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博事业如何布局?河南要打造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十四五”文博事业如何布局?河南要打造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原标题:如何布局“十四五”文化文化事业?河南应构建中华文明标志体系。

游客在参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瑞超摄影

如何让游客更好的在河南旅游,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十四五”期间,河南文旅文创一体化战略如何更好的实施?4月26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河南省文物博物馆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发布。

根据规划,河南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完善中原文化博物馆体系,建设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积极推进河南博物馆新馆、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建设郑州、洛阳“博物馆社区”核心示范区。推进二里头遗址、万里茶道河南段申遗工作,做好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开封明清城墙、关胜文化遗址、红旗渠等申遗准备。

焦点

建设四大国家文化公园,构建中华文明认同体系

《规划》提出要“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塑造“懂中国”的文化品牌。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注意到,这一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进行的。

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方面,助力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建设黄河文物展园体系。

如何更好地“读懂中国”?根据计划,河南将对荆灵“许昌人”、新密李家沟、裴李岗-贾湖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探索东亚现代人类和农业的起源。整合北洋坪、双槐树等仰韶文化遗址,展示“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发掘登封王成刚、二里头遗址等一批文化遗址,深化夏文化研究。依托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全国统一的都城遗址,打造中华历史主根文化地标。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十四五”期间的文物和博物馆发展,把建立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展示中原“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系统

推进河南博物馆新馆建设,建设郑州、洛阳“博物馆社区”核心示范区

河南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已基本形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目前,河南共有博物馆、纪念馆357座,比“十二五”末增长30%。博物馆质量不断提升,国家三级博物馆达到72家。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完善以河南博物馆为龙头,市县级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社区体系。

积极推进河南博物馆新馆、黄河国家博物馆、汉字博物馆二期、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贾湖遗址博物馆、开封顺天门遗址博物馆、嘉应关黄河治理博物馆、淅川南水北调移民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建设和改造提升。

打造郑州、洛阳“博物馆社区”核心示范区。并完善提升郑州、洛阳博物馆群建设,推进开封清明上河园、信阳红色博物馆群等非国有博物馆建设。

加快建成开放郑州纺织工业博物馆、兰考县博物馆、孟津县博物馆、伊川县博物馆、炎陵县博物馆、正阳县博物馆、内乡县博物馆。

遗迹

建设1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争取挂牌3~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河南稳步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截至目前,列入国家项目库的18个大遗址已全部完成总体保护规划,完成率100%,完成本体加固、保护展示、环境整治等项目30余项。

13个大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和项目名录。25项“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获评,其中6项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启动夏文化研究、中原文明进程研究等重大“考古中国”项目。

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二里头遗址、石庄遗址等一系列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中原文明的内涵,加深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基本上构建了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遗址展示体系。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加强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推进仰韶村、贾湖、庙底沟、大河村、二里头、郑州商城、三杨庄、偃师商城、城阳城址等9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争取3~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

重点开展文物保护、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文物安全保护和隋唐殷墟、洛阳城遗址等大遗址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推进仰韶村、北杨坪遗址、大河村、平凉台古城、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代遗址、小双桥、殷墟、郑汉古城、邙山陵墓群、汉魏洛阳古城、安阳高陵、北宋东京城、巩义宋陵、梁青庙汝官窑等保护展示工程。

推进殷墟、两汉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郑州商城、三杨庄、偃师商城、城阳城址、仰韶村、二里头、贾湖、庙底沟、大河村等1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保护

河南将推进二里头遗址、万里茶道河南段申遗。

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和散落在乡村城市的历史遗迹,是人们窥见历史的重要窗口。“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统筹城乡文物保护工作,重点做好嵩山、济源、百泉古建筑和古塔古桥的保护、展示和利用。做好焦作村布场、佳县临丰村等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

推动龙门石窟研究院建设石窟保护区域研究基地,深化石窟学术研究和价值发掘。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支持殷墟建设可持续的世界遗产地模式,推进河南二里头遗址、万里茶道申遗,做好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开封明清城墙、关胜文化古迹、红旗渠申遗准备工作。

在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方面,河南将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推动鄂豫皖冀鲁豫和长征(红二十五军)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形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山两江一线”新格局。

同时,拓展革命文物传播渠道,推出河南红色地图,搭建河南红色旅游点预约平台,利用主流媒体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分享成果。推进“互联网加革命文物”,加强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和网络传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十四五”文博事业如何布局?河南要打造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9791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