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唱歌谣学拉壶,学生喜提潮州非遗“大礼包”

湘桥:唱歌谣学拉壶,学生喜提潮州非遗“大礼包”

“沿着灯笼头部,我们先在上面第一层贴5片花瓣。”“歌文来唱潮州城,推行农桑为民生,且看滔滔韩水流……”6月13日,一场“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潮州市湘桥区韩文实验学校进行,各式潮州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面对面教学,带领学校学生体验非遗。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此次活动由湘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湘桥区教育局主办,湘桥区文化馆、湘桥区图书馆、湘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湘桥区韩文实验学校承办,旨在弘扬优秀潮州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辖区有关非遗项目,提高各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潮州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我们在开始拉的时候,手脚要配合成一个三角形出来,慢慢地把它修整。”当天,潮州手拉朱泥壶工艺师佘勋荣一边讲解手拉壶制作过程的要点,一边示范如何将手中的一团泥土逐渐拉成茶壶形状。精湛的技艺引得学生们惊叹连连。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老师,贴成这样对不对?”“不对,贴太低了。”“老师,我这个少了片叶子。”……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各个问题,“潮州花灯”市级传承人黄韬逐一解答和演示,帮助同学们掌握制作花灯的技巧。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此外,潮州歌谣、潮州麦秆剪贴画等非遗项目大师纷纷走进课堂,向学生们传授传统技艺:潮州歌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朝虹耐心讲解潮州歌谣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学生吟唱;高级工艺美术师石敬潮引导有疑问的同学裁剪、拼接、粘贴,剪贴出灵动的鱼儿。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活动还将湘桥区28项非遗制成展板,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向学校师生展示“非遗”保护项目的独特魅力,普及“非遗”相关知识。

“之前也听家人讲过,但一直没有机会尝试。这是第一次体验非遗,感觉很好玩。”五年级的尤智煌表示,未来希望能深入学习潮州麦秆画,将该非遗传承下去。

南方+ 董志豪 拍摄

“看起来很简单,真的做起来应该很难。”四年级的苏铭涵观看手拉壶制作后发出感慨。“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熟能生巧,把普普通通的泥巴拉成漂亮的壶。太厉害了!”

教师陈阳认为,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非常有意义。“之前很多同学对潮州非遗文化都是比较陌生的,今天在非遗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学生们不仅了解到这些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还产生了很强的学习兴趣。”陈阳说。

【撰文】董志豪

【作者】 董志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湘桥:唱歌谣学拉壶,学生喜提潮州非遗“大礼包”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76678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