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基因递送技术企业8年成长背后: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孵化器如何助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一家基因递送技术企业8年成长背后: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孵化器如何助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原标题:一家基因传递技术企业8年成长的背后:广州产投集团孵化器如何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洪晓雯广州报道。

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4月15日,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广州获奖134项,占获奖总数的74.4%,居全省首位。其中,广州的科研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优势明显,分别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9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21.3%。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显示,作为广州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生物医药“学、研、产”因其在上游原始创新、中游应用创新、工具创新等方面的技术基础优势,正在成为产业链“强链”的核心能力。近日,作为广州黄埔区打造百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一部分,云洲基因输送R&D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产研基地由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培育的云洲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生物”)牵头。该基地的生产和收入预计将超过50亿元,将对区域基因治疗产业链起到加强和补充的作用。

事实上,投资32亿元建设产学研基地的云洲生物,才诞生8年。从其成长路径来看,初创企业、企业集群、国资国企、行业主管部门相互交织、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广州经济“新兴支柱”的格局。

尖端基因传递技术背后的国企力量

“基因传递”是通过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外源遗传物质导入靶细胞的过程。近年来其临床应用迅速增加,包括基因治疗、基因+细胞治疗、载体疫苗等。基因治疗在恶性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肿瘤治疗需求日益增加,基因治疗及其重要环节“基因传递”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14年,分子生物学博士蓝田在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创办了基因传递技术公司云洲生物。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云洲生物处于基因治疗产业链的中间,主要为下游基因治疗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基因治疗工具和优化基因输送方案。

云洲生物的平台VectorBuilder在基因工程研究向临床应用市场的商业拓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融合了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它允许客户在线上以模块化的方式在科研实验室设计出高度个性化的载体,然后线下以“乐高”的方式生产出来,具有高通量和产业化。支持客户在线自主设计基因载体,在线订购。

目前,云洲生物已发展成为在全球拥有十余家分公司和办事处的大型跨国企业,海外业务占比超过90%,服务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机构客户。据透露,该公司已于2021年底开始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云生物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广州作为的核心引擎,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该企业的快速成长和成功“走出去”提供了政策、环境、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其中,广州的国企功不可没。广州产投公司旗下的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在云洲生物等一批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成立于2000年,是位于广州科学城的高科技企业创业服务园区。也是科技部认定的全国9家“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之一。2019年6月,划归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广州科技金融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已形成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多产业有机集聚的国家级孵化器,累计引进优秀企业230余家。

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园区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服务、高层次人才支撑服务、投融资服务四大服务平台的全方位支撑下,园区内60%至70%的企业来自生物医药行业,涵盖生物医药原料、新药研发、医药制造、外包服务(CRO/CDMO)、医疗器械等产业链环节。下一步,“将加强与园区各细分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共建”,为园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链条的加强、补充和延伸。

对此,暨南大学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乃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可以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培育的公共服务环节,发挥撬动社会资本关注和投资的作用。“具体来说,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承担园区或孵化器的投资运营和服务;二是发挥出资人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千亿产业集群的政策运用与规模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云洲生物获悉,基因递送R&D及生产基地的建设将分两期进行。一期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二期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投产。两期达产后,年营业额约50亿元,预计可创造近3000个就业岗位。

从园区的孵化成长到世界市场,再到园区的产学研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园区商业生态的一部分。云洲生物的八年成长,也是广州着力打造黄埔区千亿生物医药产品“两城一岛”全产业链的过程。

作为广州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根据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2020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亿元)已达到1318亿元,计划2025年实现2100亿元的目标。

2019年以来,广州不断落实《关于加快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广州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进计划》、《广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措施,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广州生物医药聚集效应显现。目前,广州着力打造涵盖上游技术研发、临床试验、中游转化中试、制造、下游上市应用、流通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生物医药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到2021年,广州的生物医药企业从3800多家增加到6400多家,排名全国第三,根据广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连锁的主体单位广州生物产业联盟此前披露的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教授朱华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整个珠三角地区在生物医药科技资源配置上是比较先进的。虽然在院士数量上可能不占优势,但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更大,在创新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突出。“这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行业的发展中也有类似的特点”。

云基因传递研发生产基地所在的广州黄埔区,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重镇,聚集了广州近一半的生物医药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广州国际生物岛、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为纽带的千亿级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布局结构。

2017年以来,该区率先推出为生物医药产业量身定制的特殊政策(《IAB实施意见》八项生物医药措施);2020年将特别推出“8大高端生物制药”,吸引各大生物制药落户黄埔,单个项目最高奖励5亿元;2021年3月发布“生物十药”,新药公司最高支持1亿元,全国领先。

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修订)》,目前,该区生物医药企业超3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25家;16家上市公司,占全市的76%;2021年新批准新药临床试验91个,创新能力突出,批准1类创新药2个,创历史新高;营收规模突破1500亿元,荣获中国最佳生物医药园区奖、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十大创新药物潜力指数,跻身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云洲生物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黄浦区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软环境’,构建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这是云洲基因传递R&D和生产基地落地该区域的重要原因。

对此,朱华生建议,接下来,广州应继续推进“前补贴后补贴”的生物医药R&D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可加强对整个R&D链条的评估和监管,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行业所需的公共资源。同时,他建议,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的城市工业园区可以通过增强分工合作,“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超高端化和高级化发展”。

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一家基因递送技术企业8年成长背后: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孵化器如何助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9232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