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县城,广东客家人的祖地

河南小县城,广东客家人的祖地

原标题:河南小城,广东客家人的祖籍

河南的一个小镇,广东客家人的祖籍。

“牢记香关祖籍,不忘光州固始”,这是客家人口授并代代相传的一句话。

客家人说客家话,属于汉族,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尤以广东为多。

客家人属于移民群体,在他们的姓氏族谱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他们的祖先沿袭了当年或王兄弟南迁的故事,使客家人拥有了相同的祖先、堂名和郡貌。

进一步分析客家人的姓氏可以发现,最重要的是陈、黄、安、徐和卜。这些姓氏与1500多公里外的河南小县城关系密切。

这个小县城就是“光州固始”。就是今天的河南信阳固始县。

固始县得名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当时光武帝刘秀封开国元勋李通为“固始侯”,故名固始,意为“欲成其事,必先修之”。从唐朝开始,固始隶属光州。

固始位于大别山南麓,淮河以北。地处豫皖交界处,在河南发展并不快。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仅为104.14万人。

但这并不妨碍固始名扬天下,因为王、、施琅的故里就在这里,现在固始还有王故居和衣冠冢。

固始人为什么南下广东福建江西?有什么样的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移民的范围、数量和民族构成在唐朝都是首屈一指的。

其中,中原人口南下的路线主要有三条:

西线,越过秦岭,进入四川盆地。

中线:过襄阳,入岭南地区。

东线:经广州固始,跨江淮,入广东、江西、福建。

这三条线路中,东线最有钱,交通条件好,所以人数最多。

由于固始的重要节点位置,成为南迁移民的重要集散地。很多人不是固始本地人,但千百年后,记忆最深的家乡是固始,是闽台很多姓氏的归宿和祭奠地。

据有关资料记载,唐代固始有三次大移民:

第一次是在唐朝中期,固始人陈政和陈元光父子率军进入福建。将士及家眷八千余人,90姓,多为陈、徐、卜、尤、殷、鲁、戴等。

第二次是晚唐黄巢起义之后。中原人口为避乱,大量南下。大多数姓黄的客家人也起源于这次迁徙。

第三次是唐末“三王”第三次率军入闽。“三王”是王超、王深邦、王三兄弟,都是固始人。这次南下大约有五千人,其中主要的姓氏有:王、陈、依、林、刘、郭、谢、吴。

三大移民使固始人对广东和福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闽南、粤北乃至整个福建、潮汕地区的发展速度一度超过中原,成为后世动荡时期中原人民的避难所。

还有人继续去南洋,他们移民海外。世界各地大量的“唐人街”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象征。

当年固始人创造的辉煌时代,用河南标记的人太多了。如今,许多客家人和海外华人回到信阳固始寻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乡愁。#五一云游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河南小县城,广东客家人的祖地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1084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