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学习从来没有捷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密不可分的。数学和语文、英语一样,需要记忆、背诵、练习。下面是边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鸡肉问题公式

(1)给定头和脚的总数,找出鸡和兔子的数量: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子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子的数量;

总头数-兔子数=鸡数。

或者(每只兔子的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子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鸡的数量;

总头数-鸡数=兔子数。

比如“有36只鸡,兔子有100只脚。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解决方案1(100-2×36)=(4-2)= 14(仅适用于)

36-14=22只鸡。

2 (4×36-100)÷(4-2)=22(仅适用于)

36-22=14(仅适用于)

(简单回答)

(2)给定鸡和兔的总数之差,当鸡的总数大于兔的总数时,可以使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子的脚数)=兔子数;

总头数-兔子=鸡

或者(每只兔子的脚数之差×总头数+鸡和兔子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每只鸡的自由脚数)=鸡的数量;

总头数-鸡数=兔子数。(略)

(3)给定鸡和兔的总足数和足数之差,当兔的总足数多于鸡时,可使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和兔子的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子的脚数)=兔子的数量;

总头数-兔子数=鸡数。

或者(每只兔子的脚数×总头数-鸡和兔子的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子的脚数)=鸡的数量;

总头数-鸡数=兔子数。(略)

(4)下面的公式可以用来解决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

(1个合格产品得分×产品总数-实际获得总分)÷(每个合格产品得分+每个不合格产品扣分)=不合格产品数。或产品总数-(每项不合格品扣分×产品总数+实际总分)÷(每项合格品扣分+每项不合格品扣分)=不合格品数。

比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工资是按分数给的。”每件合格产品记4分,每件不合格产品扣15分。一个工人生产了1000个灯泡,总分3525分。有多少是不合格的?"

溶液1 (4×1000-3525)÷(4+15)

=475÷19=25(件)

溶液2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件)(答案省略)

(“得失问题”也叫“运送玻璃器皿的问题”。玻璃器皿运输完好的话要××元,损坏的话要××元。它的解显然可以应用上述公式。)

(5)鸡兔交换问题(已知鸡兔交换后的总脚数和总脚数,求鸡兔数)可用下式求解:

÷÷÷÷÷÷÷÷÷÷÷÷÷÷÷÷÷÷÷÷÷÷÷÷÷÷÷÷÷÷÷÷÷÷÷24

÷÷÷÷÷÷÷÷÷÷÷÷÷÷÷÷÷÷÷÷÷÷÷÷÷÷÷÷÷÷÷÷÷÷÷24

比如“有一些鸡和兔子有44只脚。如果把鸡的数量和兔子的数量互换,有52只脚。有几只兔子?”

解[(52+44)÷(4+2)+(52-44)÷(4-2)]÷2

= 20 = 10(仅适用于)

〔(52+44)÷(4+2)-(52-44)÷(4-2)〕÷2

=12÷2=6(仅适用于)

同一笼子里的鸡

1.鸡和兔子的笼养是一个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终的结果是相反的。

2.如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假设方法:

①如果都是兔子。

②如果都是鸡。

(3)古人的“举法”:

解决方案:

如果每只鸡和每只兔子都抬起半只脚,那么每只鸡就会变成“一条腿的鸡”,每只兔子就会变成“两条腿的兔子”。这样,鸡和兔子的总脚数就减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式叫做还原。

3.公式:

鸡总数÷2-鸡兔总数=兔数;

鸡总数-兔子数=鸡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全集

1.对大数的理解

对1亿以内数字的理解:

一万:十万;

一百万:十万;

一千万:一千万;

一亿:十个一千万;

2.数量级

分级是人们记忆阿拉伯数字的一种阅读方法。在数制(数字顺序)的基础上,按照三位数或四位数分级的原则读写数字。通常在阿拉伯数字的书写中,以小数点或空格作为各数字层次的标记,数字从右向左分隔。

3.层次分类

(1)四位数分类法

也就是一个四位数的分级方法。我们国家读书的习惯就是这样读的。

如:一万(数后四个零)、一亿(数后八个零)、一万亿(数后十二个零,是中法数)...

这些级别被称为10级、1万级、1亿级...

(2)三位数分类法

也就是三位数分级法。这个西方的分级方法,这个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比如数字后面的千,三个零和百万,数字后面的六个零和十亿,数字后面的九个零。

4.数字的

Digit的意思是写数字时,数字并排排成一行,一个数字占一个位置。这些位置被称为数字。从右端开始,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依此类推。这说明计数单位和数字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5.数字的生成

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古印度人创造阿拉伯数字后,在公元7世纪左右传播到阿拉伯地区。到了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了《算盘》一书,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些数字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些数字从欧洲传到了世界其他国家。

阿拉伯数字在13至14世纪传入中国。中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书写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普及和应用。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对外国数学成果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开始在中国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推广使用至今不过100多年。阿拉伯数字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交流中最常用的数字。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首先,回顾一下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学生可以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的概念和统计的概念,获得一次提高数学能力的成功经验,从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二,复习内容

大数的理解,角度的度量,两位数乘以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和简单运算,数学的可能性和乐趣。

重点:大数的理解,两位数乘以三位数,除数除以两位数。

三。审查表格:

分类和综合审查

四。评审目标:

1.对万、十亿数,小数计数法,以“万”、“十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相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建立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复习乘除口算,将因子与积的关系、商的变化规律与乘除口算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的原理,灵活运用这些规律,使口算更加正确、快捷。

3.复习乘除法的计算,让学生谈一谈乘除法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因子中间和末尾加0的乘法,除法的试商和调整商原理等。他们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估算在解题中的必要性,实现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进一步提高使用计算器计算大数和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理解;

5.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度,正确画平行线和垂直线(直线外一点,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的概念;

6.简化混合操作的操作顺序和操作规律。

7.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以及它们的含义。

8.数学乐趣中的编码和数字图形规律。

9.通过梳理和复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10.通过整理和复习,走一遍复习本学期学习情况的过程,以及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梳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动词 (verb的缩写)审查措施:

1.查漏补缺。对本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理解,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帮助他们找出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举一反三,全面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数学。

3.在复习和练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5.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个单元,再重点复习相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及时测试。作业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全面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每天清理知识。

6.密切关注学生的计算和理解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如学生提问、回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知识汇总相关文章:

★做一份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总结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9157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