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

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

原标题: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项目建设中使用了哪些“黑科技”?

人脸识别,区块链,物联网...这些最新的技术已经应用到被视为传统领域的建筑行业。

作为北京副中心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中建一局近日透露,北京副中心最大的EPC项目——副中心160地块项目,采用最先进的“黑科技”智慧科技,打造建筑的“超级大脑”,实现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一是首次应用区块链实现了建筑业“零”的突破。

该项目首次应用了区块链精细化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建筑行业的“零”突破。该系统可以用于工作流程和数据存储管理,就像给每个文件设置了自己的“身份证”。一旦存储,所有数据都不能被篡改,防止数据丢失,提高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安全性。系统中还嵌入了一个专家数据库。当在项目中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根据专家的专长,在网上挂“专家号”进行诊断。专家诊断后会形成专门的解决方案,并为该工程形成“电子病历”,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避免类似施工问题。

二是AI智能算法升级,实现100%智能抓拍检查。

10地块项目使用的智能巡检眼镜融入了AI人脸识别技术,通过眼镜抓屏和后台AI算法实现毫秒级人脸检测,可智能监控地下室等封闭房间空,将地下施工巡检由过去的被动“监督”变为智能主动“监控”,可实时全面监控“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做到精准。

三是物联网智能监控,实现实时监控和主动监管。

该项目采用当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BIM+传感设备实现对高支模、深基坑、临边防护等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项目现场深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管线等隐患。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塔吊、卸料平台、外部电梯都装有传感装置,能及时反馈,实现了从被动监督到主动监督、从事后监督到事前监督的双重转变。

第四,BIM5D+智慧工地平台,可以实现安全预警,规避风险。

项目采用的BIM5D+智慧工地预警平台系统,可实时显示多维度监控数据,实时查看塔吊吊钩监控画面,实现对塔吊运行状态的多方位监控。一旦现场发现吊钩隐患,一方面现场语音预警,提示塔吊设备操作人员避险;另一方面,通过手机app自动推送预警信息给项目经理,经理根据预警信息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完)回搜狐多看。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7531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