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金涛

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金涛

在近代历史中,广东出现了哪些名人?为什么会诞生这么多名人呢?

广东近代历史名人辈出,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广东为沿海省份,开风气之先,成为近代以来历次革命或者变革的策源地个根据地,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东正北伐、大革命等等。当然其他方面也有优秀人物,比如数学家、画家等等。下面就从每个地级市找一个代表,可能有的名气比较大的名人就会忽略了,不可能说全啊!广州市:洪秀全,近代农民起义领袖,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1864年病逝。

梅州市:叶剑英,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共和国开国元帅。佛山市:康有为,康南海,清末著名维新派人物,发起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后来参与张勋复辟。1927年病逝。当然佛山还有黄飞鸿,一代武术宗师,也是名医。中山市: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领到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改造了国民党。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江门市:梁启超,清末维新派人物,民国时期著名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1929年病逝。他的《少年中国说》脍炙人口,有《饮冰室集》传世,自号饮冰室主人。河源市:阮啸仙,农民运动领袖,党的早期领导人,1935年牺牲,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韶关市:薛岳,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汕头市:丘成桐,著名数学家。惠州市:叶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全面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1940年皖南事变被国民党扣留,1946年4月8日获释后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飞机失事遇难,是四八烈士之一。揭阳市:杨石魂,潮汕地区工人运动领袖,1929年牺牲。阳江市:关山月,岭南画派后“岭南四杰”之一,2000年逝世。

肇庆市:余汉谋,国民党粤系将领,陆军一级上将。汕尾市:陈炯明,粤系军阀首脑,曾经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后来被东征军击溃,下野逝世于香港。珠海市:唐绍仪,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1938年因为被怀疑有投降日寇危险而被军统刺杀,目前为止看说他是汉奸证据不足。湛江市:刘华秋,原外交部副部长。东莞市:蒋光鼐(如图),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曾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指挥一二八淞沪抗战。

民革领导人。潮州市:麦贤得,“钢铁战士”,1965年八六海战英勇负伤,弹片击入头部坚持战斗。云浮市:蔡廷锴,抗日将领,曾经领导十九路军抗日。民主人士。清远市:向秀丽,女烈士,1959年在大火面前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茂名市:杨永泰,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首席幕僚,政学系要人,曾任湖北省主席,1936年在武汉被刺杀。

“监狱奇才”李红涛,多次越狱,死刑执行前,逆天改命,真的吗?

但凡是“奇人”,都有一段开挂的人生,李红涛也同样如此。1993年12月31日,本该是李红涛生命的最后期限,却凭借一项“居功至伟”的发明,成功实现“逆天改命”,他也成了中国死刑犯的一个传奇人物。011966年,李红涛出生在湖北黄坡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虽然在当地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

父母把他当成了掌上明珠,从小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将来成才,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李红涛从小就表现出和别的小孩子不一样,他聪明好学,别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在家做数学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上天给他的天赋,终于在14岁的时候开始崭露头角,当年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获得第2名的好成绩,同一年他被评为优秀青年。

自从获奖之后,李红涛有了天才的称号,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依旧埋头苦读。四年后他考入了浙江大学学习电子技术,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考入名牌大学的,都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02在大学里,他谈了一个女朋友,毕业之后跟女朋友一同进了昆明的一家电子公司,并在那里安家结婚。如果他的命运,从此安分的话,以后的生活也应该顺风顺水,谁也不会想到他和死刑会扯上什么联系。

然而他骨子里天生有一种不安分,就是因为他的不安于现状,给他之后的牢狱埋下了伏笔。结婚没多久,他在大学里面邂逅了一位女大学生,开始心猿意马的生活,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妻子知道他在外面有人后,他本以为妻子能接受他的忏悔,然而根本不给他机会,妻子知道男人有第一回就有第二回,不久两人就以离婚草草收场。离婚后的李红涛,在企业的前途也走入了低谷,于是他开始思考第一次直面自己的人生。

03正当自己的婚姻和事业遭受双重打击的时候,他碰到了他的大学同学张某。张某知晓了李红涛的现状,劝说他的才华不应该浪费在工厂,外面有更广阔的机会,邀请李红涛辞职,和自己一起创业。这个建议,对当时还很迷茫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当时便辞了工作与张某一起创业。然而创业并不是空口说白话,因为缺少启动资金,两个人捉襟见肘在寻找启动资金的时候,李红涛用自己的天赋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通过制作一家企业的假银行印章,伪造了一张8万块钱的票据去银行取钱,看着从银行拿出来的厚厚几沓钱,两个人一下子飘了,钱越是来得容易越不知道珍惜。创业再次缺钱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故伎重演,伪造一张10万块钱的银行票据,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警方早就有所准备。041992年4月18日,再次作案两人同时被警方抓住。

当年的李红涛年轻气盛,被抓之后,非但没想过改过自新,反而觉得一路走来有些意外和兴奋,在警车上,他直觉告诉自己,可以尝试一下逃跑。被带到看守所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两位民警把李红涛带进了一小房间里,李红涛试着来回挪动凳子,他的异常举动并没有引起两位看守警官的注意。他觉得这是一个逃跑的最佳时机,用一根铁丝打开了手铐,并脱下鞋子,蹑手蹑脚地走下楼梯,随后走出了看守所大门。

逃亡出来之后,李红涛并没有第一时间跑路,而是先回一趟家,毁掉了家里假印章的证据,警察一旦没有证据也拿自己没办法,随后爬上了屋顶,点燃一支烟,静静地等待警察的到来。正如他所料,没过多久警察就来他家里搜寻证据,此时就算挖地三尺也找不到证据,警察只能再次折回派出所。看到远远离去的警察,李红涛从屋顶下来,开始思索自己的逃亡路线,原本打算逃往贵阳,甚至都买好了车票,但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私家车时,他又有新的想法。

想到自己可能已经被警察通缉,去车站无疑是自投罗网,如果自己有一辆汽车逃跑的话,可以不经过汽车站,也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计划,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发觉一辆奥迪车每天来往很有规律,自己找了一把汽车钥匙,问车主奥迪车的钥匙是不是长这样子。车主把车钥匙拿给他看一下,就在这短短的一两分钟内,李红涛记住了钥匙的形状和轮廓,回家依葫芦画瓢自己打造了一把车钥匙。

在一个下雨天的晚上,他用自己的那把钥匙,成功启动了奥迪车,也许是自己的驾驶技术并不熟练,也许是雨天路滑视线不好,驶出去没多久就滑进一个小沟里,幸亏当地的一位农民把他救上来。此时的李红涛并没有迷途知返,他仍想着偷车逃跑,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他下一步的计划瞄上了警车,他认为警车对逃亡更有利。于是又制造了一把钥匙偷了一辆警车,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他驾驶着警车返回了云南昆明。

回到昆明,他去了大学见了几次自己的女友,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场景,警察再一次成功把李红涛抓获。051992年6月,距离李红涛上一次逃跑差不多4个月,在昆明收审所,他交代了自己的逃跑路线和所偷的车辆。年轻气盛的他对警察的办案速度提出了质疑,如果三个月之内不能给自己定罪的话,他一定会再次越狱。然而他自己的一本正经,在警察看来,却是无理取闹,并没有把李红涛的话当一回事。

这样的画面,对李红涛来说是一种挫败感,他的心里再次泛起了一丝涟漪,他于是决定再次逃跑。李红涛先后游说了另外两名狱友,三个人一拍而合、分工明确,然而在逃亡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另外两个狱友刚逃跑就被警方当场抓获。李红涛却利用自己的小聪明顺利地逃了出来,逃出去之后还给曾经抓自己的警察打电话,说自己已经成功逃狱了。

他又开始逃亡生活,或许是自己东躲西藏的日子并不好受,他在广西故意卖了一个关子,车子因为故障在汽修店修理的时候,广州警方抓住了他。06在这次被抓之后,他开始第二次直面自己的人生,余生如果一直东躲西藏,被抓是早晚的事情。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来到这个世上也就几十年光景,总得留下些什么,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李红涛第3次被捕后,他向广州警方提出了自己想发明创造的想法,然而广州警方并不予以采纳,几个月后李红涛被遣返回了昆明。

再次回到昆明看守所之后,李红涛一反常态,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这一次他不再琢磨如何越狱,而是一门心思申请做一些试验,完成脑海里早就想好的发明创造。看守所被他的诚心打动,查阅了他的相关资料,认为他是个人才,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并给他准备了一些实验所需的材料,还特意提供了一间牢房单独给他做实验。

与此同时,云南昆明中级人民法院,也对李洪涛的案件进行了快速审查,于1993年11月下达了李红涛案件的最后批示。李红涛多次越狱,性质严重,多罪并罚依法判处死刑,从那一天起,李红涛的生命已经开始进入了倒计时,然而他却一如既往地忙碌和平静,一门心思地专注自己的研究,和自己的最后期限赛跑。昆明市看守所的老所长被他的行为触动,还特地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协助他一同解决难题。

071993年12月31日是李红涛被执行死刑的最后期限,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在当天上午李红涛的发明获得了成功,它就是我国第一台“无刷电励磁电机”。当天晚上,所长写了一份暂缓死刑请求书,连夜送到了昆明公安局。随后在等待中级人民法院批复的同时,李红涛对自己创造的发明又进行了数次改造和更新,终于在1995年,电机的申请专利批复下来了。

同一年,李红涛也由死刑改判死缓,1997年又从死缓改判为17年有期徒刑,2000年7月再减刑两年半,2002年7月再减刑一年半,最终在2009年刑满释放,随后被一家企业高薪聘请,从此隐姓埋名。无刷电机的出现,无疑是一场技术革命,他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的技术难题,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电动车的普及与应用,说他是中国“智商最高的死刑犯”也不为过。

对于李红涛最后期限逆天改命,我有几点想说的:第一:法律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就算你能暂时逃脱,也终究逃不出法律的制裁,内心更是要遭受谴责,被抓只是时间上的早晚。第二:李红涛在生命最后关头能够改写命运,一般人很难做到,不仅有他的浪子回头,思想上主动坦诚错误,更有他自己的一身才华,行动上给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第三:最后时刻的迷途知返,如果没有昆明市看守所的网开一面,给他一个机会,给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就没有这个传奇故事了。李红涛的一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判刑是罪有应得,以后的努力奋斗既帮助了祖国,也成全了自己,同时也遇到了好人,才有了最后的善终。从年轻的时候走了歪路,到后来的浪子回头,对国家作出了贡献,从不安分到安分是李红涛的一生写照。

监狱奇才李红涛,从死刑到16年后刑满释放,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好案例。1993年12月31日,本该是27岁李红涛生命的最后期限,他却以一己之力把自己从死亡边缘拉回,死刑变成了死缓,重新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李红涛是难得的人才,几次入狱,又几次逃出被抓,最后研发电机成功,通过减刑再减刑,在43岁时刑满释放。下面我们具体来说一下,李红涛到底经历了什么?011966年8月12日,李红涛出生在湖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衣食无忧,受父母基因的影响,他从小聪明伶俐,继承了父母的所有优点。

李红涛父母也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明白知识才是最便捷的敲门砖,所以尽可能地给他创造学习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天赋。年幼的李红涛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动手能力也强。在年仅14时就已经崭露头角,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2名的好成绩,高考之后更是考进了名牌学府—浙江大学,进入电子工程学院深造。

大学4年,对于李红涛来说,一瞬而过。毕业之后,他就像开了挂的一样,事业和爱情顺风顺水,跟女友一起进了昆明的一家国企,从事与电子相关的工作。在那个年代,既有大学文凭,又有爱人的帮扶,可以称得上是未来的人生赢家。但是,李红涛并没有按部就班接受命运的安排,当时谁也料想不到,他会和看守所扯上什么关系。021990年,在昆明的李红涛遇到了自己所谓的红颜知己,面对这样的爱情,他甚至不顾及岌岌可危的婚姻。

家庭矛盾和工作不顺心的双重打击下,他身心疲惫,最终被朋友说服一起出去创业,然而创业需要有投资,两个人口袋空空,无异于纸上谈兵。他们第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创业寸步难行,在苦思对策的时候,李红涛动了坏心思,选择了另辟蹊径,通过伪造某单位的银行印鉴,顺利从银行成功拿到了8万块,那一刻,两个人都飘了。

第一次发觉,钱来得如此简单,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两个人一拍而合,很快准备第二次行动,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警察早就盯上他们了。命运的天平不可能总是倾斜于你,在第2次犯案时,朋友被当场抓了,第二天李红涛也被守株待兔的警察逮住了。031992年4月18日,李红涛第1次进看守所,这一天估计他永生难忘,趁两个警察没注意,快速地打开了手铐,脱了鞋光着脚,逃出了看守所。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李红涛居然会选择铤而走险,认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先回到了自己的住处,销毁了所有的作案证据,没有证据自然很难定罪。随后爬上屋顶,抽着烟等待警察的到来,不出他所料,警察来到他家之后,一无所获,只能到处贴悬赏公告,李红涛等警察走了之后,才慢悠悠地从屋顶下来,开始了第一次逃亡。

这一次他选择了去贵阳,一路上看着路上飞驰的汽车,他想着自己最好也有一辆车,就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被抓住的风险。研究出自制的钥匙,他成功地打开了一辆汽车,然而因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不过关,没多久汽车就被他开进了路边的水沟里,一位农民把拉了上来。此刻的李红涛并没有收敛,不久他又看到路边停着一辆警车,继续故伎重施,路上就算遇到了警察也能蒙混过关,开着警车又回到了昆明。

回到昆明的李红涛,经常去看望他的女友,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在他以为风平浪静的时候,再次被警察抓获。041992年6月,经历了两个月的逃亡之后,李红涛再次被带到了看守所。也许是自己的傲慢自大,也许是觉得从警察鼻子底下逃走很了不起,当着警察的面质疑他们的办案速度,如果不是自己疏忽大意,警察根本抓不到自己。

警察对他的话并不当回事,任由李红涛胡闹,警察的不屑一顾刺伤了李红涛的自尊心,认为是看不起他,于是他再次琢磨起第2次越狱,以此来证明自己。李红涛先后说服了两名狱友担任他的帮手,三人齐心协力商量对策,这次他们准备挖地道逃走,越狱这样的桥段只会在电视里发生,没想到李红涛再次成功逃脱,两名帮手却被当场抓住了。

这一次的越狱成功之后,他还特意打电话给警察,证明了自己说到做到,然而在逃亡途中他越来越迷茫,自己要一直过这样的逃亡生活吗?还是安安静静回到看守所接受属于他的审判?这次的逃亡,他再次选择偷车,就在他彷徨之际,警察又一次把他抓住了。这次被抓了之后,他又开始了继续折腾,这次不是为了逃跑,而是开始思考无刷电励磁电机,为此他多次向看守所提出想做实验的要求。

051993年11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李红涛的最终判决书,参照以往的犯罪经历和社会影响,对他数罪并罚,依法判处了死刑。从那时开始,生命对李红涛来说,似乎进入了倒计时,然而让很多人感到诧异,他的心思并不在还剩多少日子,而是更专注着做试验。李红涛的异常举动被老所长看在眼里,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老所长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他就是想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经过看守所高层的反复商议,最终同意并支持李红涛发明创造的想法,尽可能地满足他的要求,同时还邀请了几位专家来到看守所,帮助李红涛解决一些难题,尽可能给他一些指导。061992年12月的最后一天,是李红涛的最后期限,如果他的实验不成功,就会被如期执行死刑。离死刑的日子越来越近,也许李红涛在有限的时间里悟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才是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他日以继夜、一门心思地做研究。

就在执行死刑的当天,死亡即将来临之际,李红涛的实验也进入尾声,就在当天上午,他的试验成功了,而且这个电机的发明,填补了我国的一项技术空白。当天晚上,所长就亲自替李红涛写了申请死缓的请求书。在漫长的等待期间,李红涛继续痴迷于创造和发明。在此期间,他不仅申报了研究发明专利,他的“无刷电励磁机”更是获得了云南省优秀发明一等奖,中国专利发明第五届发明博览会的金奖。

随后的几年,李红涛一直沉醉于多项技术研究,同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他还把自己两次成功越狱的经验分享给了看守所,并且帮助看守所研究出了一套全电脑监控管理系统,也正因为如此,昆明市看守所被评为全国模范看守所。鉴于李红涛一系列的重大立功表现,1997年死刑改判为17年有期徒刑,随后在2000年7月25日又减刑两年半,在2002年7月1日再次减刑一年半,在2009年被刑满释放。

被称为“监狱奇才”李红涛,从死刑到死缓,再到刑满释放,我有几点想说的:第一,李红涛的命运自己掌握,浪子回头金不换,终于靠着自己的发明创造,为社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贡献,让自己的生活有了传奇色彩。第二,李红涛的事例,只是一个特例,一般人很难复制,除了他的自我聪明,以及拿得出手的一身才华,更是因为关键时候迷途而返,才没有走到生命的尽头。

加上他并没有罪大恶极的案子,才被国家网开一面。第三,昆明看守所本着对人才的爱护,选择了给他一个机会,给他提供场所和必要的材料,如果实验不成功,时间到了该执行就执行。李红涛之所以被称为“最牛的死刑犯”,不光是李红涛的聪明,更是因为他的聪明用在了对的地方,为祖国作出了贡献,用自己的表现获取了减刑和刑满释放。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金涛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72818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