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北京新中考政策解读 有哪些变化

【解说】北京新中考政策解读 有哪些变化

2021年北京中考政策有变化吗?本文整理了中考政策解读,供参考!

中考政策解读

随着新学年的到来,北京新中考也将正式登场。2021年,北京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两考合一”,总分从580分提高到660分。今年三年级的学生将是新考试规则的第一批“体验者”。对此,很多专家建议不要过早选科,均衡发展的学生会有更好的未来。

北京中考规则变脸

根据新规定,2021年北京中考总分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100分,体育4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80分。中考成绩中包含历史地理一等功,中考成绩中包含生物化学一等功;其中,地理和生物在高二第二学期学完,化学和历史在中考学完。

与以往不同的是,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体的,中考成绩可以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分为A、B、C、D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其中C及以上为合格,D为不合格,所有考试必须取得合格成绩。如有科目不合格,需补考。

“明年中考会有更多的科目,尤其是物理和政治,将成为必修科目。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必须成为‘全能选手’,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的教学研究员刘延辉表示,物理和政治都是必修科目,文理科并重,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合二为一,考试相对简化。

除了考试方式的改变,中考新政策也对录取政策进行了调整。

对于想通过配额到校政策上学的考生,首先要连续三年就读同一所学校;其次,2021年及以后,学额达到学校,中考成绩达到570分;最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达到B级以上。以上条件缺一不可,转学生、往届生、回户籍考生、外省回京考生不具备入学资格。

北京171中学教育集团教学总监汪哲认为,如果普通初中考生想通过学校名额考入本地区最热门的高中,他们在学校里仍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他承认,这项政策为成绩接近政策标准线的考生带来了更多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在中考的校校招生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分数占校校招生分数的30%。”汪哲感慨地说,考生要高度重视。

新政还规定,2021年,北京部分具备条件的高中学校可以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学校可根据办学定位、传统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学校或团体内招收人文、科学、艺术、体育、中外合作课程等特色学生,以及直接培养、1+3培养实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验等改革探索。虽然自主招生的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政策偏向于自主学习能力强、吃苦耐劳、自律性高的学生。

中考的“全才”更受欢迎。

在新中考中,虽然10科只有8科算原始分,但生物和化学、历史和地理各需要算一分。换句话说,我们应该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对此,很多家长质疑是否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初中选科过早,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田建议,学生要迅速适应新政的变化,多关注物理和政治,不要选择性地放弃任何科目。他说,初中各科知识是一个人必备的,体现了未来公民的基本素养,所以现阶段要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从育人价值来说,政治、历史等学科对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帮助,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这个时期,所有学科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学科功能,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融入到这些学科的教学中。”田对说道。

在北京五中教学主任吴立东看来,这种变化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初中生的人生规划才刚刚开始。学生需要广泛覆盖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提高各种能力,老师也需要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生活挑战。这一转变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突出其学术特长,实现个性化教育和成长,为高中、大学和未来人生发展做好基础学习储备。”

“是通过考试改革来强制课程改革的一种手段,也是希望通过考试风向标来引导大家重视教书育人。”田说,由于二年级涉及一些科目的考试,老师和学生不能像以前那样集中精力上三年级,但他们应该提前调整学习方法,做好精力分配计划。

教学应该从提高识字率开始。

“新中考有利于引导教师和家长转变育人观念。”刘延辉说,未来中考命题将从考查知识和能力向考查核心素养转变,从考查做题向考查做事做人转变。因此,家长和老师要从孩子自身做起,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帮助他们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未来。

她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面向人人、个性化发展以及知行合一。

在密云区新农村中学,为顺利满足2021年新中考普通招生考试要求,更准确把握中考方向,学校鼓励教师树立六年重大学科规划理念,同时加强初高中集体备课。“学校将组织初高中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新高考和新中考的变化,重新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不放弃。”该校副校长王伟表示,这样的变化让均衡发展的孩子更有潜力,相对而言,语数外体育的选择功能更加突出。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考查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内容逐渐增多,试题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教师应从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发展、与高中学习的衔接等方面重新思考教学。,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对中学阶段进行统筹规划,树立中学阶段学科教学的整体观。刘延辉建议,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三要学习的科目很多,所以提高效率尤为重要。”朝阳区陈经纶中学迪景劲松分校三年级校区校长魏莉认为,所有优秀的学生都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从不把问题带回家。她建议学生在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及时、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回家后的复习一定要奉献时间,不要长时间复习同一个科目。

“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为练习做情境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高层次思维,形成学科素养。”田说,不要在课堂提问和作业中使用直白的知识点,而是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将知识内容、思维方式、能力、价值观融入情境,是未来试题的基本方向。”田对说道。

中考注意事项

注意清淡饮食,多喝水。

随着考试的临近,天气越来越热。此外,考生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往往导致其消化功能下降。油炸油腻的食物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降低人的食欲,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另一方面,油炸食品不易消化,会增加消化负担,导致分配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不要吃或少吃高脂肪含量的油炸食品。

夏季出汗过多容易导致体内缺水,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要督促考生喝足够的水,少喝。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放松。

考前休息很重要。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睡得很早。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早睡容易失眠。只是在考试前的通常时间睡觉,但不要晚于10: 30。如果睡觉的地方安静,睡眠质量可以很高。如果家长有看电视的习惯,让他们把电视音量关小。喜欢开空睡觉的同学,空不要开的温度太低,因为温差太大容易感冒。有踢被子习惯的同学一定要捂肚子。

以上是边肖编制的2021年北京中考政策。感谢阅读。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解说】北京新中考政策解读 有哪些变化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5470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