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丨淮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图片展(二)

线上展览丨淮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图片展(二)

淮南市博物馆

馆藏文物珍品图片展(二)

文物展示

战国螭虎纹玉璏

(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8.2厘米,宽2.9厘米,厚1.3厘米,重16克

2005年6月淮南市杨公镇窑厂土坑墓出土

剑璏是固定在剑鞘上,供穿系革带以连结腰间的器物。此璏白玉质,细腻温润,为战国晚期杨公楚国贵族墓地中型墓出土。

隋青釉龙柄鸡首壶

(公元581~618年)

口径7.5厘米,底径6.3厘米,高31厘米

2011年于南京征集

此件龙柄鸡首壶是寿州窑隋代产品中的精品。龙柄粗壮有力,龙首、鸡首写实,完全靠窑工娴熟的技艺随手捏塑成型。此器造型修长俊朗,表现手法写实粗犷,显示出寿州窑窑工的高超技艺和对瓷器美学的独到理解。

唐黄釉璧形底盏

(公元618~907年)

口径14.8厘米,底径7.1厘米,高4.4厘米

1984年6月安徽省长丰县孔店乡柿园鲍庄出土

这件浅腹敞口盏,为饮茶器,造型轻巧灵动,十分工整美观,令人叹为观止,为寿州窑鼎盛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述“寿州瓷黄”说的正是这种黄釉茶盏。

唐黄釉四系穿带壶

(公元618~907年)

高28.7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10.5厘米

2009年12月征集

寿州窑生产的穿带壶十分少见。它形制特别,一侧扁平,易于携带,多流行于北方及西亚地区,是古代游牧民族日常生活用具之一。

寿州窑

寿州窑,主要分布在淮南市上窑镇高塘湖沿岸。唐代时,此地为淮南道寿州所辖,故名寿州窑。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兴于隋,盛于唐,唐末衰落,宋代停烧。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将寿州窑列在当时名窑的第五位。它以喜人的黄釉称誉天下,产品经淮河、大运河、长江行销江淮各地,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用瓷,显示出古代淮南人民的勤劳、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唐黄釉狮形镇

(公元618~907年)

长8.2厘米,宽5.5厘米,高4.8厘米

2010年1月12日于淮南征集

镇是古代文人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文房用具。此镇是为卧狮形态,造型生动,显示出寿州窑工匠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

未完待续~

来源:淮南市博物馆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线上展览丨淮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图片展(二)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2161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