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双减”寒假:家庭支出减少,非学科类培训升温

深圳首个“双减”寒假:家庭支出减少,非学科类培训升温

原标题:深圳首个“双减”寒假:家庭开支减少,非学科培训升温。

报道奖

深圳电话:0755-82121212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双降”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深圳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感到“如释重负”。有深圳家长告诉南都记者,学科培训费用大幅下降,提高学生天赋技能的“投入”开始增加。

去年寒假同期,南都记者采访了深圳的一些家长,他们“大方”地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培训负担很重。今年,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变——家长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支出”,非学科培训(如编程、人才、科技、综合素质)的比例增加。除了培训支出的结构性变化,“学业负担更少,亲子陪伴和娱乐的时间更多”也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共同感受。

“双减”后的空余时间。

作业+辅导减少,睡眠时间+运动技能提升。

家住南山区西丽街道的刘先生说,2021年寒假,他给孩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辅导班,辅导班和老师一对一相结合。仅一个寒假,培训和补课的费用就接近万元。2022年寒假,所有“报班”停止。“孩子在家学习,玩得开心。”

家住同一小区的甄女士也有类似的感受。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这个寒假没有报任何补课,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在这段时间里,她父亲带她去参加体育锻炼。现在她在800米、立定跳远、跳绳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专注力也提高了很多,做几道题也不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

贾先生的孩子九岁。这个寒假,贾老师总结了孩子的变化:一减一增。“我能明显感觉到,今年孩子的寒假作业明显减少,睡眠时间明显增加。”贾先生说,今年寒假,女儿英语考试成绩不错,老师布置的英语寒假作业被免了。但与此同时,看书的时间也增加了,经常可以看到她在家里安静的看书,写读书笔记。这个变化在国内得到了很好的认可。在贾老师看来,家长和老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的第一个周末,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青工委、南方电网团委、广东电网公司联合举办了广东省少先队校外主题队日“寻找百年工资的闪电足迹”示范活动。通讯员供图

科目训练成本“归零”,亲子陪伴是最好的“训练”

很多家长也有同感。“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陪伴父母和孩子的时间大大增加。王先生有两个女儿。最近,他在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一张新的钉子缠绕画。图片是一个立体篮球和数字24。这是他女儿在寒假做的创意工艺品。“我平时喜欢打篮球。我的女儿们知道我喜欢科比,所以特意为我选择了24号科比球衣的缠绕画。”王先生嘴角上扬,介绍女儿们寒假的辛苦。

王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在“双减”之前,两个女儿在培训班的费用每年在20万左右,包括数学、书法、钢琴等7门培训班。今年寒假,由于“双减”和疫情,女儿们的寒假生活变成了亲子活动。“这个寒假组织了很多次家庭出游,爬了三次山,看了两次电影。在家里,我不仅做了泡泡茶、薯条、炸鸡翅,还学了手绣。我很忙,很充实,也很开心。”王老师仔细数了数寒假的活动,还提到过年的时候女儿们会帮家里包饺子,元宵节包饺子,孩子们的寒假过得比以前充实。

寒假期间,王先生的两个女儿画的卷轴画

寒假期间,黄女士自制的灯笼

黄女士也认为,在“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家长需要抽出更多时间陪孩子学习、旅游。以前,他们会依靠培训课程。现在学科培训班取消后,他们开始在网上下载一些阅读学习平台,陪孩子阅读学习,还需要一起完成有创意的寒假作业。以后寒暑假他们也会考虑带孩子去旅游,体验生活。

假期刚开始,福田区初二学生毛先安排时间和朋友出去玩。假期过了一半,他开始安排时间做作业。面试的时候,已经是假期的最后一周了。毛说他的作业基本上做完了。最后几天,他和朋友出去放松,准备上学。

“我们班寒假作业比去年少多了。”毛说,他们班的假期作业本来就不多,现在更少了。比如以前的假期,语文科目要求完成10篇作文,而这个假期只要求完成5篇,英语科目的作业也从4篇减少到2篇。"其他科目的作业也有所减少."

“去年有补习班,今年没有补习班。”毛说,去年的假期,他参加了数学和英语等科目的补习班。这一年,他不仅没有参加科目补习班,还失去了兴趣班。

新东方转型素质教育。

省教育厅重申,严厉打击以“众筹私教”名义变相开展学科培训的行为。

申请意向增长15%,非学科培训升温。

记者注意到,在学科培训班大幅下降后,培训机构的家长和从业者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一些机构正在从“学科业务”向“非学科业务”转型,一些家长开始更重视非学科培训,更重视“质量”而不是“分数”。

王先生说,“双降”落地后,虽然没有继续参加科目训练,但还是给两个女儿报了体能培训班。"偶尔在户外跑步和锻炼有益于孩子的身心."此外,黄女士为孩子报了编程和科学兴趣班,而不是之前的数学培训班,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双减后,我们机构的报名意向比之前增加了15%左右。”世界少儿编程创始人边凤仪告诉南都记者,“双减”后,一些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家长选择报读兴趣班:思维益智、体能训练、艺术训练,其中街舞、篮球、足球、科学、编程、跳绳比较受欢迎。边凤仪说,他所在的机构也迎来了业务调整,家长咨询量增加,申请意向增加了15%左右。

另外,贾老师对于参加培训班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一开始,我就没有给孩子报过任何学科培训班。在我看来,学习应该遵循规则。孩子只有想主动学习才会考虑报班,不想把学习变成孩子讨厌的事情。”谈到教育理念,贾老师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没有要求她比同龄人优秀,没有给孩子压力,也不想在小学初中就把孩子的潜力全部“挖”出来,让孩子彻底厌学。

福田公益青训成果亮相。“双减”后,青少年的课外训练可能会有更多的思路。

采写:南都记者何马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深圳首个“双减”寒假:家庭支出减少,非学科类培训升温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6966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