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启用“科技大脑”配置创新资源,助力政策“秒达”科企、资金精准“浇灌”创新

广州启用“科技大脑”配置创新资源,助力政策“秒达”科企、资金精准“浇灌”创新

原标题:广州启用“科技大脑”配置创新资源,助力“秒对秒”政策和企业,精准资金“浇灌”创新。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徐康恒广州报道

日前,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科技局获悉,为更好地推动广州科技创新发展,广州通过构建资助体系、集中发布项目指南、建设“广州科技大脑”等方式,优化全市科技规划体系。

据介绍,“广州科技大脑”可以实现精准“秒到秒”的科技政策,其“数据仓库”将大大减轻科技企业和科研人员的申报负担。通过引入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免去了科技企业和科研人员“跑腿盖章”的麻烦,直接实现了政策“享受不申请”。

专项资金精准灌溉创新“种子”

根据《关于广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广州市财政将安排82.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在市财政的“大盘子”中,广州市科技局2021年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达到43.4亿元。

如何用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精准“浇灌”创新“种子”?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科技局获悉,该局通过构建分类有序的市级财政科技资金“3+3”资助方式,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所谓“3+3”,即有三种预补贴方式:竞争性预补贴、协议预补贴、定向预组织预补贴;三种后补贴方式:后政策补贴、后创新竞争补贴、后绩效评价补贴。

如第一批集中发布的项目有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助(2021)、基础研究计划2023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市校院联合资助2023基础研究计划等。

通过后补助方式,对新药临床研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机构认证、R&D、临床试验四类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活动给予政策补助。拟投入的财政支持总额超过2亿元,单个项目最高可补助3000万元。

“新的资助方式大大减少了传统的依靠专家同行评审的竞争性项目支持方式,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拓展了赛后补助、后绩效评价补助等创新评价机制。”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说。

引导和撬动1.8亿元投入基础研究。

此外,广州市科技局在生物医药项目创新补助中增加了“视同市级科研项目立项”的内容,为相关科研人员申报广州市各项人才政策和办理职称认定提供了便利,免除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2023年,基础研究计划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将全部面向35岁以下的青年博士,预计支持不超过2000名青年博士在广州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孙翔表示,广州市科技局希望以源头创新能力和应用为导向,构建以“人才培养、包干经费、城校联动、多元投入”为特色的广州基础研究领域创新治理机制。

基础研究项目首创“五个一”联动验收模式,即“一篇论文、一项专利、一个项目、一个奖项、一个职称”。只要符合上述五种情况之一,资金使用符合要求,组织单位审核后通过验收,无需组织技术专家评审。

“在大力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在自由探索中开展创新性、原创性研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充分论证基础研究中结果导向的措施比过程导向的措施更重要。”孙强调。

由市、校、所共同资助的2023基础研究计划,是我国首个“市级财政资金加自筹资金”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将支持科研院所与3所高水平大学和11所高水平医院联合设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2023年,广州市财政将以2270万元的投入为导向,撬动广州市高水平高校和医院基础研究投入1.82亿元,进一步加大社会基础研究投入。项目也纳入简政放权全过程管理改革试点,单位自主立项、管理、验收、使用资金“合同制”。

为科研人员配备“AI助手”

3月15日,广州市科技局建设的“广州科技大脑”首次实现服务科技项目申报和验收,成为科研人员的“AI助手”。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与传统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相比,“广州科技大脑”有设计理念、系统架构、业务流程等三大创新。

“广州科技大脑”的服务功能可以随时响应科技企业和科研人员的需求,包括科技政策精准推送、企业投融资对接、办公场所搜索、科技中介服务优化等。“广州科技大脑”实现了科技管理项目从科技项目管理到科技创新服务理念的巨大转变。

据悉,系统中的“政策精准推送模块”功能将于近期上线。该功能可以根据公司注册地、公司性质、类型等信息自动推送相应的科技政策,提高政策的检索效率和准确率。

同时,“广州科技大脑”还将设立专门的“数据库”,增强数据和信息的交互和可重用应用,从而减轻科研人员的项目申报和填表负担,实现系统架构的创新。

广州市科技局表示,“广州科技大脑”充分利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创新业务流程。

比如,利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科技计划项目合同可以在网上签订,免去了科研人员跑腿盖章的麻烦,加强了项目合同的防篡改能力。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实现部分补贴项目的自动核查,省去企业和个人的申报环节,实现政策兑现的“免申请、享享受”。

此外,数据加密技术有助于实现科技项目的“双盲”评估,最大限度地将专家与评估机构和被评估项目的利益相关者隔离开来。

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广州启用“科技大脑”配置创新资源,助力政策“秒达”科企、资金精准“浇灌”创新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801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