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纪录片《诞生地》:把党史讲出新意

文献纪录片《诞生地》:把党史讲出新意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纪录片《诞生地》:讲党史新思路

新华社记者白英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五集纪录片《诞生地》自播出以来反响良好。专家认为,通过对史料的新挖掘、对革命历史的新认识、对历史人物的新评价,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党史是新的。

《诞生地》以《呼唤共产党》《朝气蓬勃的青年》《走在工人中间》《新文化争取解放》《难忘的纪念》为题,结合实地考察、权威访谈和城市历史影像,还原人、事、地自然联系中的历史痕迹,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这一重要问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部部长马丽表示,“诞生地”可以看作是优质主题资源和优秀创作团队相结合的示范,展现了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马克思主义重要传播地的深厚历史底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阐释、宣传、弘扬伟大的党建精神,也是电视纪录片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认为,“出生地”实现了“讲清道理”“讲清事理”“告诉人活下去”的目标。通过对史料的新挖掘、对革命历史的新认识、对历史人物的新评价,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时的党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祖光表示,《出生地》有两个特点:“重构城市文化空”和“影像表达的丰富性”:以空的思维和视角引领观众回到上海历史深处,以红色记忆作为文化身份和创意,增厚上海城市文化形象,重构城市文化时间/[/。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于洪认为,《诞生地》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导下,完成了对历史档案、红色地标及相关人物的重新发现、深挖和再解读,以实力派、细节派、平实派的力量,严肃认真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问题、学术问题和人民问题。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郭长虹指出,纪录片《诞生地》通过对新史料的探索梳理、对历史细节的辩证考证以及对一系列新学术成果的吸收,回答了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即在讲述一段熟悉的历史时,如何保证这部作品具有创新性。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文献纪录片《诞生地》:把党史讲出新意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5268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