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下的新“荣耀”,将何去何从?

深圳国资下的新“荣耀”,将何去何从?

原标题:深圳国资旗下的新“荣耀”将何去何从?

文|立世商业评论华生

01

从华为的独立荣誉,迅速触底反弹。

公开数据显示,HONOR在Q1 2021的市场份额一度跌至3%。之后其市场份额开始快速攀升。到2021年Q4,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的背景下,荣耀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17%,位居行业第二。

2022年,荣耀将更进一步。

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月份,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约为2348万部,同比下降20.5%,环比下降24.0%,均同比收缩。其中,OPPO、荣耀、苹果、vivo、小米分别以400万、390万、380万、380万、360万台的销量排名第1-5位。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手机品牌中,只有荣耀同比增长141.6%,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销量的恢复和增长主要得益于荣耀独立后,迅速解决了芯片供应问题,产品更新迅速。例如:

2021年1月,荣耀V40发布。

2021年1月,V40豪华版发布。

2021年6月,荣耀50系列发布。

2021年8月,荣耀Magic3系列发布。

2021年12月,荣耀60系列发布。

2021年12月,荣耀X30系列发布。

2022年1月,首款折叠屏旗舰手机MagicV系列发布。

2022年2月,Magic4系列发布。

到目前为止,荣耀已经形成了四大完整的产品体系:魔法系列、数码系列、V系列、X系列。更让人惊喜的是,每一朵乌云背后都有一线希望,荣耀Magic系列,在华为手机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实现了华为Mate系列的互补,成功立足高端市场。近日,荣耀CEO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4000元价格区间,荣耀Magic4的首销成绩达到了同区间产品的2-3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保持第一。

在渠道上,荣耀也继承了华为之前的渠道体系。在《离石商业评论》的线上市场调研中发现,大量之前非华为直营的专卖店将销售力量转向荣耀产品,这也是支撑荣耀迅速收复失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中国人对华为品牌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信任。当华为因为5G芯片的供应而停止发放5G新品的时候,国人把这种对华为的情感和信任传递给了从华为独立出来的荣耀。随着原华为用户迎来换机潮,一部分选择了苹果,很大一部分选择了荣耀,这也让荣耀成为华为衰落的最大受益者。

02

在业绩快速回升的同时,荣耀也有一些隐忧,核心是其目前的股权结构,给公司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0年11月17日,承载荣耀核心业务的公司主体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从华为独立出来。最新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目前有6家直接法人股东,分别是深圳市智信新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鹏程新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孟醒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国资协同发展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深圳市春亚联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姚兴一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这六个直接股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股东是深圳国有资本。穿透多层级股权结构,立世商业评论发现,深圳市智信新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鹏程新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市SASAC。

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股权合伙企业共有8个合伙人,分别是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SASAC、深圳市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均为深圳市SASAC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

第二类股东是荣耀的代理商、经销商等线下渠道合作伙伴。他们都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出现在深圳孟醒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深圳春亚联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

其中,深圳市孟醒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五个有限合伙人,分别是北京宋濂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天李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共青城酷贵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尹田通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本合伙企业37.77%、36.32%和21.79%的股权。

深圳春亚联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多为省级代理商,包括深圳吉顺通、新疆陈欣恒天、内蒙古信息科技、安徽新松联、西藏星宇通信、山东宜化等近30家企业。除了省级代理商,还有Suning、深圳顺电等3C家电连锁的KA客户。

第三类股东是金融机构,主要体现在深证姚兴1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人只有两家,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智慧城市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9.98392%和0.1608%。深圳智慧城市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亦由SASAC全资拥有的深圳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拥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代理商和经销商参与的有限合伙企业中,其管理合伙人为深圳市鲲鹏展翼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多种股权结构,深圳市鲲鹏展翼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深圳市SASAC全资拥有的鲲鹏资本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工商登记信息中,荣耀的核心管理层尚未出现在荣耀的股东名单中。因此,从股权结构来看,深SASAC是荣耀的绝对控股股东,掌握着资本规划、高管激励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而以赵明为核心的高管团队只起到职业经理人的作用,更多的是主导经营决策,但在资本和员工激励方面很难有太高的权限。

这样的股权结构给荣耀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熟悉华为的读者都知道,华为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它的股权激励制度。没有这个机制,就没有华为的奋斗者文化和人才储备,就没有各项业务和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华为全员股份制的建立,一方面得益于华为作为纯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得益于任的格局,作为一个伟大企业家的无私和利他,是常人无法比拟的。由于新荣耀由深圳国资绝对控股,在对管理层和员工的股权激励上,很难有华为的灵活和慷慨。

目前荣耀的核心管理层主要由前华为元老担任。除了董事长万飚(原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CEO赵明(原华为荣耀业务部总裁)外,新荣耀产品线总裁担任华为消费者业务产品线副总裁,新荣耀零售管理总裁杨坚、新荣耀海外总裁朱振东、华为拉美区总裁、新荣耀海外渠道总监、中东非洲渠道销售总监、原荣耀海外销售与服务部总监总监邹。荣耀GTM部门新任负责人黄子容是华为GTM部门前任负责人,其他无数中层和基层员工都来自华为系统。

荣耀CEO赵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很多高素质的技术工程师和影像解决方案专家都加入了荣耀,其中一部分人参与了芯片最底层的规划。荣耀的快速触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为这些老华为人的技术和文化沉淀。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荣耀从自主获取芯片信息到推出荣耀50系列,仅用了211天。如果荣耀不能很好的解决现有核心团队的股权激励问题,那么从长远来看,这个团队能否继续保持华为曾经的奋斗者文化和强大战斗力都是未知数。

这已经出现在最近的一些媒体报道中。据悉,荣耀公司从去年11月开始内部员工配股。但与华为内部股不同,荣耀内部股每年不分红,要求员工购买,并没有赢得员工的欢迎。这背后可以看出,这个股权激励的吸引力是比较一般的。

此外,去年有消息称,荣耀公司向各省前10大经销商发售原始股,认购金额500万-5000万元不等。但是在现实落地的过程中,这些经销商的认购热情并不够。一方面500万起的申购资金较大,另一方面申购价格并不便宜,吸引力不大。

据悉,上述针对经销商和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均由深SASAC代表制定,并非由荣耀公司董事长万标和CEO赵明决定。从万标、赵明等核心管理层来看,股权激励越多越好,认购价格越低。从深圳国资的角度来说,首先考虑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股权激励越小,认购价格越好,这必然导致大股东与核心管理层之间的博弈。

03

如果没有任这位具有伟大企业家精神的杰出领导者,没有华为技术鱼塘众多技术的积累,没有激励团队保持活力的全员持股计划,华为荣耀的品牌必将逐渐衰落。

从长远来看,荣耀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全新的能够持续激励员工不断奋斗的机制。但受制于国有资本控制下的一些弱点,这将是荣耀接下来最重要的困难。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那么离开华为之后,每一朵乌云都有可能获得一个全新的发展空。如果解决不好,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风险长期笼罩在新的荣耀之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深圳国资下的新“荣耀”,将何去何从?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8456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