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的意义

意义介绍:

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3、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4、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5、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扩展资料

南昌起义介绍:

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派遣李立三等同志前往九江,准备组织中共在北伐军中的力量,联合国民革命军第12师师长张发奎重返广州,发动农民暴动,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但是那时张发奎已经实行“清共”政策,使原来的计划落空。中共中央遂决定采取独立的军事行动,集中武装力量,进行南昌暴动,并派中央常委周恩来赴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暴动。

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并在江西大旅社召开会议,宣告前敌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由周恩来任,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任委员。会议决定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起义时间定于7月30日晚。

由于张国寿的阻挠,起义时间又推迟到8月1日凌晨4时,但因起义时间泄露,前敌委员会决定将起义提前到8月1日凌晨2时。当时南昌城内国民党的武装力量仅有1万多人,而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武装力量有贺龙、叶挺、朱德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约两万余人。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部举行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1万多人,这样,南昌守敌几乎全部被歼灭,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

1927年8月1日9时,在南昌城召开了有起义领导人和各省市及海外华侨代表共4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25人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任主席。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由贺龙任代理总指挥、叶挺任代理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命令张发奎、朱培德向南昌进攻,起义前委会按原计划向南挺进。8月3日至5日,起义部队先后撤离南昌。但是起义没有注意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到9月下旬,起义部队在广州潮汕地区遭强敌围攻,起义宣告失败。保留下来的起义部队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战到湖南南部,另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继续斗争。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南昌起义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46443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