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是怎么回事具体情况是什么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是怎么回事具体情况是什么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是怎么回事

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是怎么回事

上周末,李娟回到垫江老家,正在和家人拉家常的她,突然被侄儿黄圣凯拉到一边问问题。侄儿黄圣凯今年11岁,目前在垫江县文化路小学读五年级。

“他拿起课本,翻到110页,先让我读,说读了看有没有发现问题。”李娟仔细读了一遍,但没发现问题。

“没看出什么问题。”李娟一本正经地回答侄儿。

侄儿黄圣凯不依了,直接问李娟,“你看,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听完这个问题,李娟当时就愣住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事出自《战国策》

于是,她仔细看了侄儿的课本,“是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为了给侄儿解释清楚,李娟也查了原文。“我用百度百科查了,这是《战国策》里面的一篇文章,侄儿学习的是这篇文章的白话文。”

看了原文的李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给侄儿解释,只好告诉他“《战国策》里面就是这么写的”。没想到侄儿又问:“到底是《战国策》里这个故事是瞎编的,还是里面的赵惠王太傻了?”

李娟告诉他,《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的是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

“后来我问了他们语文老师,老师也说这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他仍不满意,他认为,即便是故事,也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为孩子的批判精神点赞

对于黄圣凯的问题,重庆巴蜀小学语文老师刘俐宏称,“首先要对孩子的批判精神和怀疑态度,以及对知识较真的精神点赞。”刘俐宏老师说,既然孩子提出了疑问,那么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就要跟着这个疑问来找到答案。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试试,把嘴闭上,其实也可以发出声音的,只是不是很清晰。”

除了通过试验找到答案,还可以引导孩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重点的是要明白故事里所表达的道理。在这里,作者是用了拟人手法来说,如果真正较真,鹬和蚌就根本不是一个物种,它们之间是不会有对话的。”

以下是网友的一些评论

这就有点杠了,那他们怎么会说话呢,他们说话对方怎么听得懂呢?

那这样看古代寓言故事里的动物都不会说话啊

拥有独立思考是好事,支持孩子的想法。

小孩子有这种问题也很正常,

寓意是不讲逻辑关系的,什么事都怀疑,很容易就是“思而不学则殆!”

孩子有质疑,这本身没问题。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正确引导。老师回答的也没问题,重点应该关注寓言故事里的道理。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在接受新的事物,给予正确的道路和理念,使我们必须要做的。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是怎么回事具体情况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10252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