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青岛——与“鲜”的拥抱

缘分青岛——与“鲜”的拥抱

原标题:缘分青岛——与“西安”相拥

因为朋友,我去了青岛很多次。虽然我只是一个过客,但青岛在我心目中的颜色永远是蓝色,蜿蜒的海岸线,海风。深浅不一的蓝色就像水墨,把整个城市都染上了色彩。无论在哪里,咸咸的海风总会夹杂着烧烤摊的香气,诱使人更快分泌唾液!

像青岛所有的沿海城市一样,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原始居民是渔民。这种“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做法效果不错。渔民以捕鱼为生,自然以海鲜为食材。对于青岛人来说,海鲜最原始的吃法就是清水煮,这当然来源于渔民的生活方式——海鲜捞出来,在船上用炉子就地煮熟。还有一种加工方式是腌制,但青岛海鲜资源丰富,几乎都能吃到新鲜的,很难得。

就单一海鲜来说,青岛还是保持传统,创新的比例不是很高。首先,青岛四季分明,春夏秋冬非常分明,完全符合生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污染没那么严重,海鲜丰富。海鲜本身味道更好,质量也不错。

比如蛤蜊,我在国内吃过十多种蛤蜊,都没有青岛的好吃。其次,青岛市民怀旧,口味基本没变。他们从小就习惯用清水煮海鲜,觉得清水煮海鲜味道很好。但是,新的做法,烹饪方法和烹饪方法并不为大众所接受。青岛的主要菜肴是洋葱烤海参和油焖大虾,在全国都很有名。现在说到青岛的名菜,只有这两道能进得去。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

另外,青岛以前虽然是德国殖民地,但是在海鲜烹饪上受西方影响很小。主要是老百姓和德国殖民者的生活差别大,殖民时间不长。后来在城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青岛受周边城市影响较大,引进了一些以鲁菜为主的烹饪方法,比如潍坊、烟台等。这些地方的移民带来了当地原汁原味的烹饪方法,比如炒、干等,对当地的美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传统菜系在烹饪上还是有一些本土的想法,比如西红柿炖螃蟹。还有一些以前不吃的海鲜,最近开始吃了,比如海肠。此外,青岛还是中国最大的对虾出口基地。以前渔业加工厂会把虾头全部割下来,出口,卖到市场上。人们买虾头熬汤。因为虾头里有油,所以汤会熬成红色。然后他们用这些汤来做面条,煮豆腐,炒卷心菜等。,在当时的大众消费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有些菜就是由它们演变而来的。

总体来说青岛的味道没有济南重,但是在全国来说,算是油盐用的比较多,比江浙菜重。

身边很多在沿海城市长大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对海鲜感兴趣;但是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疯狂地爱着它,吃不厌。尤其是在这个人爱吃的年代,对美食的研究终于有了见地,走到哪里都只知道找“好吃的”。

于是对青岛这道“美食”最生动的记忆,就是关于那道鱿鱼串——穿白围裙戴红帽子的大叔烤的鱿鱼,那叫一个香,酱里“吱吱”的声音,总是诱惑着我的鼻子,吸引着我的目光。于是,我一手拿着鱿鱼串,一手拿着一瓶冰镇可乐,悠闲地在街上溜达,满脸满嘴都是酱,然后用舌头舔了舔,感觉很开心。

除了在外面吃饭时洗锅碗瓢盆,大多数人更喜欢在家吃饭。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自然少不了海鲜。到了青岛,朋友们最会做的就是香辣炒蛤蜊,青岛话叫“嘎啦”。

通常是前一天晚上,把新鲜的蛤蜊放在水盆里养,让它们把泥沙全部吐出来。等它们熟了,把油锅烧到很热的温度,放入姜片、蒜片、辣椒、辣椒,翻炒至姜蒜微黄,辣椒、辣椒入味,放入洗好的蛤蜊,轰的一声炒出厨房!出锅端上桌时,每只蛤蜊都打开了壳。“别提多可爱了!”——这是我的一篇美味随笔里用来形容蛤蜊的一句话。记忆中很新鲜,因为好吃。

所以直到今天,夏天的时候,我都会想:这个时候的青岛,满大街都是喝啤酒吃蛤蜊的人吧?青岛人真的很爱吃蛤蜊,经常有人说它是“岛城第一美味”,确实如此。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男女老少坐在一起。桌子上放着一个大啤酒杯,盘子里放着刚出锅的热腾腾的蛤蜊。蛤蜊张开嘴,露出鲜嫩的白肉,急切地等着人们享用,蛤蜊汤像鲜榨牛奶一样洁白可口。写到这里,突然又怀念起来,不禁感慨。

海边的人,对于食物,往往是“鲜口味”,根据个人爱好去品尝,不考虑档次。青岛的海鲜种类和数量真的很多,简单的划分就是根据海鲜的大小;大海鲜指的是鲍鱼、海参、鱼翅、螃蟹、扇贝等比较贵的海鲜,小海鲜指的是鱿鱼、蛏子、牡蛎、虾、虎,都很受欢迎。

秋天,青岛人开始吃螃蟹——不是上海这里的大闸蟹,而是梭子蟹。这个季节的梭子蟹,肉很大,蟹黄很足,真是美味的海鲜。

我们可以吃面条、油炸和爆炒的螃蟹。东南沿海的人喜欢的是海蟹清蒸,原汁原味,姜葱鲜!也许是因为这是最简单的事情——海边的人总是有点懒。笼蒸后以姜末和醋为佐料,入口鲜肥,甜绵,色香味俱佳!

江南人喜欢以大闸蟹、黄酒、菊花为伴,享受诗意的意境,而青岛人爱剥螃蟹,爱喝啤酒,爱聊天,热闹火爆!

至于鱿鱼圈、银鱼饼、香酥海带、蛏子面、虾酱豆腐、砂锅全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缘分青岛——与“鲜”的拥抱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2228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