景拓展的新机遇。

南方财经:广州提出推进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发展,建立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开放机制,定期发布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需求清单。这给人工智能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姜磊: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需求清单是必要的。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定位客户需求,了解行业趋势,引导资本进入这个行业。例如,广州南沙区发布了应用场景清单,南沙的城投、产投群体可能会有倾向性地选择投资和支持一些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这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在变更业务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也可能面临数据调整的困难。比如以前做智慧政务的人工智能企业转行做医疗,就需要转型应对公立医疗体系。企业可以和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数据,也可以找一些公司购买数据。

南方财经:广州提出高水平推进链长制,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你看来,形成一个生态开放、良性循环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需要哪些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夯实广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降本增效?

姜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一个综合生态。应该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应该引进企业和公司的研究所,应该重视产业集聚和产业培育,应该吸引金融机构投资。

首先,人才培养。广州有很多高校,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一些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现有的专业还可以扩大招生规模,可以引进一些院校的研究所等机构到广州,可以直接带动相关行业的科研。

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硬件方面,规划建立广州统一计算中心,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进驻大量人工智能企业,是非常必要的。软件方面,可以鼓励和支持开源软件的发展,形成上下游系统,形成圈子,实现商业资源、学术资源、科研资源、人力资源的共享。

南方财经:当技术逐渐细节化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需要拓展哪些维度?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姜磊:人工智能可以扩展到许多方面。比如人工智能也可以用在法律、金融等领域。我们要做的就是拓宽这些维度,让它有新的应用场景,带动整个行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一项技术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它对社会的贡献上。在今年的北京冬残奥会上,AI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运动员完成火炬传递并参加比赛。清华大学智能与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纪及其团队开发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为运动员的运动优化、损伤预防和康复提供了保障。这些技术非常重要。

在未来,人工智能还将用于陪伴和监控老人,通过一些算法连接报警系统和医疗系统进行紧急治疗等。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个需求一定是巨大的,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专访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雷渠江: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已有较强基础,广州有必要筹建统一计算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5111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