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深1度|其时已至 其势已成 其兴可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山东路径

闪电深1度|其时已至 其势已成 其兴可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山东路径

原标题:雷电深1度|该走了,该等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山东路

齐鲁。com闪电新闻5月20日当智慧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时,将考验城市发展的勇气和初心。

5月20日,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巡展启动仪式暨“智慧交通”主题分享会在济南举行。

结合近日山东发布的《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山东明确提出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赋能城市建设管理。2025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覆盖率达到100%。这场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分享,会被外界敏锐地捕捉到:一直致力于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山东,又要下大力气了。

作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如何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在用“好的感知、好的思考、好的温度”打磨新型智慧城市整体品牌的过程中,山东走出了一条越来越清晰的实践路径。

图/5月20日,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巡展启动仪式暨“智慧交通”主题分享会在济南举行。

[01]时机已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图景

对于很多人来说,“智慧城市”这个词并不陌生。这一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和重建城市,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系统工程,已成为推动各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能化的全新理念和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本世纪初,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就开始了智慧城市的探索和尝试,智慧城市经历了“以技术换技术”的智慧城市1.0时代和“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2.0时代,正在走向绿色化、智能化、数据化、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智慧城市3.0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从1.0时代到3.0时代的迭代中,智慧城市的价值从未被质疑。经过多年的实践,世界各地的建设者已经达成共识,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技术和数据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也表示,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是利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了解和应对市民的迫切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城市拥堵,控制城市污染,扩大医疗保障,提高就业机会。

从一些具体的数据指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强劲动能和巨大潜力。

比如,全球1000多个数字城市项目中,超过50%在中国,排名第一;例如,自2020年上海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智慧城市奖”(WSCA),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以来,包括武汉、成都在内的多个城市逐渐出现在这个国际奖项平台上,勾勒出中国智慧城市的新图景,生动诠释了中国以信息化为驱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新型智慧城市的城市治理现代化目标。

图/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案例巡展活动启动

[02]其潜力已成为:山东智慧城市建设样本。

事实上,山东一直在加快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无论是制定《关于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还是推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抑或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都是这个北方省份着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一个剪影。

2019年,山东出台全国首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省级地方标准,在部分市县开展省级试点。仅一年后的2020年,山东推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数(DB37/T 3890-2020)》,成为全国首个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省级地方标准。

两项全国首个(套)智慧城市地方标准的出台,是山东一系列精心研究和深入实践的成果。此外,从“一张网管”到“城市大脑”,从智能交通到智能社区,山东很多地方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上都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淄博在山东各领域率先建设“无认证城市”。截至2021年6月,淄博已公布免认证事项13427项,基本实现办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免认证”,企业办事效率提升40%以上。同样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理念、模式和手段的山东济南,凭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方面的丰硕成果,于2021年第四次被授予中国领先智慧城市称号。在山东青岛,“城市云大脑”打破了部门之间的数字壁垒,接入了41个单位的154个业务系统、297个场景,每天处理城市问题超过14000个,帮助青岛实现了“一屏一城”。

图/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伟强发表主题演讲

据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伟强介绍,“云大脑”是海信打造的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产品系统架构。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开放平台,提供城市全场景管理服务。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自由接入涵盖城市治理、交通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行业应用,为各领域的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此前有观点认为,在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16个城市全部建设好、用好的背景下,海信“城市云大脑”在青岛的应用无疑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风起于清平之末,浪成于涟漪之间。显然,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诸多成绩的山东并没有停滞不前。闪电记者注意到,山东近期提出了两大目标:一近一远,即2022年底前所有设区市建成并善用“城市大脑”,未来5年建成5000个左右智慧社区(村)。明确的目标和细致的布局,显示了山东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的紧迫性。

图/在青岛,海信打造的“城市云大脑”在精准治理城市、方便市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3]它的繁荣在等待: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精神。

如果说山东着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让人看到了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型智慧城市的勇气,那么其在新基础设施、新技术方面的超前布局和创新发展,则是对其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热情的致敬。

据了解,山东已建成并开通5G基站超过10万个,济南、青岛获批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初步建成具有山东特色的大数据网络设施体系。此外,2021年,山东信息技术产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预计全省数字经济将占GDP的43%,居全国第三。可以说,数字经济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先导性、支柱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山东的从业者深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夯实基础,下大力气狠抓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山东已有不少数字经济企业做大做强,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比如海信,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智能交通领域24年,服务169个城市。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50个主要城市中仅有8个城市拥堵同比下降,5个城市的拥堵缓解工程由海信承担,占比超过60%。

除了智慧交通,海信在智慧城市的积极探索也取得了成效。在青岛,海信打造的“城市云大脑”在精准治市、方便市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海信“城市云大脑”有效规范了全市6200余辆渣土车的安全运输,渣土车违章率和事故率均大幅降低。

在海信看来,智慧城市战略的核心不仅仅是构建数据中心和智能设备,而是通过链接家庭、社区、城市的全场景,为市民创造便捷、健康、智能的生活体验。这凸显了海信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面向应用”的理念。

的确,城市品质的提升应该以“人”为核心。只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人们才能在越来越多融入城市肌理的应用场景中,触摸到一个“有感知、有思考、有温度”的新型智慧城市的现实存在。

不难看出,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这个长期系统化的“大工程”中,山东在科学规划和创新方面做得很好,也坚定了全省建设的信心。可想而知,山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大有可为。

闪电记者何向搜狐发回报道,了解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闪电深1度|其时已至 其势已成 其兴可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山东路径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9885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