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千年的重庆盐都,从10万人口锐减至百人,已进入“死亡倒计时”

辉煌千年的重庆盐都,从10万人口锐减至百人,已进入“死亡倒计时”

原标题:辉煌千年的重庆杜妍人口从10万锐减至100人,进入“死亡倒计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集中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于古村镇的保护,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宁昌镇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北部,是一座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它因盐的生产而繁荣,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多年来,宁昌古镇一直面临着人口流失、房屋腐朽等“人走镇废”的危机。呼吁多年的保护规划始终难以实施,整个古镇似乎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宁昌古镇,但这个古镇在中国制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天然盐卤泉从镇北宝源洞流出,使宁昌成为中国最早的制盐地之一和胡巴文化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宁昌有5000多年的历史,4000多年的制盐历史。在古代唐尧时期,它是吴县的所在地和首都,吴县在它的鼎盛时期。因盐业繁荣,此地历史上曾有郡、狱、州、县,被称为“吴县古国、古盐都”。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宁昌古镇兴盛于明清时期,当时其食盐产量占四川的1/4,成为中国十大盐都之一。在明郑德时期,镇上有10多万名产盐工人,这使得这座深山小城比当时的一些大都市更加繁荣。清朝乾隆年间,宁昌镇有336个灶,都是烧盐的;于是古人用“两溪渔火,万炉盐烟”来形容宁昌古镇制盐贩盐的盛况。

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宁昌古镇逐渐衰落,陷入“产业空心脏——人口流失——城镇衰败、房屋衰败”的恶性循环。最近10年,古镇的衰败速度不断加快;居民楼大量人去楼空空,人口锐减至不足100人。巴渝过去流传下来的吊脚楼、过街楼等传统建筑风格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其中一些因疏于维护而倒塌,另一些则被当地居民改造成现代建筑,与周围古老的生态环境完全格格不入。总之,很可惜。

过去,制盐车间成了一座破旧的建筑。制盐塔的炉子大面积坍塌,梁柱腐烂,地面坑坑洼洼。然而,在2019年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宁昌古镇大宁盐场遗址榜上有名。但上亿的维护维修费用,对于无锡这样的山区小县城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平时维修拨款只能做一些“小修小补”,使得这些历史遗迹无法得到大刀阔斧的根本性修缮。当地文物专家表示:如果不加大保护力度,古镇真的会没了。

依山傍水而建的宁昌古镇寂静无声,但仍吸引着一些游客前来探索。游客走在无数人过去走过的青石路上,在断壁残垣中想象着过去的辉煌。远离市区的宁昌古镇,隔绝了一切喧嚣,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任何商业开发,只有沧桑。对于平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当他们在寻找清洁的时候,它无疑是一个宝藏旅游目的地。

作为全国重点文保的中国历史名镇,两块“国字号”招牌并没有给宁昌古镇带来太多“光环”;是在复兴的希望中摇摇欲坠,还是等待彻底告别历史舞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辉煌千年的重庆盐都,从10万人口锐减至百人,已进入“死亡倒计时”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9293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