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以下是关于老马识途的介绍
基本释义

拼音:lǎo mǎ shí tú

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回来时迷失了路途。管仲放老马在前面走,就找到了道路(见于《韩非子·说林上》)。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详细释义【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示例】:~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清·黄仲则《立秋后二日》【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出 处

宋·毛谤《寄曹使君》:“请同韶採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例 句

他虽然年高,但~,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近反义词近义词
识途老马 → 轻车熟路 → 谙熟门路 → 驾轻就熟 → 久经沙场
反义词
乳臭未干 → 少不更事 → 初出茅庐 → 暗中摸索 → 不知所以
典 故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释义“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成语接龙
途遥日暮 → 暮夜无知 → 知足常乐 → 乐极生悲 → 悲痛欲绝 → 绝薪止火 → 火烧火燎 → 燎原烈火 → 火上浇油 → 油渍麻花 → 花街柳陌 → 陌路相逢 → 逢场作乐 → 乐此不倦 → 倦尾赤色 → 色丝虀臼 → 臼灶生蛙 → 蛙鸣鸱叫 → 叫苦连天 → 天渊之别 → 别具只眼 → 眼跳耳热 → 热心苦口 → 口燥唇干 → 干啼湿哭 → 哭哭啼啼 → 啼饥号寒 → 寒蝉凄切 → 切理会心 → 心细于发 → 发纵指示 → 示贬于褒 → 褒贬与夺 → 夺胎换骨 → 骨鲠在喉 → 喉长气短 → 短中取长 → 长生不死 → 死灰槁木 → 木石心肠 → 肠肥脑满 → 满打满算 → 算尽锱铢 → 铢两相称 → 称贤使能 → 能言快语 → 语重心沉 → 沉声静气 → 气喘如牛 → 牛黄狗宝 → 宝马香车 → 车无退表 → 表里相济 → 济苦怜贫 → 贫而乐道 → 道不举遗 → 遗物识心 → 心旷神怡 → 怡声下气 → 气壮如牛 → 牛衣病卧 → 卧雪眠霜 → 霜凋夏緑 → 緑林好汉 → 汉官威仪 → 仪表堂堂 → 堂堂正正 → 正色危言 → 言简意少 → 少条失教 → 教一识百 → 百丈竿头 → 头眩目昏 → 昏昏沉沉 → 沉著痛快 → 快意当前 → 前街后巷 → 巷议街谈 → 谈不容口
相关谜语“老马识途”为谜底的谜语

1.年纪大的马知道走剩下的路(打一成语)

英文翻译

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 (idiom); an experienced worker knows what to do; an old hand knows the ropes


关于更多老马识途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老马识途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0294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