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四五|天津:智造强市谱写617载古城新篇 渤海之滨铺开全面振兴画卷

开局十四五|天津:智造强市谱写617载古城新篇 渤海之滨铺开全面振兴画卷

开局十四五|天津:智造强市谱写617载古城新篇 渤海之滨铺开全面振兴画卷字体:小中大分享到:开局十四五|天津:智造强市谱写617载古城新篇 渤海之滨铺开全面振兴画卷2022-01-23 23:46:06来源:央广网

编辑评论/注释

开局关乎全局,开局决定未来走势。回望2021年,进入2022年,世界上百年不遇的巨变将加速其演变。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走出一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超之路。中国各地将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第一场考试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哪些亮点?新时代新征程,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杨光。com特别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察路径与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的新气象与新思维。

当时,指针指向2021年12月23日零点,天津迎来617岁生日!回首过去的一年,617岁的天津,古老而年轻,开放而包容。

凭借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工业文化基因,天津明确规划建立制造业市场;百年来形成的开放、包容、普惠的城市精神,也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优越的营商环境。这里,是京津冀的“城市绿肺”。随着生态基础的逐步恢复,天津正在积极探索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现代农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渤海之滨的天津来说,在“制造业立市”的发展印记中镌刻了深深的年轮,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画卷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一个又一个梦!天津正在展开一幅不平凡的画卷——

“制造业立市”:城市的战略选择

制造业,见证了天津百年沧桑,托起了这座城市的辉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十四五”的关键开局之年,天津明确而响亮地提出了“为制造业立市”的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高端冶金成套设备一直是影响中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瓶颈问题’。特别是超大型钢、钢板桩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被德国、Simak等国外传统老工业企业垄断,国内重点工程使用的钢板桩全部从日本、韩国等国进口。”中国重型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型科技”)创始人、副董事长顾凤兰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中国高端装备国产化的“瓶颈”问题,天津迎难而上,精准发力。天津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吸引龙头企业入手,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中重科技设计制造的中国首套“CMA超大型钢万能型钢生产线”(杨光记者周思扬摄。com)

智能轧钢,自动调整,实时反馈,自动换辊,矫直...记者在中国重科的生产车间看到,两条国家钢板桩和超大型H型钢生产线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红板。“自从我们开发的两条钢板桩生产线问世以来,Z形钢板桩和U形钢板桩等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出口到63个国家。”顾岚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天津有信心建立制造业。制造业既是天津的看家本领,也是天津的优势。近年来,天津高端装备企业军团星光璀璨,一大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产品诞生,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基础制造技术取得突破,一批技术标准制定出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2021年上半年,天津制造业的成绩单十分亮眼,尤其是被誉为“工业经济心脏”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强劲,增加值增长23.2%,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快5.9个百分点。这一切都证明天津“制造立市”的方向选择得正确无误。

在制造业“大旗”下,天津以产业链为重点,深耕12条重点产业链,其中新创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绩显著。

2020腾飞生态伙伴大会(杨光记者周思扬摄)。com)

我使凤凰鸟翱翔,昼夜紧随。2014年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海洋科技园的腾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直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业生态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芯建”一直在不断提升产品性能。“2020年,腾飞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成果,发布了S2500和D2000两款新产品。芯片销量超过200万片,企业数量超过700家,生态合作伙伴超过2300家。”腾飞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徐娇说。

除了腾飞,麒麟、长城、中科曙光、神舟通用、360等一大批新创龙头企业聚集天津,金山软件、北信源、鲲鹏信息、安庆电脑等一批优质新创项目也相继落户天津。天津新创企业“星光闪耀”,发展环境充满活力。

制造业是基于这座617年历史的城市对科技革命的敏锐把握。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天津抓住信息革命机遇,从2017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加速智能科技产业引进。这既是对前沿科技发展的敏锐洞察,也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2021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首次为新创产业增设展区,邀请腾飞、麒麟、360等天津本土龙头企业参展。天津正在成为全国产业链最全、自主创新能力最强、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支撑最强的新创产业集聚区。10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打造新创全产品链,包括CPU、操作系统、数据库、超级计算机、网络安全、整机的终端。天津新创产业链在建项目96个,总投资787.55亿元。“世界智造”赋能“天津制造”,引领天津传统产业转型、迭代升级和深刻结构调整。天津的制造业正经历着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

此外,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天津构建“1+3+4”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之一,既是国家战略中的一环,也是天津城市产业发展的关键“赛道”。

近日,天津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捷报频传。2021年底,由康赛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ACYW135流脑多糖结合疫苗(CRM197载体)正式获得国家医药品管理局批准,成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覆盖A、C、W135、Y四个血清群的流脑结合疫苗,填补了国内空流脑结合疫苗的空白。

康诺生物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来自杨光的记者周思扬摄)。com)

2021年12月10日,又一个千亿医疗IPO——凯乐盈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CDMO一站式服务平台,与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5家合作,其中9家持续服务超过10年,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凯英制药集团首席运营官雷尼介绍。2021年初,格洛丽亚英引入中国小核酸技术领军企业瑞博生物,以创新的BOT模式为其提供代理管理和运营服务,使瑞博生物更加专注于药物研发,极大地推动了小核酸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目前,全球细胞产业的高端创新资源正在天津滨海新区不断集聚,京津冀特色的“细胞谷”和“生物制造谷”正在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建设,全力打造全球细胞产业的技术创新源头和国家细胞产业的战略高地。

“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是构建发展新格局的‘主战场’。对此,我们要胸怀‘大国’,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为制造业强国建设贡献天津的力量。”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在接受采访时说。

优化营商环境:做服务企业的“店员”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中,“营商环境”无疑是一个高频热词,因为它决定了很多“大事”:营商环境好的地方,人才就会去,资金就会流,项目就会建。

近年来,天津在强市战略的指导下,努力缩小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望的差距,切实为企业服务,从“津八条”和“民营经济十九条”,到21条惠企措施、27条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措施,再到《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天津市制定了加强市场主体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在细胞技术和设备研发领域耕耘了26年的金希盟中国公司,从北京来到天津,最终落户西青区。最重要的是那里一流的商业环境。金希盟干细胞(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令喜说:“我们去过中国很多地方。西青区从镇政府到发改委、区政府都非常重视新兴科技企业的落地发展,从招商引资、征地到环保审批,区政府都成立了专班提前介入,负责企业落地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金希盟干细胞(天津)有限公司厂房建设期间,政府免费为企业提供两层办公楼,并免除公司两年最高百万元的租金。“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支持。当我们有了落地平台,人们就可以在这里工作,设备和药物的研发就可以开始了。同时也将加快天津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和细胞工厂设备的转换,新药的研发进程也将加快。”李令玺介绍。

目前,金希盟在西青区投资6亿元的生物制药厂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22年4月建成投产。届时,一个20000平方米的R&D及抗体药物和细胞药物生产公共平台将“拔地而起”。

天津西青市民中心营业厅(天津市西青区政府办公室Yangguang供图)

“商业的主体是企业,商业环境就像空气、土、水。我们积极营造‘无事扰,无处不在’的优质营商环境。”天津市西青区行政服务办公室主任林晓霖告诉记者。西青区自2021年1月实施“亲商八条”以来,全区已有4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主动为企业服务。对于复杂问题,西青区借助专班服务模式,通过“部门接力”帮助“加速审批”。

天津营商环境便利化改革新举措成为常态的同时,概念和细节也有所延伸。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俯下身子积极为企业服务,针对复杂问题成立专班,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服务。设置“不可能”反映窗口,将“不可能”帮助到底,一个“小窗口”折射出天津营商环境的“大温度”。

天津滨海新区建京津冀游客看海“后花园”(Yangguang供图)

2021年,天津滨海新区发布优化营商环境4.0版计划。从政府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环境五个维度,从企业生命周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确定了30项重点任务和145项具体的改革新举措。其中77项措施锚定了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办事最快的目标,力争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天津滨海新区在18个国家级新区中综合评价优秀。

“在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申请事项时,现在对于不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等符合办理要求的条件,不能‘办成事’的,只能向窗口反映‘疑难杂症’和‘烫手山芋’。”滨海新区行政服务办公室主任徐飞说。

鱼的深度是极乐,林鸟知道去哪里。天津下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天津有获得感和归属感,做“好”生意,“好”生意。

目前,从沿海到内陆,一场商业环境的竞争已经开始。高质量城市发展天津实现“加速度”,开了个好头。虽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已经信心满满。

“三农”高质量发展:构建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

城市的底色决定了城市的高度和厚度,也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品质。天津作为直辖市,用什么底色来提升城市的品质?

面对这份“试卷”,天津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自然的底色。一个城市绿洲正在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迅速形成。2018年以来,津南区新增造林面积6.4万亩,种植乔灌木312万株,种植花、草、地被、水生植物70多万平方米。2021年,津南区在莘庄湾、咸水沽湾、双桥河湾等节点建成的基础上,推出了一个力作——吕萍八里湾。这个区域是津南绿屏最大、最全、最有特色的区域。

现在,站在绿屏八里湾中心的瞭望塔上,眼前是一片天蓝、绿、清的云翔,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色生态屏障,三季有花,四季有景,鸟语齐飞,呈现出“水丰茂、绿意葱郁、林中有斑”的生态效果,成为市民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好去处和“网络名人打卡地”。

空俯瞰绿屏巴厘湾美景(Yangguang、津南融媒体中心供图)

“太令人震惊了。现在大力提倡绿水青山本身。他们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被拆迁的居民也搬进了现代化社区,村民的幸福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生态变好了,对天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文明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一位前来绿屏八里湾游玩的市民说。

建设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天津生态建设的杰作,将明显提升天津的“颜值”和“气质”。如今,天津“双城屏障,金谷绿谷”已初具规模,绿色生态屏障已成为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津特大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亮丽“名片”。

当乡村变得绿色美丽,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项目,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都是“完全”活的。

“院子的租金是一笔收入。如果在民宿工作,会有工资收入。20年后,你会有一份产业收入。”天津市蓟州区西井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卫东说,现在村里最便宜的四合院租金一年6万多元,最贵的能达到14万元,村民们一边守着门道,一边吃“旅游饭”。

“石头村”是吉州区西井峪村的别称。村民们世世代代住在用瓦砾垒成的石屋、石院、石巷里。以石为生,采矿采石运石,曾经是西井峪村村民的工作。2004年采石场关闭后,西井峪村开始发展旅游业。2015年,为了让石头村的旅游产业上一层楼,村里引进了专业的乡村建设队伍,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发展高端民宿产业。

“我们2020年5月开业,陆续迎来客流高峰,7、8月份基本达到满座状态,‘十一’入住率在95%以上,基本不愁客源。”途牛B&B负责人张兵表示,为响应振兴农村经济的号召,企业在长江以北地区率先试点打造精品B&B项目,在项目推广中非常注重细节。“比如饮用水方面,我们打了200米的深井,水质经过四重和紫外线过滤,保证客户的饮用水安全。"

希腊风格,罗马风格,日本风格...青山绿水环绕,独特的院落点缀着乡村。2019年,途牛公司斥资1000万元,在西井峪村建设了6个院落,从设计、管理、服务入手,让游客有家的感觉。目前,这个100多户的小山村已经有40多家精品民宿,另有20多家正在建设中。

游客在西京渝a人民旅社前拍照(央广网记者褚福庆摄)

“未来五年,冀州区将围绕‘三地一城’建设任务,着力打造非首都功能特色承接地、京津城市服务保障基地、国家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宜居山水文化名城,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富民之路,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天津市吉州区发改委主任刘说。

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在种植小站水稻的基础上,发展了立体养殖。通过把蟹塘和稻田连接起来,稻田里的螃蟹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品尝,为村里的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达到了“一蟹多用”的目的。此外,市政厅村还增加了观景台、玻璃栈道等设施,供游客参观观赏。

如今,津南区将生态旅游与农业发展相融合,打造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综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交出了辉煌成绩单,创造了乡村振兴的“津南模式”。

蓟州区和津南区是天津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的两个剪影。“十四五”开局之年,天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硕果累累。一个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愿景正在一个个成为现实。

云帆高悬渤海,风云激荡天津冀。

基于高质量发展,天津这片充满希望和梦想的热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资料来源:杨光。com

总策划:张军冯玉

主管:吴刚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张强、付福清、周思扬

编辑:孔明张伟

视频:周思扬

编辑:陈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开局十四五|天津:智造强市谱写617载古城新篇 渤海之滨铺开全面振兴画卷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903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