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专业)怎么样,招生简章,报考指南

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专业)怎么样,招生简章,报考指南

2003年成立时,隶属于北京市教委的学生有1000 ~ 5000人,没有院士数量的信息。没有重点学科、学校类型、农林博士项目数、硕士项目数、硕士项目数等信息。北京农学院简介(中外合作专业)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的北京市属城市农业院校。它成立于1956年。几经变迁,几经更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北京农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12159亩(学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1023亩、林场10000亩),是首都文明单位典范、全国文明单位。 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国际学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努力发掘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倡导跨文化教育,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环境和平台。 目前已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目前,国际学院与国外两所大学正在开展“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是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的中英合作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伊迪丝·维恩大学的中澳合作教育项目。 2003年,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联合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的本科教育。2008年,教育部审查并颁发了项目批准书(教育部11GB2A20030442O,教育部11GB2A20030443O) 本项目采用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的教学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本项目专业课采用英语授课,在中国学习三年,在英国学习第四年。完成学业者将分别获得北京农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入学后,经过一年的英语强化训练,学生必须达到雅思5.5的英语水平;在专业学习过程中,6万字的作业和报告、1万字的论文以及所有课程的笔试和口试都要用英语完成。 目前,国际学院中英合作项目共有340名本科生,其中约80名学生在英国留学,大部分毕业生继续在国外攻读研究生。 中英项目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2年6月,经北京市教委和教育部批准,北京农学院与澳大利亚伊迪丝大学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管理)”专业开展本科合作教育(项目批准号:MOE11AU2A20121204N)。 项目实行三年在中国学习,四年在澳大利亚学习的“3+1”教育模式。完成学业者将分别获得北京农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以及澳大利亚伊迪丝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本项目是在我校10年中英合作本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其特点是引进国际先进教育体系和管理模式,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实现本土留学,培养学生国际化知识和能力,与国际接轨。 培养方案涵盖北京农学院和意第绪语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介绍意第绪语大学的教学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英语教学和考核。 入学后,经过一年的英语强化训练,学生必须达到澳大利亚学校的英语水平要求,并在三年级结束时达到雅思6.0或以上。 经过多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学院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特色。拥有一支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精通英语教学、熟悉国外教学模式和学科发展的国内教学团队,有专兼职中外教师。19人的专业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9人,外教7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学生在通过国际教育获得国际环境竞争优势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专业)英中就业情况:截至2014年9月,第八届中英合作项目在英留学人数541人,第七届毕业生435人。平均而言,76%的应届毕业生在英国获得了二等或以上学位。应届毕业生中,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大学共录取硕士研究生341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77%。 回国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表现出了很强的信心和竞争力。 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专业)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专业)中英项目学费信息:由于中英项目完全引入国外教学体系,外教直接参与教学和管理,所以国内教学成本高。 中英两国学费每年2.4万元,按照英国学校现行标准,目前国外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在20万元左右。 中澳项目:国内学费每年24000元,最近一年国外学费按澳大利亚伊迪斯维尔大学现行标准执行。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专业)怎么样,招生简章,报考指南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137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