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美福星工作怎么样,9月烟台哪里的房子有潜力

烟台美福星工作怎么样,9月烟台哪里的房子有潜力

烟台。烟台大樱桃、烟台苹果、莱阳梨、海阳网纹瓜等等一系列优质水果,在烟台应有尽有。98年洪水,烟台没有,03年非典,烟台没有,06年禽流感,烟台没有,07年雪灾,烟台没有,08年地震,烟台没有,12年暴雨,烟台没有,13年H7N9,烟台没有,16年龙卷风,烟台没有,今年的冠状病毒,烟台是最平安。

外地人怎样看烟台?

因为亲戚和同学许多在烟台的,经常去烟台待一段时间,总体感觉1.经济方面:烟台GDP山东第二,很是牛掰2.海滨城市,按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也确实有一些旅游资源,感觉就是没有利用好啊,第一海水浴场到烟大到养马岛重复建设问题,道路问题,规模化问题,都是问题3.城市建设:这点不得不吐槽一把,烟台的城市建设对得起GDP吗?整个烟台就像一个大农村,没有一点亮眼的建设,总体感觉又土又老旧,都说南大街繁华,真没看出来!夹河两岸被浪费的淋漓尽致,看看临沂的沂河两岸建设的和上海外滩一样,这点很佩服烟台政府。

听说莱山区是新区大力发展,总感觉莱山区太大了政府不知道该怎么规划建设了。行不成规模4.交通:烟台的交通真是堵,前几天看新闻全国济南堵第一,烟台排14,这么高的GDP这么堵居然都没有高架!说到这要提一下烟台公交!坐这么多年公交车,烟台公交算让我长见识了,上车还没投币师傅先问:到哪?价格有2.5的有2块的也有1块的,我擦,山东别的地方1元随便坐并且1小时内换乘免费好不啦!问司机师傅路怎么走,我靠,那态度相当硬!和欠他钱一直不还似的。

你认为山东省烟台市发展如何?

烟台的发展得益于沿海城市,沿海城市拥有进出口优势。可以接受先进的国外经验。但是烟台近些年发展比较缓慢,并且有原地踏步走的节奏。首先城市发展要结合实际,也要发挥地理优势。更要以全区互动、联动来带动城市整体发展。烟台城市建设是不理想的,城市建设不理想直接导致交通、人流、居住满意度的下降。芝罘区:也是烟台老城区好多年没有变化,主干路的南大街更是陈旧一片和往些年基本没有改变。

老城区要有老城区的样子,但是不发展,或者缓慢发展就是大错特错。老城区要有风韵底蕴的发展,这样才能彰显烟台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城市。莱山区、高新区、牟平区、:莱山的发展得益于烟台市政府所在地,因为是烟台市政府所在地,所以生活配套、绿化环境、交通出行等还是比较不错的、区域的发展有市政府当然是好事,但是一个区域想得到充分发展需要很多硬性和软性条件。

目前莱山居住属性还是可以的,因为莱山的观海路有很长的海岸线,这样空气得到改善,并且有更加丰居住属性,有了居住属性的存在就有了人流的活跃度。莱山绿化环境也是不错的,不管是小区绿化还是马路边绿化都是一个很好的风向标。目前看莱山确少商业。这里指的商业是,应该莱山规划一个区域成为莱山行政和商业中心,众所周知莱山行政中心在市政府周围,但是在市政府周围就应该招商引资,来丰富一个完善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与保险、总部、证劵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体。

烟大周围并不是商业中心,而是一个商业综合体,大学生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导致商业综合体产品是中下游。也可以围绕烟台来规划属于莱山自己的商业中心。莱山有居住属性人流,也有工作属性人流,如果只有单一行政体,没有成熟商业中心,莱山想要崛起,是理想化的。产业外溢情况下会直接受益高新区和牟平区,高新区的蓝色经济和大学城的打造会吸引人流流入,更会增加产业升级,不断涌入新选血液。

因高新区和牟平区的接壤,这两个区域会形成互动现象。福山区开发区:烟台经济开发区,产业要不断升级,这种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大型企业生产区的规模要不断加大。生产区的加大产出效应会明显增多。人口增多福山就是直接受益区域,就好比高新区和牟平区的关系。烟台缺少的软硬件:发达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们不说省外只说省内济南和青岛、青岛CBD效应已经有了很好的回报。

济南正在热火朝天打造属于自己的CBD区域。但是烟台不但没有CBD。更没有一个合理有效实行规划。CBD的用处是把总部经济或者把知名核心办公区域的集中地,这样烟台就会有高端人流和资本沉淀,资本的沉淀对于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更会增加人流回流大大加大,城市如果没有人流或者说没有充分人流回流,这样的城市是没有竞争力。

烟台各区通勤情况不是很好,这个不好主要体现在地铁建设,烟台地铁已经规划许多年了,但是大家只看到每年地铁规划,就是没有看到地铁的动工。这一点济南做的就非常不错,济南2020年地铁网状基本形成。烟台各区分工不明确,导致各区互动不是很理想。各区互动、各区互补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比如芝罘区作为烟台老城区展现风韵区域。

莱山区政治经济集中地。高新区作为大学城蓝色经济,带动牟平区整体发展。开发区作为大型企业生产基地带动福山区强力发展。所以烟台各区互动很小。导致各区联动没有承上启下。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优点和缺点,有缺点没关系,重在改正缺点,吸取其他城市优点来拟补自己的缺点,这才是重要的。如果还是以满足现状,原地踏步,这样的城市终归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烟台本地人是如何看待开发区的呢?

在烟台提起开发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本地人都知道开发区的存在,而外地人来烟台务工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开发区,原因就是开发区的大型企业多,就业机会多,而且开发区相比于其他区域更加年轻有活力,而且开发区的城市建设水平在烟台应该也是排在第一的位置。准确来讲开发区是不属于一个行政划区的,而是一个功能划区,但这并不影响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开发区在1984年成立之初区域范围很小,到了2002年烟台市又将蓬莱大季家以及福山的古现划归开发区,2017年蓬莱潮水也划归了开发区,可以说开发区不管是经济还是面积都是稳步增长的。

这一点其他几个区域都要向开发区学习。烟台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综合排名为第七位,因为开发区囊括了烟台很多大型企业,人口聚集量也越来越多,加之烟台机场的西迁移,烟台西港的建设,夹河大桥修建滨海西路的贯通等项目的完善,开发区目前欠缺的短板是教育资源,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在芝罘区以及莱山区都有高校的存在,尤其莱山区大学城已经发展成了一定规模,而芝罘区的高中教育资源很强势,但是未来的开发区即将开发八角区域,也有众多高校入驻,未来八角会成为开发区的西部副中心。

基本上在烟台人眼里,开发区就是烟台的经济产业支柱,如果没有开发区强劲的经济实力,烟台的经济总量绝对会下滑很大一部分,可以说开发区是烟台经济地位的老大哥。而且开发区区域基本属于新城区,小区建设风景优美,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才定居,有人才就有好的未来,未来的开发区肯定会持续引领烟台的经济腾飞。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你为什么留在烟台上班,理由是什么?

留在烟台的理由有很多,而且留在烟台不单单只是为了上班,上班只是赚取生活资本的一种方式,如果抛开所有因素不谈,只谈论上班,那么在任何地方上班都一样。但是为什么要在烟台,理由有很多,首先肯定是因为爱,爱在烟台,难以离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句发自内心的呼声。首先,烟台的气候。从小我们就学过二十四节气,但是在南方,很多小伙伴估计都没有感受过真正的二十四节气。

可能有些人会说身处南方冬天不寒冷,没必要感受所谓的冬雪雪冬小大寒。其实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烟台是为数不多二十四节气完整的沿海城市,不同的节气享受不一样的美,特别惬意。其次,烟台的地理位置。关于沿海城市特色就不过度阐述,但是因为烟台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北段,空气污染相对于内陆地区实在要好很多,虽然有时也会从内陆吹来一些雾霾,但是一年四季整体还是蓝天白云居多。

空气清新,利于身体健康。加之烟台是北方有名的雪窝,有一种雪景叫做烟台的雪,大海与漫天雪花融为一体的景象,估计大部分人都没见到过。另外,烟台的饮食。烟台不只是有海鲜的城市,虽然烟台的海鲜相比于内陆很实惠,但烟台其实也是有很多水果的。烟台大樱桃、烟台苹果、莱阳梨、海阳网纹瓜等等一系列优质水果,在烟台应有尽有。

虽然水果种类没有南方齐全,但是身为一个北方城市,瓜果数量如此丰富的城市应该没有第二个。最后,烟台虽然经济比不了一线城市,在烟台生活节奏没有大都市的繁忙,也没有大都市的嘈杂。但是烟台又比大部分地级市经济都要发达,所以身处烟台有一份惬意安然,这是一份不同于任何城市悠然自得。一份可以养活家庭的薪资,一座美丽的城市,足矣。

烟台年薪家庭收入20万属于什么水平?

烟台不知道,本人在莱州,夫妻俩年收入20万出头,当地体制内工作的同龄人中算高的。现有一套房,两辆10多万的车,一个4岁男孩,没有贷款,双方父母都有养老金,感觉日子过得一般,除了衣食无忧,其他的就别想了,再买套房有心无力,买辆20万以上的车也舍不得,以前有一个月没存下钱就心慌,现在稍好一点,我的目标是父母70岁之前一定攒够100万能让他们治的起一般的大病。

想过几年去山东定居,威海、烟台、潍坊哪里合适?

哈哈哈哈,这个问题我绝对有发言权。我是潍坊的,一个发小取了个威海媳妇全家人都在威海定居了,夫妻俩都是公务员。我媳妇一闺蜜嫁到了烟台,自己办了一个小的铸造厂,效益也挺好好。我跟媳妇孩子每年夏天都烟台威海转一圈,客观的评价一下,潍坊物价便宜,房价非常便宜,均价8000左右。生活节奏不快,并且潍坊也是沿海城市,渔业资源也还可以。

潍坊整体经济不错,应该超过威海了,但是基本上都是重工业带动起来的,所以潍坊的气候越来越差,跟威海没法比。潍坊人比较善良,比较好交往。再说烟台,我对烟台实在没什么好感,市区破旧不堪,道路质量也差,市区空气质量也不也怎么样,烟台人呢也各个牛哄哄,但不得不说,经济确实好,外来人口多,就业机会也多,房价中等,12000左右吧。

烟台、威海、日照,哪个城市近期的发展前景更好?

烟台。个人观点啊,不喜勿喷。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以“山海仙境·葡萄酒城”的美誉著称于世。这里依山傍海,烟波浩淼,可谓人间瑶台。变幻莫测的海象、海市蜃楼的奇观、八仙过海的神话、徐福东渡的故事、秦始皇射鲛的传说为烟台的山山水水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近代开埠时期留存的深厚中西方文化积淀,更是形成了中西合璧、独具特色的美丽海滨风情,使烟台成为闻名遐迩的滨海生态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胜地。

其实烟台在山东全省的位置,就像是山东在全国的位置一样。烟台全市的经济总量很大,排山东省第二的位置,仅次于青岛。但是中心市区的经济不够强大,而县域经济很发达,县级市龙口,莱州,招远,蓬莱,莱阳都很不错。烟台的四大支柱产业,电子,黄金,机械,食品。烟台的城市化工作有了任务目标和推进路径!9月30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以“七大体系”为支撑,着力实施“七个工程”,港产城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创新开放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滨海城市!七个工程 筑梦一座城空间优化打造“中心城市” 第一引擎芝罘组团打造以文化、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中心区,莱山—高新区组团打造以行政、文教科研、高新技术为主的城市创新区,牟平组团打造以生态农业、现代工业、医养结合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开发区—福山组团打造以先进制造、临港工业、临空经济为主的现代经济中心,蓬莱—长岛组团打造以文旅、生态和海洋经济为主的特色功能区。

“两铁两港两路一水”启动环渤海高铁“两铁”建设,即推进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启动实施环渤海高铁潍坊—烟台段,持续完善提升铁路网络,全面加强与周边城市、全国高铁网的对接连通。“两港”建设,空港方面:加快启动机场二期工程,同步抓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逐步实现机场与高铁、城轨等其他交通方式“零换乘”;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战略合作,开通或加密与全球主要城市、重要旅游目的地航线,打造辐射全国、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航空服务圈。

海港方面:推进烟台港西迁,实施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西港区至淄博输油管道复线等11个工程,建设临港产业区;改造提升芝罘湾港区,建设面向东北亚的邮轮母港和海上旅游集散中心;引导其他港区实行差异化发展,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港口集群。“两路”建设,即优化加密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建设蓬莱—栖霞、龙口—青岛、文登—莱阳高速公路,实施G18荣乌高速改线,规划建设栖霞—海阳、莱州—牟平高速公路。

提升国省道干线服务能力,加快开发区至蓬莱段滨海路建设,实施G228国道外移,中心城市与县域城市之间全部实现一级路相连。“一水”,实施河库水系连通工程,适时启动建设老岚水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海上调水工程”,在长岛、龙口、牟平、莱州、海阳等县市区的边远海岛和缺水地区新建、改建、扩建一批海水淡化项目。

“三改一通”三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三改”,就是完成棚户区改造,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实施背街小巷改造。“一通”,中心城市贯通塔山南路、塔山北路,开工建设6座立交桥,完成68条断头路和丁字路改造,启动观海路与滨海路间6条连接道路拓宽和5个交叉路口渠化改造,新建、改建、插建部分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五个生态”工程全面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加快推进清洁供暖和散煤治理,2017年全面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5万户以上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完善城乡结合部和小城镇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燃气管道和供热管网,不断扩大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比例。”“推广洁净型煤及节能环保炉具,替代居民家中采暖、炊事用散煤及落后炉具。

”【扬尘防治、水体整治】严格建设扬尘治理,规范建筑工地围挡内容设置。围绕“治”,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2017年重点河流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任务,8座污水处理厂实现升级改造,2020年城市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两个100%”。围绕“用”,积极推广再生水利用,鼓励工业、环卫、景观使用再生水,力争2019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

“散乱污”整治,全面清理取缔小石材、小造纸、小电镀等“散乱污”企业,并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加强垃圾综合治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两年内全面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各县市全部达到省级及以上生态园林城市或森林城市标准。“一岛一带两街区”推进朝阳所城街区保护改造建设生态岛,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长岛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政策措施,高标准编制《长岛县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规划》,创建海洋类国家公园,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向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特殊功能区转变,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打造仙境海岸带。编制从昆嵛山至长岛滨海一线文化旅游专线规划,统筹养马岛、崆峒岛、芝罘岛等开发利用,沿线打造提升烟台山、蓬莱阁等一批精品线、精品点、精品区,形成“仙境海岸”核心文化旅游区和“黄金文化旅游带”。高标准实施北部环芝罘湾区片和夹河东岸幸福区片、城铁南站区片、西部新港城、东部新区等重点区片开发,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形象。

保护改造两个历史文化街区。高标准推进朝阳街、所城里保护改造,传承历史、保留记忆,发展新兴业态,建成展现烟台历史文脉的特色街区、精品街区。2017年11月底前完成房屋和土地征收,同步开展街区建设和修缮工作,争取2018年底前基本竣工。公共服务提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公共服务设施】高水平建设综合性、多功能、规范化、便民化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党群服务中心辖属的群众健身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市级、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分别达到国家一级、二级标准,推动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路,打通公交“最后一公里”,提高城市公交通行效率。

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求和游客数量,合理配建游客咨询中心、旅游厕所、景区停车场等设施。【教育】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工程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养老】打造“健康烟台、养生胜地”品牌,发展“大养老 小医疗”“大医疗 小养老”“医疗养老并重”“分散养老 医疗网络”四种医养结合模式,建设国家健康城市、国家医养结合城市、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

【城市安全】加强预警预测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提升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防火防汛、防强降雪、防风暴潮、社会治安等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让“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品牌更加响亮。智慧城市“互联网 城市”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智慧化应用】开展“互联网 城市”行动,把互联网、云计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加以支持和布局。

【智慧城管】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管和服务平台,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强化环境监测、供水供气供电、生命线保障等运行数据运用,扩大城市管理可视可控范围。【智慧政务】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服务中心,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形成行政审批高效、公共服务便捷的智慧政务体系。【智慧交通】建设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平台,改进交通组织方式,治理交通拥堵问题。

【智慧教育】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智慧民生】整合关乎民生的各种资源,打造能够为市民提供综合性、个性化服务的平台,扩大市民卡应用领域和使用范围。烟台城市化七大支撑体系各大支撑体系的推进进度,有了明确时间表↓↓↓1.规划体系。纵向上,市、县、镇、村四级规划网络紧密衔接、全域覆盖,做到规划“一盘棋”;横向上,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实现规划“一张图”。

到2020年,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2.生态体系。到2020年,省控及以上重点河流水质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到2020年,完成森林抚育6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到2020年,市区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3.交通体系。海陆空立体交通设施全面升级,十个港口、八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集群发展,建设航空枢纽城市,提升高铁覆盖范围和时速,打通铁路“卡脖子”路段,高速公路“四纵三横”布局基本形成,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互联互通。

到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70公里,形成3.5小时到北京、4小时到上海的高铁服务圈,2小时到日韩的航空服务圈,7小时到辽东半岛的海运服务圈。4.公共服务体系。党建、教育、医疗、养老、商业、体育等公共设施健全、配置优化,与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相匹配,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和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到2020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7名、床位6.6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7年,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健身圈、医疗服务圈、便民生活圈。5.管理体系。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体制机制,加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城市领域“四新”促“四化”力度,形成城市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城市管理法治化、网格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0年,市和县城40%以上的主次干路达到深度保洁标准,“智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6.文化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深化,开埠文化、海洋文化、仙道文化、美食文化、葡萄酒文化、胶东红色文化影响力增强,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城市精神不断升华,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单位、建设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更加浓厚,地域特色文化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到2020年,文化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软实力明显提高。7.产业体系。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特色的产业新格局,打造成为行业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融合发展能力强、持续发展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综合实力强的制造业强市,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强市,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持续提升。

逃离北京了,准备去烟台上班。请问烟台这座城市怎么样啊?

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走进山东,走进烟台,你,走对了。今早朋友转了一个贴过来,正好附上送你。要想活的久,住在烟台不要走,要想活的顺,就在烟台混一混。98年洪水,烟台没有,03年非典,烟台没有,06年禽流感,烟台没有,07年雪灾,烟台没有,08年地震,烟台没有,12年暴雨,烟台没有,13年H7N9,烟台没有,16年龙卷风,烟台没有,今年的冠状病毒,烟台还是最平安。

烟台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烟台最强。宁要烟台一张床,不要北京一套房,宁要烟台一棵树,不要深圳小别墅。哪也不去就来在烟台。天下大难,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烟台!烟台人民欢迎您![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我是大连的,对烟台这个城市很亲,不知道烟台的兄弟姐妹怎么评价大连呢?

我是烟台的,我对大连的感受和你对烟台的感受一样,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并非来自大连漂亮的城建和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而是当你走在街头,发现人们说着和你一模一样的语言,得知你来自烟台各个县市区,大连人对你的认同和友善,并且往往会说,我老家也是烟台(蓬莱的,黄县的,牟平的。。。)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的。

这源于我高中毕业在大连上学,当年报考大连学校,目的是既出了省,又坐船五六小时就到。但到了大连却发现,居然这感觉跟没走出烟台一样,大连人说自己是“海南丢”,自我解嘲 革命乐观主意精神,意思是被渤海南岸的老家人民丢到东北大连这片土地上来,大连人对来自胶东老登州府(烟台威海)的人也有一种热情和亲切感。后来查了一下,山东说三种方言,鲁西北鲁中地区是冀鲁方言,鲁西南济宁菏泽是中原方言,烟威青是胶辽方言,后来又有专家纠正,胶东辽方言其实是个伪命题,其中的青岛地区和烟台莱州是青莱方言(古青州和莱州两府),他们与冀鲁方言联系紧密,较为相似,而烟威 青岛莱西(烟台莱阳分出),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胶东方言,其中大连烟台则是胶东方言的登连片,从这个角度去说,烟台大连居然到了语言分类的小片,而威海则另一片,可想而知烟台大连有多像。

最后说我的结论:烟台人对大连的感觉最为亲密和特殊的,这种特殊的亲密感甚至超过了自家小兄弟威海,不仅是语言更像,这感觉像是,威海一直是和自己虽然是分家但一直住在隔壁的兄弟,而大连则是分家后旅居异地的兄弟,同样亲密,也更牵挂。最后,欢迎每一个海南丢,每一个大连老乡常回家看看,不管多少年,胶东人民还是会把大连人当成自家人。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烟台美福星工作怎么样,9月烟台哪里的房子有潜力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62531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