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优教”如何实现?东莞市教育局给出三大关键词

“学有优教”如何实现?东莞市教育局给出三大关键词

5月7日上午,东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率队做客东莞广播电视台《阳光热线》栏目,就师生家长及社会关心关切的问题给出详细的回应,并针对网络上及热线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叶淦奎表示,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教育局的民办中小学党组织单独组建全覆盖、教育扩容提质、中高职合作办学全覆盖、公办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打造品牌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升校内午餐午休服务质量、推进“双减”工作等9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均100%高质量完成;今年会在改善午休条件、做好疫情防控、实现“镇镇特教班”、近视防控等方面继续努力。

站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东莞提出“学有优教”的整体目标。“围绕‘学有优教’,今年工作重点是‘1+3+N’”,叶淦奎说,“第一要筑牢校园安全底线,‘3’是三大关键词,即莞邑良师建设、教育结构优化调整和‘双减’工作。”

关键词1:莞邑良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广大教师应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东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甘雨表示,接下来东莞将通过完善5个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一是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落实新学期师德第一课的制度,建立全员参与的“一校一方案”机制,把师德师风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员交流等挂钩。“今年我们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我为什么当老师’专题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寻找东莞教师身边的张桂梅,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甘雨说。

二是要创新人才的引育机制。据介绍,近期东莞启动了第二批共159名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人才集中引进的工作,并到省外高校定点公开招聘354名事业编制老师,并遴选出了新一轮的“三名工作室”主持人,接下来会启动分类培养的工作。

三是要创新编制管理机制,实现东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编制配齐配足,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市教育局也建立了中小学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不断探索更加适应“十四五”扩容提质需求的编制分配方式。

四是创新活力激发机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创新名师优师的交流轮岗机制,完善配套管理机制,健全校长和教师的激励保障,健全教师荣誉体系,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乐教。

五是创新统筹推进机制,成立教育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教育人才建设的工作,推进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指导相关镇街直属学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项目的接管单位。

关键词2:教育结构优化调整

为了让广大学子“有学上、上好学”,东莞持续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10所,增加学位约32万个。同时,加大学位购买及补贴力度,完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和补贴)的人数不低于85%的目标,并推动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

松山湖未来学校设计效果图

“今年东莞计划完成新建、改建公办中小学53所,新增学位6.72万个;新改扩建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7300个”,东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健介绍,“今年9月,社会广泛关注的松山湖未来学校、东莞中学初中校区等10所市属学校也将投入使用,我们将进一步挖潜扩容,指导各镇街园区用齐用足现有学校公办学位。”

在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方面,市教育局鼓励各镇街园区通过挖潜公办学位潜力和大力推行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方式,努力完成结构调整目标任务。预计今年全市共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非户籍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积分录取学位(包含购买民办学位和享受政府补贴)32.8万个,增幅达到132.6%。

“今年积分入学总学位数大幅增加,而且积分入学申请实现了全网办结,家长不用跑部门办材料,手机上填资料就可以完成积分入学申请,欢迎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家长积极申请。”王健说。

此外,市教育局今年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市镇两级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的机构和机制,出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引导民办教育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引导鼓励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规范办学,提供更多优质学位。

关键词3:“双减”工作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门将其作为“一号工程”抓好抓实。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成立了22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校内、校外两方面持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东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林勤介绍,在校外培训负担方面,2021年全市共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1265家,压减率达到97.31%,目前仍在营业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只有35家,并全部转为非营利性机构,严格执行政府指定指导价。

“今年我们会按照‘一机构、一许可、一专用存款账户’的监管方式,确保机构预收费资金的安全”,林勤说,“还会加强非学科类培训管理,在收费标准方面做好监管。”

在减轻校内作业负担方面,去年市教育局建立起了市镇校三级作业管理机制,今年会在控制好作业难度,开展作业优化设计示范案例评选,推广优秀作业设计成果,部署研究作业设计质量的课题等四个方面予以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热线问答环节,东莞家长屠女士表示对目前公民办学校的评价标准有些疑惑,“公办学校五年级英语只要掌握三四百单词,但民办学校这个阶段已经学了2000个单词。”

对此,王健认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色,家长不需要过度焦虑。”实际上今年4月21日,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布,其中已经明确了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为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都提供了依据。“接下来我们也会特别强调学业质量评价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对部分学校‘抢跑’行为,及时制止和整改。”

【记者】于羽佳

【作者】 于羽佳

教育莞家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学有优教”如何实现?东莞市教育局给出三大关键词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2325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