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徐阶是好人还是坏人?

明朝徐阶是好人还是坏人?

徐阶明晚期的官僚,早年投身严嵩后扳倒严嵩查办严党一个华丽的转身称为嘉靖一朝最后一个大佬,晚年回乡蛰居华亭老家,如果要用‘公忠体国’来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的话他是个好人,尽管为了名利和权力他卧薪尝胆殚精竭虑但是他没有构陷一人,被人骂做严嵩走狗过后他也没有以权谋私公报私仇一人,如果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他无疑是个腐败分子,晚年退休回华亭老家长期圈占大片土地称为明末兼并土地的地方豪强的代表,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罪魁祸首就是地主阶级的对国家和百姓的盘剥,大量财富掌握的地主阶级手里,百姓的死活无关紧要政府的兴亡取决于他们这个阶级,这就是史学家们吹嘘的明末资产阶级萌芽的思想的诞生,此公居功至伟功不可没,你说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现今涉黑势力的保护伞们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穿上职装是好人,穿上囚服就是坏人了,好人的标准应该是,把事情做好,坚守底线善终就是好人,感觉

徐阶是一个谨慎的学霸,他以探花成绩进入翰林院做了编修,而后一路在六部中脚踏实地做到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做到首辅大臣。

徐阶是一个懂得为官三思的明臣,他与严嵩一起搭班子主持内阁对皇帝负责十余年,严嵩对他这个次辅没有动过杀心,这足可见徐阶的忍功和耐力。

徐阶深知伴君如伴虎,他保持着谨慎小心处理内阁与两京一十三省督抚的关系,在做次辅的十余年严格约束门生故吏和家族不要被抓住把柄。

在信道的嘉靖帝眼中徐阶是可以取代严嵩首辅之位的第一人选而后是高拱和张居正,嘉靖帝用无为而治来贯穿自己执政框架而其实质是法家和名家思想在运行权力,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历任帝王都保留了特务机制用宦官监察百官保持权力平衡可控,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催生的官僚资本集团正蠢蠢欲动蓄势社会变革,后来文官体系发起东学党与宦官集团的死磕,这可以看作是一次官僚资本重构社会秩序和道德的革命。

刘和平以唯物史观来保持客观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制造历史碰瓷和翻车现场以突出戏剧冲突,《大明王朝1566》围绕半人半神的嘉靖皇帝与纯粹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海瑞之间思想博弈展开,君王的天纲是治理江山和看护社稷,百官的臣职是代天子牧万民。

海瑞认为臣职不明,天道不正以至于吏治腐败引发天下动乱,他将这一切都归于内阁罪过和天子不明不德,这种攻击比钦天监监正刘云逸借天不降雪直谏天地失序更加严重,天子不受上天眷顾,连地上万民也不再信任,那么按照海瑞和刘云逸说法嘉靖除了退位外别无选择。

面对清流代表海瑞的进攻,挡在前面的内阁首当其冲,通过改稻为桑案子已经一级级查到朝堂之上查到严嵩父子身上,作为内阁次辅徐阶隐忍等到了时机,他让自己门生监察御史邹应龙搜集好严嵩父子罪证在嘉靖皇帝改变对严嵩信任态度后递了上去。

《大明王朝1566》讲的是历史,真实历史上的嘉靖皇帝,严嵩,徐阶,海瑞等都有自己的道,他们按照自己的“道”蓄“势”待发,嘉靖皇帝想要无为而治,严嵩期望圣眷不衰,徐阶盼着内阁首辅位置保持谨慎小心,只有单亲家庭出生海瑞无欲则刚戳穿所有人的小心思,他选择做一个孤臣而不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的人。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皇帝朱厚熜逝世,由徐阶和张居正起草的遗诏,并不是朱厚熜临死前口授的,而是用“遗诏”名义发布的徐阶和张居正的政见。为了拨乱反正,“遗诏”强调了已故皇帝对痴迷道教的错误有所反省,为那些因批评皇帝而遭到惩处的官员恢复名誉和官职,惩处主持玄修的道士,停止一切斋醮活动。十二月二十六日,穆宗皇帝即位,他的登极诏书也是徐阶和张居正起草的,基调和先帝遗诏完全一致,主旨是强调起用因反对玄修而遭惩处的官员,处罚道士,停止斋醮,破格提拔贤才,裁减冗员。

嘉靖、隆庆之际的政治交接,徐阶处理得巧妙、妥帖,先是以“遗诏”的形式表示先帝的悔悟,继而以“即位诏书”的形式表示尊重先帝的遗愿,避免了“改祖宗之法”的非难。

大清相国张廷玉对徐阶的评价是:“张廷玉: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

综合而言,徐阶以扳倒嘉靖帝一朝奸臣严嵩而开启新的改革序幕,他完成自己作为天子门生的历史使命。

好人坏人,有什么用?他干掉了严嵩,这一点就够了。

他不能用简单的好坏判断。说他坏,他卧薪尝胆扳倒严嵩。说他好吧,又纵容家人为祸乡里。非要说的话,我认为与恶龙缠斗久了,自身也会逐渐变化!

徐阶不能算好人,但也不是很坏的人,他巧妙地救下了海瑞,但又纵容家人作罪。

以好坏评判一个人,有点偏颇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明朝徐阶是好人还是坏人?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14395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