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许愿很灵的古寺 与少林寺齐名 “世界第一斜塔”屹立千年不倒

南京许愿很灵的古寺 与少林寺齐名 “世界第一斜塔”屹立千年不倒

原标题:南京有许愿灵的古刹与少林寺齐名“天下第一斜塔”,屹立千年。

江苏省省会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十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这使得这座依山傍水的历史名城别具一格。南京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丰富,以佛教文化闻名于世。历史上有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千年古刹,丁琳寺就是其中之一。

丁琳寺位于南京市房山风景区北麓,是一座始建于南朝刘崧靖平二年(439年)的古寺。它所在的方山又被称为尹田,因为它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印章。据考证,几百万年前,南京地区有过两次岩浆喷发。冷却后,岩浆凝固形成这座海拔209米,方圆面积3.3平方公里的山峰。因山顶平坦,故名房山。

历史上,丁琳庙分为“上丁琳庙”和“下丁琳庙”。南朝刘宋元嘉元年(424年),高僧慧觉在南京钟山创建“下丁琳寺”。因为寺庙靠近一条小溪,地势较低,所以被废弃了。南朝刘崧靖平二年(439年),外国高僧朱法修在钟山夏紫湖一带修建了“上丁琳寺”,成为江左佛教活动的中心。

南宋孝宗道年间(1165-1173),上丁林寺废弃。鉴于山和尚将“上寺”的牌匾迁至房山,他重建了现在的寺,并建造了寺塔。此寺在子午线上与南京中山的“下丁林寺”正对,自古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梁武帝元年(520年),梁武帝·萧炎邀请印度著名僧人达摩到丁琳寺讲法。但他们之间的交流不欢而散,达摩祖师一个个过河,悠闲地渡河北上。今天,方山上仍有“大漠崖”等历史遗迹。丁琳寺,作为禅宗始祖达摩的闭关之所,千百年来备受人们推崇,在佛教界被誉为“南中国的丁琳、北少林”。

许多人知道丁琳庙是因为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写了《文心雕龙》。据说刘勰因为家里太穷,在丁琳寺住了十几年。在协助高僧编纂佛教经典的同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古典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气风发”、“不识人才”等成语,都出自这部不朽的巨著。

数百年来,丁琳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毁,只剩下古塔。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丁琳寺再次得到重建,以恢复千年佛寺文物。新建的寺庙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罗汉殿、禅堂等建筑组成,雄伟壮观。

镇寺之宝丁琳寺塔,建于南宋九年(1173年),高14.50米,直径3.45米。它是南京最古老的亭式硬塔,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据说当年建塔的时候,工人“偷懒”,没打地基。他们直接在极其脆弱的火山岩上建造了这座塔。数百年来,随着雨水的冲刷,塔身逐渐向北倾斜。

说到斜塔,我们首先要想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历史上比萨斜塔最大倾斜度只有5.5度,本世纪修正后为3.99度。丁琳庙的塔曾向北倾斜7.59度,塔顶偏离塔基中心1.6米。2003年,有关部门对丁琳寺塔进行了抢救性“纠偏”和加固,坡度被拉回5.35度,仍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被称为“世界第一斜塔”。

作为南京最具灵性的寺庙之一,丁琳寺每天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善男信女前来朝拜,尤其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和新年期间,寺庙里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交通:乘坐地铁一号线南延线(药科大学方向)在尹田大道站下车,换乘812路公交车到房山终点站,步行上山到丁琳寺。门票免费。回搜狐多看。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南京许愿很灵的古寺 与少林寺齐名 “世界第一斜塔”屹立千年不倒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7590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