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讲述:1万块的生活费多不多?

留学生讲述:1万块的生活费多不多?

原标题:留学生讲述:一万元生活费多少钱?

沈然彩镜原创

作者|唐亚华邹万李敏

编辑|唐亚华

留学生一个月花多少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看家庭条件。

但是最近因为生活费不够,留学生虐父事件上了热搜。传记截图显示,事件中的留学生在西班牙读书,她父亲月入1.3万。给了她11000元生活费后,工资所剩无几。她苦口婆心地劝女儿节俭,女儿却理直气壮地回应“只买了生活必需品,饭菜营养很不平衡”。

网上同学和父亲的对话截图

该留学生甚至在将聊天记录发到网上时发表了恶毒言论,称“老头,养不起这个仙女就别生了”。恶劣行为引发众怒,网友开始集体吐槽。

还有人说一万块钱在欧美国家不算特别高的费用。其实花多少钱,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基本消费水平,更取决于留学生自己的态度。在能力范围内做兼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心学习或者享受生活,这是人之常情。可怕的是虚荣肤浅,盲目攀比,实力跟不上野心。

今天,申冉和六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聊起了他们每月的开销和他们的消费观。

他们中,有的人用超市临时食品的折扣,在国外学习了一年;有的人不想增加家庭负担,通过兼职和购买补贴生活;有的人曾经陷入攀比的怪圈,疯狂购买奢侈品,但很快醒悟;如果有人追花,能救的就救。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吃临时食品打九折,

没有衣服,没有餐馆。

Vicky | 30多岁的美国纽约博士

我现在在美国读博士,第五年了。学校在纽约曼哈顿,消费水平很高。

以前在北京工作,消费水平也不低,但是来了纽约,物价翻了七倍之后就觉得活不下去了。除非是特殊的社交需要,否则我绝对不会在外面吃饭。在典型的曼哈顿餐馆,一顿饭至少要花二三十美元,外加一点小费。每次不到30美元,相当于花了200元人民币,这是中国一个外卖的水平。

有些朋友因为我特别搜索,不愿意和我玩。比如我们出去逛逛中央公园、博物馆之类不花钱的地方,然后想好好吃一顿。我们一般都是AA,所以我点最便宜的,让对方觉得特别失望。我能理解,因为真的很无聊。

我们学校的学费是按学分收费的,前两年半每年学费30万。后来学分修完了,钱就少了。生活费主要是房租。我找了一个半地下室的单间,没有卫生间。租金5000元。我每天买菜做饭,菜多肉少。我控制在一个月2000-3000,加起来大概一个月8,9000。

我的开销比较低,也有比我低的人。如果不是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房租和物价会便宜很多。虽然有些学生也在这些昂贵的地区上学,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买车和住在邻近城市的偏远住宅区来节省更多一点的租金和价格。

一般留学生,如果租老年公寓,均价7-1万元。当我第一次来这里时,我住在这座有百年历史的建筑里。如果租一套50-60层的豪华公寓,健身房,桑拿房等公共设施,租金超过2万元,一个月3-5万元的生活费也不稀奇。

我很节俭。对别人来说是日常消费,比如买衣服,对我来说是一笔特殊的开支。刚来的时候带的衣服很少,所以所有的正式场合和日常服装都是我搭配的。之后我就不会把买衣服列为日常开销了。刚来的时候,经常买3块钱的衣服鞋子,甚至1块钱的t恤,5-7块钱的毛衣。

直到在国内工作了几年才出来。留学第一年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后来父母资助。我们家属于三四线城市普通工薪家庭。我的父母不会问我刷卡消费的时候花了多少钱,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从小就养成了非常节俭的习惯。

十年前,当我在英国读研究生时,我一个月花600元人民币吃饭,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记录。那时候国内普通大学生要花1000块,在英国6000块生活费很正常,但是我发现有个大超市每周都有固定折扣卖过期食品,那天就成了我的采购日。他们卖什么我就吃什么。其实挺好的。可惜来了美国之后,就没有这样的店了。

两年多的时间学完了所有的课程,现在还在写毕业论文。论文还没通过就要在这里耗着,也很郁闷。一开始雄心勃勃,说四年一定要毕业,后来遇到一些优秀的学长,听说他们也折腾了6-8年。安慰虽少,焦虑甚至恐慌却更多。

很多新闻给留学生制造了一些刻板印象,但是身边像我这样工薪家庭的留学生不在少数,努力工作,靠自己的成绩,生活艰辛。

我们的理念是投资于人可能是最值得的投资。

公立学校的学生不想增加家庭负担,

通过购买赚取生活费。

肖| 23岁俄罗斯硕士

2017年被派往俄罗斯留学,现在是研究生。

政府派出的国家每月会给800美元的补助,也就是5000人民币左右。学费需要自己承担,但是不贵。

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相比,它是一个消费相对较低的地方。生活中最贵的是蔬菜和水果,而这些恰好是留学生的必需品。因为俄罗斯比较冷,没有种植条件,水果蔬菜都是进口的。记得有一次买了四分之一块西瓜,花了200多人民币。

除了800美元,我会通过代购赚钱,可以给自己补贴。我不要家里的钱,一个月大概一万五左右。留学生在俄罗斯是不允许兼职的,所以代购是大部分留学生补贴生活的首选。

没疫情的时候,代购生意还不错,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那时候我对省钱和省钱一点概念都没有。有时候抓到打折就需要囤货,或者去旅游的时候钱会不小心超支,就跟家里要,以后赚了再还。有一次手机坏了,急着要换新的,就找姐姐借钱,我一有空就还。

信用卡也是。我以备不时之需,赚一点还一点。不会等到还款日才心慌。

但是,代购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时刻记住。对留学生来说比较难,教全俄语也挺难的。有时候上课要偷偷处理客户的消息,就像国内大学的高数课一样。低头拿起笔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总的来说,我的消费观是克制的。可能有人觉得奢侈品是留学生的标配,但我只买过几件,而且是有闲钱才买的。我的底线是不透支自己的钱去买奢侈品。

纯欧洲国家消费较高,一万多的生活费可能不够。但无论如何,为了生活费骂父母是不对的。你有手有脚,没钱自己挣,也不能强迫父母承担你所有的费用。

购买打折商品,步行上学,

大部分留学生花钱如流水。

7月| 23岁的英国伦敦硕士

“留学生”这个词似乎总是和“家里有钱”这种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其实留学的基本费用一般都是家庭可以承受的,我们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乱花钱。

我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公民教育,一年制硕士。生活费主要靠爸妈支持。他们每个月不付固定的钱。一般都是花完了再要。我有记账的习惯,每个月大概花5000-6000,属于比较不贵的那种。疫情期间没怎么出门,每个月差不多3000块就够了。解封后,我集中精力环游英国,那是我最贵的一个月,也才一万出头。

据我所知,伦敦应该是留学费用最高的城市。我住在学校正式指定的学生公寓。租金是每周260英镑。开学的时候我就把一年的房租都提前交了,所以每天的生活费不包括房租。另一大部分是吃。在伦敦,两个人一顿饭至少要40英镑,还要加12.5%的服务费,足够我去超市买一个星期的食材了。另外,英国人非常喜欢喝酒,街上都是酒馆。有时候,熟悉的留学生出去喝酒聚会也是挺贵的。

我会有意识地克制消费。伦敦的很多超市下午都会有打折促销。我掐着点买肉蛋奶,只挑打折的带小黄标的。但是,它们与正常产品混在一起,所以我需要找到它们。还有一些不定期的活动,我也会关注。如果我没事做,我会去薅羊毛。如果出行,这里的公交1.5英镑,地铁2-3英镑。但我住在学校附近,一般不坐交通工具,能走就走。除非你想买一张旅行的火车票,否则你不可能存下30-40英镑。

第二学期认识了几个大四的学生,他们在英国创业,成立了一个留学咨询工作室,针对国内有意向去英国留学的同学。我曾经兼职工作。如果有同学想咨询,我会介绍的。很新奇。没有底薪。介绍一个人有7英镑的佣金,如果成交的话,另外还有30英镑。但是我没有太多时间做交易,所以我主要是做新的钱。

不仅是我,我身边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无法从兼职中覆盖他们的开销。高等教育学生签证是发给我们在英国的留学生的,规定每周最多只能有20小时的工作时间。如果用人单位录用我们,每周不能超过20小时。伦敦最低时薪约为9英镑。而且对于一年制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和旅游上,本科生的兼职时间会相对宽裕一些。

伦敦市区生活成本高是真的,但我花钱正常,吃饭也没亏待过自己,一万块钱都到天上去了。其实欧洲其他国家的生活成本并不高。在新闻上看到在西班牙留学的女生说一万块生活费不好,我很疑惑。我觉得她只是个例,或者说她和我不是一个世界的。

在欧洲,硕士和博士学费全免,

你可以靠奖学金生活。

燕子| 26岁的捷克医生

我留学的目的很简单。我想体验不同国家和城市的生活。我父母也很支持。他们一方面觉得我需要继续深造,一方面又想出国一趟。他们抱着“女儿会尽全力支持我”的态度送我留校。

经济上,我没有太大的留学压力。硕士期间申请了德国柏林的学校,不收学费。最大的消费支出是500欧的房租,加上日常开销,每个月大概1500欧,也就是一万多人民币。

爸爸妈妈一年要玩一次钱,中间觉得不够就多玩一次。但我在德国的第一年,预估的生活费比实际开销低了一点,八九个月钱就差不多用完了。爸爸妈妈也理解,然后事后补了费用。

在柏林完成硕士学位后,我现在转到捷克的查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捷克的生活水平比德国低一点。现在学校每个月会给我2万捷克克朗的奖学金,换算成人民币将近5000元,可以覆盖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我甚至还有钱可以花在娱乐上,比如买一些乐高和Switch游戏机。我再也不用向父母要钱了。

我的生活费处于中等水平,尤其是在柏林的第二年。因为疫情,我在家没怎么出门,自然也没什么额外开销。现在在读博,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出去玩。而且捷克是一个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城市,生活节奏缓慢。下课后和同学去酒吧喝酒的场景只存在于美剧里。身边的人都没想着去逛街或者买奢侈品,同学之间也没有攀比。

但是,到了捷克之后,我租了学校便宜的宿舍。这是一个双人间。虽然和室友不住一个房间,但还是觉得很不方便。我曾经想过搬出去。如果我想租和柏林一样的房子,我需要一万多捷克克朗。

一开始打算奖学金涨了再找新房子,其实涨的不多。以前做兼职赚钱,现在还不确定,因为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不一定有时间做兼职。

新闻里的留学女生,如果觉得生活费不够,实际上在欧洲找实习和兼职的机会很多,工资也不低。感觉想买点什么,想过稍微好一点的生活。我完全可以靠我的兼职工资来维持。上了大学就给钱。那只是我父母对你的爱。

一年花了将近30万,

过了卷子马上去兼职。

萨摩| 24岁的爱尔兰大师

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直接找工作没有太大优势,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但是,我的英语一直很好,雅思成绩是7分。父母也支持我出国深造,提升自己。所以,去年九月我来到爱尔兰读研究生。

爱尔兰的物价不算太高。好一点的单间5000元左右就能租到,这里的公寓基本都有客厅。至于食品,牛肉三四十元一斤,牛奶78元一升。所有价格都可以接受。

我的生活费主要花在房租、吃饭、护肤品、和朋友的社交聚会等日常用品上。每个月我都尽量控制在2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以内。

其中房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我以前住校,房租比较贵,每个月1000欧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其他开销加起来不超过1000欧元。我不迷恋奢侈品。基本上所有开销都是必须的,包括和朋友的社交活动。毕竟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或者有朋友,也不是那么孤独。

这一年17万的学费,每月1万多的生活费,加起来大概30万,都是父母提供的。我的消费水平在朋友中算中等,父母也不觉得我花钱太多。

我们家只能算小康水平,达不到中等水平。偶尔他们会因为我24岁了还在花钱而不是真的去上班赚钱而觉得有点难过。但他们也知道留学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所以一直坚持“投资”在我身上。

我不想一直靠父母过日子,本科经常兼职。来到爱尔兰后,我身边其实有朋友很早就开始做兼职了。但是由于我的硕士只有一年,我想以学业为主,这里疫情比较严重。为了安全起见,我从未做过兼职。我觉得如果因为兼职而耽误学业或者发生其他不好的事情,反而会放弃一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今年9月底,我通过了论文答辩,实际上相当于毕业了。我只是在等12月份的毕业证。我没有学业压力,爱尔兰已经解封。这个月在咖啡店找了份兼职,一个月大概1600欧。

现在搬出学校,房租一个月600欧,少了将近一半。我自己的收入基本可以覆盖我的日常开销,我也没有要父亲最近转给我的钱。

在学生阶段,我的消费观是,需要什么就花什么,能省就省。如果环境、精力等条件允许,还是可以通过兼职自给自足的。

我陷入了攀比之中,一个月买十双鞋,

其实别人也不会看得起你。

君| 19岁加拿大高三

我现在在加拿大读高三,第二年留学。今年搬出了寄宿家庭,自己租房子住,生活费也比以前高了。每月房租加生活费19000元,纯生活费14000元,在留学生中算中等水平。房租、买菜、网费等多项硬成本无法避免,每年学费支出50多万元。

我们是小康家庭,父母对我也比较放心,花钱也不太压缩。

最贵的时候,我刚从寄宿家庭搬出来,交了房租,买了家具,正好赶上加拿大枫叶变黄的季节,和朋友出去玩了一次,一个月花了4万。自己的信用卡被刷过,父母的信用卡也被刷的差不多了,我再找他们要。

有点贵,但是有一部分是硬开支。在加拿大租房子,需要自己买很多家具。那个枫叶节,一年只有一次,还是咬咬牙和朋友一起去了。

我曾经迷失过。刚开始留学的时候,我会在buy buy里疯掉,一个月买10双鞋。现在新鲜感过去了,半年以上的鞋子我都不买了。

我身边的留学生,出国的时候都比较年轻,大部分十六七岁,心理还没有成熟。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需要有一些名牌包包和手表来告诉大家他们很有钱,这样他们就想更多地接触自己。虽然有些奢侈品不值,但我还是要买,只是为了迎合圈子。我当时就陷入了这个怪圈。

有一次上课,突然学到了“产品附加值”这个词。当人们购买一个昂贵的东西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为它背后的附加值买单。例如,一些奢侈品被视为身份的象征。但其实从衣服的角度来说,1000元的衣服和100元的衣服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他们都只是一块布。

我越来越意识到,别人不会因为你穿的衣服贵而看得起你。你必须知道你是谁。

我注意到留学生因为11000元生活费低虐待父亲。其中提到11000元生活费,不包括房租,其实挺够的。

如果学习压力不是很大,我建议如果能找到兼职,找不到兼职。你需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毕竟你父母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文中的说明文字和插图均来自Pexels。应采访对象要求,七月、薇琪、小艺、燕姿、君君为化名。

你以为留学生一个月生活费一万块?

欢迎关注

视频号“灯塔EDU。邓叔叔”

带着180亿元现金,42岁的张邦鑫离开了中关村。

创业10年,九死一生。

在线教育,你去卖货了吗?

央视:违规家教纳入档案。这种“一刀切”的行为是可以制止的。

培训班退款难吗?校外培训资金监管新规

全国约20家校外培训机构复课(据不完全统计)

余的《承认懦弱》:多少师者与训练者的悲哀?

不得随意暂停培训机构的线下服务。

通报:7起非法组织校外培训典型案例。

要么“1元”转账,要么关机!很多教育类上市公司面临选择。

一位清华的父亲真切地感受到:把孩子教育好,就是用余生投资自己的幸福。

某培训机构被查!放哨,让学生躲在楼顶!

教育出海是个好买卖吗?

北京大学教授:为什么中国教育容忍如此大的分化?

考研“高考化”现象值得关注。

被误导和放大的一般工作转移和进入高等学校的焦虑

回龙观,一群985妈妈反鸡宝宝的做法

开非法补习班导致很多学生转正被拘留。

动荡、曲折、委屈,但他们选择留在“在线教育”。

于对话殷野:生活中遇到特别困难的事情怎么办?

教育部:体育取代英语成为第三主科!最新课程标准发布。

沉重!取消初中毕业后一般的工作分流!它将于5月1日生效。

今年的上海高考生

求职失败后,我决定自己创业。

中小学生还要学做饭,修家电!具体怎么学→

普通人不用担心,你的资产不会缩水!

培训机构主动退费。不要轻信!一个学生刚被骗了4.5万。

朋友

为了防止失去连接

关注备用号“教育培训行业参考,邓叔叔说”

扫码加入社区:

EDU灯塔之友

横扫灯塔EDU

灯塔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出处(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原作者不同意,请联系微信:qq94864510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留学生讲述:1万块的生活费多不多?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9171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