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何叫“邱小姐”?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何叫“邱小姐”?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要搞自己的原子弹,国际环境十分凶险,甚至个别国家扬言,若中国进行核试验,他们就要摧毁相关核设施、核基地。为以防万一,确保核试验顺利进行,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要求设定一些暗语和密码,用于前后方联络。

当时用于装原子弹的容器叫梳妆台,连接几十个雷管有很多电缆线,就像头发一样,动起来像梳辫子似的,于是原子弹代号就叫球小姐,口语上叫邱小姐,这个叫法很形象,但当时实际的密语表上写的就是老邱。

1964年9月24日晚,前方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北京报送了明密语对照表,根据表中的规定,正式爆炸试验的原子弹密语为老邱,原子弹装配密语为穿衣,原子弹在装配间密语为住下房,原子弹在塔上密闭工作间密语为住上房,原子弹插接雷管密语为梳辫子,气象的密语为血压,原子弹启爆的时间密语为零时,另外,表中对有关领导也设定了相应的代号,毛泽东是87号,刘少奇是88号,周恩来是82号,贺龙是83号,聂荣臻是84号,罗瑞卿是85号。

美国最早的三颗原子弹叫胖子、瘦子和小男孩,苏联最早的原子弹叫南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是温柔可爱的“邱小姐”,但在正式档案中却是“老邱”。1958年7月,伟大领袖毛主席结合世界形势和我国国防安全,高屋建瓴地提出:“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从这一年起,我们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开始了研制原子弹的征程。

说到邱小姐这个代号,还在是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确定下来的。

时间回到1964年9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夕,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周总理高度重视并亲自指挥“两弹一星”工程。在一次向总理汇报的会议中,周总理亲自提出在前后方联络时,要规定一些暗语、密码、代号,以防泄密。

工作人员经过几天努力,确定了一套密语表。

9月24日晚,张爱萍将军向周总理汇报了核试验场区向北京报告的密语对照表:

正式爆炸试验的原子弹,密语为老邱(邱小姐);

原子弹装配,密语为穿衣;

原子弹在装配间,密语为住下房;

原子弹在塔上密闭工作间,密语为住上房;

原子弹插接雷管,密语为梳辫子;

气象的密语为血压;

原子弹启爆的时间,密语为零时。

除了原子弹,中央有关领导也都有相应的代号,毛泽东是87号,刘少奇是88号,周恩来是82号,贺龙是83号,聂荣臻是84号,罗瑞卿是85号。原子弹的这个代号主要来自装原子弹的容器形象。这是一个球状容器,被称为“梳妆台”,通过很多根电缆线跟几十个雷管连接,密密麻麻像头发一样,动起来就像大姑娘梳辫子,于是大家就把她虚拟成一个大姑娘,叫“邱小姐”。
但在正式档案中,它的代号却叫“老邱”,并非“邱小姐”。或许大家平时口头上称呼她为邱小姐,到拟定密语表时才改成了“老邱”。不论是男是女,是老人还是小姐,总之这颗原子弹跟美苏的第一颗原子弹一样,有了它自己独有的代号。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邱小姐”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声巨响震惊了世界,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力地保卫了国家安全,这一伟大的时刻,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美国人扔到日本广岛的叫“小男孩”,扔到长崎的叫“胖子“,

我们中国的原子弹也有代号!

我们在1964年爆破的第一枚原子弹就有一个外号,跟美国的还很对应,他们叫小男孩,我们叫“球小姐(邱小姐)”。我们是大姐姐,他们是小男生。

美国人起名“小男孩”,有保密的考虑,我们同样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1964年的气氛是很紧张的。全世界都盯着中国,他们知道中国研制原子弹到了最后阶段。

在1962年的时候,一个叫艾尔索普的记者就推测中国将在1964年爆炸原子弹。这是一个神预言,比章鱼还准。当时负责记者招待会的陈毅都愣了一下。说:“不知道,这个对我来说也是新闻呢。”

到了1964年,世界都在猜,中国的巨响什么时候发生。这个时候,保密的需要就更突出了。因为美国人、苏联人都不想看到我们成功。我们成功爆破的一个月前,他们就在开午餐会,叉着火腿商量轰炸我们的核基地。当时美国的U2侦察机在我国的天空飞去飞去,卫星也对着这一块猛拍。美国人更是宣称如果中国爆破原子弹,就给我们来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切掉我们核扁桃腺,让我们核能力绝育。

所以,要爆破就必须保密。当时作了很多准备,一是参与人员保密。这里面,周恩来亲自告诉大家,这个事情不需要知道的就一个也不要告诉。比如邓颖超同志,周恩来就没告诉她。等成功后,现场总指军张爱萍见到邓颖超。邓颖超打趣说:你们办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告诉我一声。

张爱萍将军只好老实交待,不是不告诉,是周总理不让说。

当时核基地的高射炮,军队安防都布置了。最后还需要一个环节:起一个代码。不然,打电话一说运原子弹,就泄密了。

我们知道原子弹工程有代号,叫596工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二机部的部长刘杰起的。

苏联的赫鲁晓夫在1959年6月毁约停援。脑洞老师以前介绍过这个人,他是个IBM,国际大嘴巴。什么话都说。他讲:中国没有苏联的援助,二十年也研究不出来。所以中国的原子人是憋了一口气,一定要把原子弹搞出来。所以把这个工程叫596工程。

再具体到这枚原子弹。大家后来商量,决定叫球小姐。因为原子弹圆圆的,像个球,后来觉得不太雅,改叫邱小姐,其实大家又觉得不给劲。搞原子弹的都是大爷们,天天邱小姐的叫着不太合适。

比如开个玩笑,要是那位专家半夜突然说梦话来一句邱小姐,那还不引起家庭纠纷啊。所以大家后面一直叫它老邱。

(献身原子事业的一代人)

说个笑话,要是那位研究人员晚上睡觉突然说梦话,喊一声邱小姐,那还不引起了家庭矛盾啊。

这个报告出来后,向张爱萍报告,张爱萍又向上汇报。周总理、罗瑞卿、聂荣臻都同意了这个密语。而围绕这个邱小姐出现了一批暗号。

比如装配原子弹就是给邱小姐穿衣服;原子弹运到装配间,叫入住下房;运到塔上,则称移住上房;原子弹的容器称为梳妆台;结上雷管,就是梳辫子;天气情况则称为血压是否平衡,而原子弹的爆炸时间则叫零时。

除了这个,参与的领导人都有代号。比如周恩来82号,贺龙83号,聂荣臻是84号,罗瑞卿是85号,毛泽东87号,刘少奇88号。

到了1964年10月16日15时,邱小姐一声巨响,化为一朵炫丽的蘑菇云!

哈哈 谐音,其实最早是叫“老邱”的。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一个使用内爆式结构的核爆炸装置。

内爆式核装置是依靠核材料周围的烈性炸药爆炸,将松散的核材料瞬间压缩达到临界值的一种核装置。

内爆式结构的优点就是相对于枪式原子弹装置大大的节约核材料,主要是因为枪式原子弹的核弹材料块往往不能达到靶底就会引发核爆炸,因此效率并不高。

而内爆式的缺点就是结构复杂,对起爆装置的时间控制相当严密,核材料周围的炸药要在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同时起爆,这对起爆装置的控制品质要求相当的高。

我国原子弹的研发人员使用了球形核装置的结构进行试验。其实第一枚中国原子弹是没有实战作用的,需要架设在一个铁塔上进行引爆。

W经常说到的军博里面有一枚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模型,其实这是第一枚可以实战使用的原子弹。

编号A2923,1966年才装备到部队。当然这个编号还有其他故事,欢迎向W君提问。

但军博的这枚原子弹就给人了一个误导作用,让大家认为第一枚在中国爆炸的原子弹装置就是一枚炸弹的样子。

剖开看看就是下面动图的形态:

气动外壳内部就是个球形装置。

那么第一枚中国的原子弹试验装置是什么样子呢?

从当年罗布泊试验场留下的不多的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枚中国核装置的确就是一个“球”,在核弹上密密麻麻布置的电缆就是核弹球体上672个大大小小的雷管起爆电缆。

刚刚说到内爆式核弹周围要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全起爆,对于每条盘踞在球体上的电缆长度就有严格的要求,电缆长度相差不得超过1厘米。

起初,球形结构的核弹装置在给周总理和毛主席的纪录片中出现过,周总理给这个核装置起了个名字叫“老邱”。在实际布置装配的时候由于外围电缆很多,当时的装配人员就戏称这是给“老邱梳理头发”,不久“老邱”的代号就被“邱小姐”的昵称盖过了。

后来一些纪实文学中就又有了梳辫子、住上房、住下房等说法,但真的未能考证。只不过“邱小姐”的大名还是由装配厂到全国群众中传播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是相当巨大的。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让日本成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小男孩”在广岛上空600米的高空爆炸,产生了数千华氏度的高温,数倍于太阳光的光辐射。

几秒钟之内,约7万日本人当场死去。

距离爆炸点一英里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和房屋瞬间蒸发,化成灰烬。

凡是目睹了爆炸过程的日本人即便侥幸生还,眼睛也会无一例外地被强光灼瞎。

正在几英里之外的一队日本士兵面部被融化,分不清正面和背面。

远离爆炸中心的日本市民被高温灼伤,裸露的皮肤瞬间起了大水泡。

遭受核辐射的20万日本人其后罹患癌症去世。

(“小男孩”爆炸现场)

1964年10月16日,我国也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全世界为之震惊。但威力如此巨大的末日武器,当初却被取了一个相当淑女和文艺的名字——“邱小姐”,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从头说来。

当年我国为了研制原子弹,可谓是倾尽全国之力,尤其是苏联在撤走全部专家后还扬言:“中国想自己搞原子弹而不加入核保护伞,二十年都不会成功,最后别说核武器,就连裤子都没得穿。”

尤其是美国,绝对不想看到中国拥有原子弹。曾放出狠话,如果中国核爆成功,美国就会对中国的核基地实施手术式的精确打击,让中国永久失去研制核武器的能力。

(威力巨大的原子弹爆炸)

特别是在我国核爆实验前的一段时间内,美国的高空侦察机频繁地入侵中国领空,肆无忌惮的对我国的核试验情况进行空中侦察,还专门调转卫星,对准中国的相关实验领域,拍照识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工作稍有疏忽,就会陷入前功尽弃的危险境地。

所以,这样取个“邱小姐”的名字,纯粹是为了保密。

那么,为什么不起个霸气点的名字,非要叫“邱小姐”呢?

这是因为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外形像一个大球,最初的名字叫做 “球小姐”“老邱”。后来在相关首长的建议下,才改名叫做“邱小姐”。为此还有工作人员开玩笑说:“晚上做梦时,可不能喊‘邱小姐’啊,会影响夫妻感情的。”

(“邱小姐”)

其实,不仅仅是原子弹本身用了“邱小姐”这个暗语,在研制工作的很多地方都用了暗语。

比如:

原子弹的研制项目被叫做“596工程”,就是针对苏联人在1959年6月,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相关技术。

盛装原子弹的容器被称为“梳妆台”,因为里面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线路和晶体管,如同小姐正在烫染头发。

将安装原子弹设备叫做“邱小姐正在梳妆台”,插接雷管叫做“邱小姐在梳辫子”,组装原子弹叫做“邱小姐在穿衣服”,将原子弹运送到塔上称为“邱小姐住进上房”,原子弹最终试爆的时间称作“零时”等等。

就连周总理审阅相关原子弹的机密文件时,邓颖超都会主动回避。

(罗布泊)

凡是有关原子弹的电话汇报,都是用的暗语,相关首长统统用数字代替,比如当时负责原子弹试爆工作总指挥的张爱萍将军的代号就是“11”等。

正因为有了严密的保密措施,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才得以在罗布泊成功试爆,在全世界面前炸开了一朵耀眼的蘑菇云。从此我国摆脱了核遏制和核威胁,为全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纵观美国、前苏联和中国的几颗原子弹,名字都蛮有意思的,遵从的都是“低调、象形”的原则。“邱小姐”是球形的,刚开始叫做“老邱”,至于为什么姓邱呢?难道是为了纪念某个人?实际上这个邱是“球”的谐音。

美国的前三颗原子弹分别叫做瘦子、胖子和小男孩,为这三颗原子弹命名的科学家说命名时主要参考的是原子弹的形状。美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瘦子用了近6年的时间,这颗原子弹体型比较细长,高达5.5米,起名来源于小说《瘦子》。当年罗斯福决定研究原子弹的时候要求研究小组严格保密,就连副总统杜鲁门也是在后来接任总统之后才知道这项计划。

而让人们真正理解原子弹的巨大能量的是第一颗投入到实战的原子弹“小男孩”,它在日本广岛市爆炸,瞬间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有七万人直接死于小男孩的爆破,更可怕的还是后续影响。因为原子弹引起的放射污染,大量平民死于癌症,怀孕的父母出现了大量流产情况,部分新生儿畸形。到了1999年,直接或间接死于小男孩的人数已经高达20万。美国的另一颗原子弹落在了长崎,这枚胖子原子弹起名来源于电影马耳他之鹰。这两枚原子弹的出世让日本立刻招架无力,迫使他们投降。

前苏联感觉到了危机感,也开始进行了秘密得原子弹研发,这颗原子弹的名字叫做南瓜,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其实这颗原子弹的代号叫做Joe-1,参考的是斯大林的名字,至于为什么后来叫做南瓜,可能……它比较扁吧。

在那个时候,我国的军事力量相当薄弱,老一辈革命家知道如果没有核武器傍身,那么在世界上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在两个超级大国面前畏手畏脚。为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且能够最大程度得做好保密工作,我们的科学家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暗语。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和苏联都在严密监控着中国的一举一动,甚至还开了一场午餐会议计划破坏中国的计划。所以不仅仅是代号名称隐秘,原子弹配置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暗号代称。比如原子弹工作台就是一个梳妆台,连接电缆线叫做梳辫子,装备步骤叫做穿衣服……所以在核爆当天张爱萍在给周总理的发出的暗语之中就有“邱小姐在梳妆台,8点梳辫子”的奇妙语句。

档案袋里我国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叫“老邱”,也就是题目中说到的“邱小姐”,这个名字其实是一个军事密语,在通讯交流的时候起到保密的作用。“邱小姐”是来源于“球小姐”的谐音,为什么叫“球小姐”?简单啊,首先是因为装原子弹的容器叫做梳妆台,其次各种电缆线、雷管连接在一起,密密麻麻的看上去很像小姐的长头发,再加上原子弹的核心部分是球型的,所以,就叫做“球小姐”!

这些密语怎么来的?是当时周总理为了确保相关计划的保密问题,仿制被窃听和泄密,下达命令专门给我们第一颗原子弹试爆计划制定相关的密语,除了原子弹叫“邱(球)小姐”以外,给原子弹进行装配,密语为“穿衣”;原子弹在装配间,则密语是“住下房”;而当原子弹在试验塔上的密闭间时,密语又叫“住上房”;当要给原子弹插雷管、接线时,密语又变成了“梳辫子”;试验时的气象参数,密语是“血压”;最后要引爆原子弹了,密语则是“零时”。

其实跟军事有关的各种计划、实验,采用密语来交流再正常不过了,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更何况在当时那个年代背景下,国外势力以及国内环境给我们的核武器研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与此相关的任何东西都采取了极高的保密措施,比如核试验现场的委员会办公室都有代号,为“20号办公室”,而与这个办公室有着密切联系的机构代号则是“117办公室”,除了这些以外,就连当时参与该项计划的领导人都有自己的密语!

比如,“87号”代指毛主席,“88号”代指刘少奇,“82号”代指周总理,“83号”代指贺龙,“84号”代指聂荣臻以及“85号”代指罗瑞卿。1964年10月15日中午12点刚过,李旭阁就曾给办公室打来加密电话,内容是:“82、林、83、84、85:经党委常委会研究,根据血压情况,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请指示。”署名则分别是代号“11”和代号“12”。只要把这句话中的各种代号、数字用专门的人名代进去就能知道具体意思了,其中“11”、“12”分别是指张爱萍和刘西尧!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关于为什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为什么叫“邱小姐”。 “邱小姐”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都感觉难以置信,怎么国之利器叫这么个名字,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这是有原因的,下面带你解读。 当时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时候,西方国家都很关注的,美国苏联这两个国家是强烈反对我国研究原子弹,并联合起来阻止或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所以我国当时对原子弹的保密措施做的非常研究,当时周总理还专门开会研究这个保密措施,别给外人给搞破坏给炸了。 中国的原子弹研制项目被定名为“596”工程,因为他是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当时中国制造只能靠自己,所以从那天起开始研制。 因为研究原子弹是保密中进行的,当时需要各级都联络,需要及时沟通,就制定了密语邱小姐。实际一开始文件中的密语表上写的就是老邱,因为原子弹看着像个球,后来改成邱小姐。因为那个装原子弹的容器叫梳妆台,连接几十个雷管有很多电缆线,就像头发一样,动起来像梳辫子似的,很形象。

邱小姐这个名字的流传,是出自当年参加核弹研发工作的一位参谋的回忆录。

这位参谋当年国防科委工作,参与了核弹的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他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了邱小姐这个名字,以及这个名字的由来。

因为当年的国际环境比较特殊,我国在军事上都防备着外国的特务,害怕被特务监听到,对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很多都是说的代号、暗语。对原子弹这样的工程,保密工作尤其重视。

所以核弹基地的工作人员们,就给原子弹也起了个代号。因为核弹的原型比较像一个球,而且上面连了很多电缆线,像是头发一样,所以最初大家都叫他球小姐。

后来又觉得球小姐有点太俗气了,所以改了下,变成了邱小姐。这个名字后来上报到国务院,经过上面确认批准后,就正式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内部代号。

不过在最后原子弹的相关档案中,记的并不是邱小姐。可能因为这个名字太过柔弱了吧,档案中最后记的都是老邱。

其实按国际惯例,在大型的军事任务上取一些代号暗语并不稀奇,比如美国扔到广岛的原子弹代号“小男孩”,扔在长崎的原子弹代号“胖子”,在我国研制原子弹,并且准备试爆的时候,因为国际形势复杂,国家技术条件落后,敌特活动猖獗,有些国家甚至说要空袭我国核试验基地,为了确保核爆过程的安全,有关部门决定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取名“邱小姐”作为暗号。

为什么会取名“邱小姐”呢,是因为在当时,原子弹研制成功后,我国的科学家们放置在容器中,上面连着几十个雷管和电导线,就像一个女士正在梳妆一样,所以就把盛放的容器称为“梳妆台”,把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称为邱小姐,后来根据情况变化将邱小姐直接称为老邱“球”。

其实在我国原子弹研制过程中,很多部门,重要人员也是用代号来称呼的,比如负责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机构被称为“177办公室”,将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核爆具体时间称为“零时”,周总理代号“82”,贺龙元帅代号“83”,聂荣臻元帅代号“84”,罗瑞卿总参谋长代号“85”,毛主席代号“87”,刘少奇代号“88”

董小姐,你嘴角向下的样子很美。就像安和桥下,清澈的水。

前段时间宋冬野的一首董小姐火遍了大江南北,当时很多人都在想这个董小姐究竟是谁?不知道宋冬野在写这段歌词的时候,有没有看过中国的原子弹历史。因为中国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就是邱小姐,虽然在历史档案上写的是老邱。

像原子弹这种战略性武器,从研发到爆炸都要严格保密。比如说美国给自己两颗原子弹起名分别是:小男孩、胖子,苏联也给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起名叫做南瓜。对于我们起名字的邱小姐,似乎都要比他们更加文雅一点,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故事。

中国原子弹刚刚起步的时候,苏联曾经派了很多人前来支援。但是在1958年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大量的人员从中国撤走。所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其实是憋着很大一股气的。当时苏联科研人员临走之前,甚至预言中国在未来20年,都不可能造出原子弹。

但是随着中国人民的努力,仅仅在苏联人预测之后的第六年,我们就顺利的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当然当时的国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苏联这么想。其中美国方面就对我们非常的“看好”,他们曾经预测中国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原子弹。

为此在1964年之前,中国高空时不时的会出现美国的侦察机。对我们人烟稀少的地方,通过高空卫星进行监测。对于美国的这些小动作,其实我们都很清楚。美国甚至还传出了将会对我们进行精准打击的言论,威胁我们如果再继续进行核试验,将会进行猛烈的空中打击。

我们一面向世界各国示弱,我们的核研究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另一方面我们又开始闷声发大财,尽量可能的让美国无法侦测到我们的动向。为此周总理曾经特别批示,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不该知道的人一个都不让他们知道。

在原子弹接近制造尾声的时候,我们又开始设想该怎么给他起代号。当时的科研人员,根据原子弹所处的具体情况,给他起了这个邱小姐的称呼。因为我们制造出的第一颗原子弹比较像球,但是为什么偏偏叫他邱小姐,不叫他邱老汉,那就是因为下面的原因。

因为当时不仅是原子弹需要代号,在原子弹最后组装、运送、试验都需要代号。当时装原子弹的容器,我们把它叫做是梳妆台。运送容器的时候,我们都是说把邱小姐的梳妆台运到某地。为原子弹最后的组装,我们用穿衣服代替。组装是否完成,都是直接问邱小姐衣服穿好了吗?组装的过程,都是直接问邱小姐的衣服送到哪里了?

还有原子弹上面需要很多雷管,雷管的安装我们都称作是梳辫子。除了这种最基本的零部件的代号,我们当时负责人员也是需要代号的。比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贺龙、聂荣臻、罗瑞卿代号分别是87到85。每当这些领导来问话的时候,都是多少多少号怎么怎么样。

其实这些主要是担心,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通话的内容被敌方截到。他们甚至可以根据只言片语,就可以猜到我们的进度。我们的核试验一直只是让他们紧张,但是还没有让他们疯狂的时候。如果他们知道我们还差最后一点就要完成,甚至真有可能不顾当时国际环境直接对我们进行轰炸。

当年为了研发出原子弹,很多人甚至是几年都没有见过家人。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当中,每天都是争分夺秒的去工作。生怕万一慢了一步,让敌人失去了耐心。等到原子弹在1964年爆炸的时候,整个中国陷入沸腾,但是整个世界陷入了沉默。

感谢科研人员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这些人,我们可能到现在都没有站起来。再给大家补充一个比较冷门的知识,原子弹爆炸的当天我们用大篇幅的报纸,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在这片报道当中,我们这样写道:

标题:加强国防力量的重大成就,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

副标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政府发表声明 郑重宣布,中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同时向世界各国政府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作为第一步,各国首脑会议应达成协议,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尽快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担义务,保证不使用核武器 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区使用核武器,特此也不使用核武器。

也只有当我们有底气的时候,才敢说出上面的话。

原因无他,就是为了保密!

中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恶劣。早期苏联对我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1959年6月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停止对我国提供一切核技术援助,这不仅仅是停止帮助的事情,此时的苏联已经不希望看到中国研发出原子弹。

除了苏联,美国在当时的做法更为恶劣,美国不仅不断派出U-2侦察机对我国的核研发和试验场地进行空中侦察,甚至还在一些公开场合有意无意的表示要对我国的核设施进行摧毁,让中国彻底失去研发核武器的能力,这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威胁,这样的外部环境让中国不得不将核研发活动的保密级别提高到最高等级。

所有关于核研发的活动,都不能用大白话去表达了,当时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我国核研发的密语和代号,这套密语和代号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原子弹本身,甚至当时很多重要人员都有自己的代号,比如在与原子弹研发相关的工作中,毛主席的代号是“87号”,周总理的代号是“82号”,主抓原子弹研发的聂荣臻元帅代号为“84号”。

当时关于原子弹研发场地的气象环境都有自己的代号,其代号叫做“血压”,原子弹的装配工作叫做“穿衣”,具体的启爆时间叫“零时”,整个原子弹研发的工程叫做596工程,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表明:虽然你苏联在1959年6月撤走了所有专家,但中国靠自己也一定能研发出原子弹!通过这些可以看出,这套密语已经可以把整个原子弹研发的所有相关信息都用密语或代号的方式严格保密了起来,这并不是起几个代号那么简单,这简直就是再创了一套语言体系!

那么最重要的来了,原子弹研发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有了代号或密语,那么原子弹本身叫什么好呢?最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取名“老邱”,邱音同球,球指的就是原子弹的外形。后来因为存放原子弹的容器安装了各种管线,远处看起来就像女士留的长头发一样,所以后来又把第一颗原子弹叫做“邱小姐”,存在原子弹的容器也被叫做“梳妆台”!

这个名字起得确实挺妙,第一是根据存放原子弹的容器外形联想而来,第二是通过“邱小姐”这个名字无论如何也联想不到原子弹上面去。

邱小姐是密语,并不是这颗原子弹的真正型号,这种密语是一种保密措施,一开始叫“球小姐”,后来谐音“邱小姐”,在正式文档中记载为“老邱”。

这个“邱小姐”原来叫“球小姐”,因为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是一个球形,装原子弹的容器叫“梳妆台”。上面连接着大量的雷管和电线,就像头发一样,所以起名“球小姐”,后来谐音为“邱小姐”,最后在正式的文件中觉得叫小姐不太好,改为“老邱”。

这个密语其实就是在通讯和文件中起保密作用,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名字和代号来表示真正的事物或者人物,让对方摸不出头脑防止出现机密泄露。原子弹的研制和试爆本身就是最高等级的机密,当时的国际环境比较恶劣,美国等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U2侦察机不断对核试验区进行侦查,甚至扬言要对如果中国要进行原子弹爆炸就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打击。

在1964年9月23日下午会议上,周总理专门提出了保密问题,除了在核试验周边部署高射炮和空军战斗机进行防空之外,他还要求规定出一些暗语和密码。9月24日晚,张爱萍将军提交了核试验厂区的明密语对应表,明密语表中规定:

原子弹为“邱小姐”、原子弹装配为“穿衣”、原子弹在装配间为“住下房”、原子弹在塔上密闭工作间为“住上房”、原子弹插接雷管为“梳辫子”、气象为“血压”;原子弹启爆的时间为“零时”。除此之外人命也进行了规定:毛泽东为87号、刘少奇是88为、周恩来为82号、贺龙为83号、聂荣臻为84号、罗瑞卿为85号、张爱萍为11号,刘西尧为12号。

1964年10月15日中午12点,前方收到保密电话:

“82、林、83、84、85:经党委常委会研究,根据血压情况,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请指示。” 11、12

意思就是周恩来、林彪、贺龙、聂荣臻、罗瑞卿:经党委会研究,根据气象情况,原子弹爆炸时间定为10月16日15时,请指示。张爱萍、刘西尧

12点30分,周总理回复

刘杰同志,并告成武同志:请以保密电话复张、刘,同意零时定为正点减四,十五丈

意思就是同意起爆时间为10月16日15时。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邱小姐”成功爆炸,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档案里的叫法是“老邱”,因为电缆导线等比较像头发,因此引出了“邱小姐”这个称呼,不管是老邱还是邱小姐,都是出于保密的需求。核武器的研制是机密,当时已经有核武的国家,采取技术封锁和施压的方式限制其它国家发展核武,但当时国际环境又比较复杂,如果没有一两样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的武器,在国际交往中就处处受制,为了扭转这样的环境,我国也开始研发核武。

但对于其它国家来说,这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采取各种方式来限制和监视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为了保密,我国专门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青海海北自治州,建设了有地下工厂和通道,经过几年困难的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试验成功。整个过程中,为了保密,科研人员们忍受着枯燥难熬的环境,有家也难回。

其实不光“邱小姐”,与原子弹研制的各环节都有代号,如果有什么消息,都通过加密电话通过代号暗语相互交流,比如血压代表气象,“正点减四,十五仗”就是10月16日15时的暗语。

时间追溯到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北大漠戈壁的罗布泊,这一天,一朵雄壮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们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功臣们欢呼雀跃的场景!

我们中国人从此真正拥有了原子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刚经历了惨烈的14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和3年抗美援朝战争,此后又长期受到世界超级大国核讹诈的国家有着异乎寻常的历史意义。从这一天开始我们中国人在国际上挺直了腰杆子,因为国际上一直以来都是“弱国无外交”,从这以后我们中国人讲话明显硬气多了。

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发的原子弹,是在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没有任何国家的技术支援,只凭借着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股子冲劲和无穷的智慧,独自完成了这项最伟大的国防事业。可以说这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因为罗布泊上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振奋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力地保卫了国家的安全,还为中国在世界上所承认的大国地位打下最坚硬的基石,某些国家在拿核讹诈和核威胁来说事,从此以后我国开始针锋相对,来啊,一起毁灭啊!谁怕谁啊!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第一颗原子弹竟然有一个非常女性化的代号,叫做——“邱小姐”。

对于此事,有的网友说应该叫“邱老娘”,这样的名称代号有气势,更符合原子弹的暴脾气。毕竟大家都说“老娘出马,一个顶俩。”

其实大可观天下心中的一个顶俩,指的就是平时就喜欢核讹诈和核威胁别人的美国和前苏联。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会叫邱小姐这个女性代号呢?

这就要从我国独自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背景说起了。早在1959年6月,原来和我国一直关系不错的老大哥——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并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

突然发生的这种政治变故,令很多处在刚起步阶段的苏联援华项目工程瞬间化为泡影,尤其是尖端技术云集的国防项目如核武器,突然之间没有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就陷于了停滞状态。只要是因为我国当时的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真正的一穷二白,白手起家。

但就是在这样非常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缩减政府开支,就算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再怎么恶劣,国防科研人员也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把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研究出来。那时候的流行语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原子弹和核潜艇搞出来!

当时为了严格保密就把这个研制核武器的计划叫做596计划。这样596就作为了原子弹的最原始代码。

经过不断地艰苦努力,咱们那时候的中国人实在太了不起了!面对美苏等核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在没有任何经验,一穷二白,科研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意志力和超凡的智慧,数万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硬生生的就用咱中国古老的算盘和当时国内唯一的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计算出了海量的、复杂的、核弹的各种天文数字般的数据,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就制造出横空出世的原子弹。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试爆在即。就在这时,建国前在情报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总理说,为了防谍保密,要搞一套密语出来。这样也方便前后方联络,所以就要搞个代号,这一点也正是周总理处事细致的地方,他这个人既抓大事,也抓小事。周总理给张爱萍说你们把来往电话搞个密语表,以便于来回通话的保密。

就这样原子弹的代号叫邱(球)小姐,并不是老邱(但是文件中的密语表上写的就是老邱)。其实取这样的代号主要因为那个装原子弹的容器代号叫梳妆台,又因为它连接了几十个雷管上面有很多电缆线,就像女人的头发一样,移动起来就像梳辫子似的,所以给主角原子弹叫邱小姐确实很形象,也很便于保密。

据大可观天下了解具体的明密语对照表中是这样规定的:整套密语就是正式爆炸试验的原子弹,正式密语为老邱。原子弹装配,密语为穿衣。原子弹在装配间,密语为住下房。原子弹在塔上密闭工作间,密语为住上房。原子弹插接雷管,密语为梳辫子。气象的密语为血压。原子弹启爆的时间,密语为零时。后来在核爆当天张爱萍上将在给周总理的发出的暗语之中就有“邱小姐在梳妆台,8点梳辫子”的奇妙语句。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的美国和前苏联都在严密监控着我们中国的一举一动,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打压中国,狼狈为奸。甚至还专门开了一场午餐会议,商讨计划准备破坏中国的核武器工程,突袭罗布泊核试验基地。所以我国当时也是没办法,不仅仅是原子弹代号名称很隐秘,就连原子弹配置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暗号代称,为了防备美国和前苏联的情报人员,我国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了在通讯中保密防谍,相关领导同志也都有了相应的代号:比如毛泽东是87号,刘少奇是88号,周恩来是82号,贺龙是83号,聂荣臻是84号,罗瑞卿是85号等等。

写到这里,大可观天下纵观美国和前苏联以及中国的研制的原子弹,取得名字都蛮有意思的,取名原则基本都是“保密、低调、形象”这一原则。比如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的外形是球形的,刚开始还叫“老邱”,实际上老邱和邱小姐这个邱就是“球”的谐音而已。

据我所知像美国人研发的前三颗原子弹分别取名叫做瘦子、胖子和小男孩,据说为这三颗原子弹命名的科学家说给这三颗原子弹命名时主要参考的就是原子弹的形状。美国人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瘦子用了近6年的时间,因为这颗原子弹的体型比较细长,高达5.5米,所以就叫瘦子。据说当年罗斯福政府决定研究原子弹的时候要求研究小组的所有人严格保密,就连他的副总统杜鲁门也是在后来当上总统之后才知道有这项保密级别之高的计划的。

真正让世界人民知道地球上存在原子弹这种有巨大爆炸能量的超级炸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把第一颗投入到实战的原子弹叫做“小男孩”,当时美国轰炸机把它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市,小男孩爆炸后瞬间将整个广岛市夷为平地。据说当时就有高达70000多人直接死于了这颗叫做小男孩的爆炸冲击波,更可怕的还是后续的核辐射影响。

大家都知道因为这次原子弹爆炸所引起的放射性污染,之后很多年有大量的日本人死于各种癌症,怀孕的女人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常流产情况,就算是生下来了,新生儿也大部分是畸形儿。时间到了几十年后的1999年,日本政府统计直接或间接死于小男孩这颗原子弹的日本人已经高达20万之多。

原子弹下无冤魂!

哦,对了,美国的另一颗原子弹被美国轰炸机扔在了长崎市,这枚叫做“胖子”的原子弹爆炸威力同样。美国就用这两枚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让本来打算用国民“一亿玉碎”的代价在本土抵抗美军进攻的日本政府立刻没有了招架之力,迫使日本侵略者只能选择无条件投降。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扔完两颗原子弹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让前苏联感到了巨大的危机,他们也开始进行了秘密的原子弹研发,他们研发的这颗原子弹的名字叫做南瓜,虽然也是为了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至于苏联人为什么管这颗原子弹叫做南瓜,大可观天下想可能是他们觉得它的外形很像南瓜吧。所以,对比而言,大可观天下觉得还是咱们中国的邱小姐这个原子弹代号比较可爱!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历史意义: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在中国西北部地区罗布泊荒漠上空爆炸成功,自此我们中国终于步入了核武国家,从此不用再惧怕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

当时法国总统蓬皮杜知道这个惊天消息时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一夜之间就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大可观天下还了解到这样一个秘闻,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当时的周总理就给时任日本首相的池田勇人发去了一封信函,第一个就告诉了日本政府这个石破天惊的好消息!那时的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单独通知原子弹爆炸成功消息的外国领导人!

原子弹轰炸下的日本幸存者!

那时我们中国为什什么这么做呢?

大可观天下猜想可能因为日本侵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为非作歹,罪恶滔天,到处烧杀抢掠,简直是无恶不作,罄(qin)竹难书!到了战争末期,日本仍准备顽抗到底,结果美国人可不惯着他,就拿出了杀手锏武器——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后,万恶的日本侵略军,扔掉了他们所谓的“为天皇陛下尽忠、玉碎和武士道精神”立马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万恶的日寇拿我们中国活人练刺刀!

我们中国在第一时间主动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告知日本人,这里面的具体原因十分耐人寻味!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大可观天下再次致敬老一辈革命工作者及科学家们,因为有你们,才有了无所畏惧的新中国!

年轻的核物理学家——于敏

中国核保护伞的铸造者——于敏院士

大可观天下有时就在想,当时我们新中国没有钱学森、邓稼先、于敏院士这样隐姓埋名,淡泊名利,兢兢业业,刻苦工作的广大国防科研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努力,哪有现在中国如此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没有这些为国为民的科研工作者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这些亿万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就失去了安全的保证,我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唇亡齿寒”这样的道理,大家一定会懂得!

写到这里,大可观天下只想说:“厉害了!我的国!”祝我们祖国母亲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我是大可观天下,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及关注!

不明内情的读者肯定会认为邱小姐里说不定暗藏着一个共和国科研人员的爱情故事,其实实情并没有这么浪漫,或者说可能会令许多人失望,这只是一个随意起的名字,并没有太多内涵!!


起名叫“邱小姐”是因为保密工作的需要

由于新中国在研制原子弹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苏联老大哥先后撤走了技术人员和技术指导,并且公开反对新中国研制核武器,因此为了保密需要,保护新中国的核事业,当时所有与核工程有关的事物都有自己的代号。

而第一枚原子弹邱小姐的代号主要来自于“球小姐”,因为原子弹身子圆,像一颗球一样,同时原子弹内部各种电路密集,散落下来像女人的头发,所以球小姐的外号就定了下来,后来又逐渐演变为了邱小姐和老邱!

后来因为原子弹被称为邱小姐,所以装原子弹的容器被称为梳妆台,也是为了配合邱小姐这个名字而设置的保密暗号!

其实在历史上给一些武器装备起名字是很正常的,比如就说原子弹不管是苏联还是美国,一开始都给他们引爆的原子弹起了名字的,比如说美国的小男孩,苏联的南瓜等等。中国的原子弹就叫邱小姐,但是其实更多的还是称老邱,在档案里也是这样的。

起这些名字一方面来说就是为了日常的方便,也是对于这些武器的看重,因为在国家,在军人看来这些就是自己的亲人,所以起一个名字是无可厚非的。显得更加亲切。当然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为了保密。这个才是最主要的。我们看到很多抗战,解放战争的电影里当时革命同志之间很多都是姓氏加一个老字,显得很亲切。为什么是老邱呢?

我们都知道当时中国一直被美国苏联这些国家威胁,因为他有有核武器,但是中国没有,在1959年6月的时候,苏联撤走了所有的专家以及所有的资料,一张图纸也没有给中国留下。当时毛泽东等第一批领导人也是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科技发达起来了,国家富强了,国防工业发展起来了才能不被人欺负。所以也是为了让中国人记住这个日子,把研究原子弹这个工程也是叫596工程。为什么原子弹要交邱小姐呢?

一开始中国自己研究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密,当时的国际形势真的是非常的紧张,中国必须要做好保密还要最快的速度研制出来。当时也算是有人看到原子弹的图纸有点圆圆的,所以就说叫球球,但是很多人觉得不好,叫邱小姐这样的话显得更是一个人名的称呼,而且比较亲切,但是很多人觉得被人很容易误会,所以就称老邱。

国家当时在原子弹这一块是非常保密的,不光是原子弹称之为老邱,对于国家干部都是采用代号,比如说毛主席,周恩来,贺龙等等,还有邓稼先,张爱萍等等现场研制指挥人员,全部都是采用代号。当时在邓稼先等人的艰苦研制下,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新疆罗布泊引爆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也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核武器。中国也是再也不怕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威胁了。

但是的条件下,连国家领导吃一次肉都是一件很少见的事,但是国家领导人也是看到科研人员的辛苦,宁愿自己少吃点,也要把这些全部给了这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们。看到老一辈人的革命的壮烈,再看到为国家为民族的崛起而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有时候真的每次看到这些都非常的激动,有时候真的是热泪盈眶。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吧!

就是通话时的密语而已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命名为邱小姐,邱不是一个姓氏也不具体指哪个人,读音同“球”,因为当时原子弹的外形类似于球形。原本代号叫“老邱”,但是当时有一个用来装原子弹的容器被唤作“梳妆台”,为其安装上了设备,布满数十根雷管以及诸多电缆相连看起来与小姐的头发极为相似,原子弹装配叫“穿衣”,插接雷管叫做“梳辫子”,把当时的气象条件叫做“血压”,把原子弹起爆的时间称为“零时”,乍一听,好像是说“邱小姐坐在梳妆台前,先穿衣、梳辫子、量血压,然后零时出发,一飞冲天”,所以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唤做邱小姐。

文/盐城中公教育

(关注小师妹,获得每日考公、招聘资讯。有任何疑问都欢迎咨询小师妹哦~)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盐城中公教育】,微博:【盐城中公教育】

邱小姐已上轿,五步一岗,最好规格,且低调的货物运送。重要领导人,重要的国家项目,都是有代号的,平时的文件往来,信息交流都使用代号。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何叫“邱小姐”?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11204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