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春秋五霸记忆口诀顺口溜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春秋五霸记忆口诀顺口溜

以下是关于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春秋五霸记忆口诀顺口溜的介绍

我们学历史都会学到春秋五霸,这也是历史中比较简单的知识,春秋五霸指的是五个诸侯之长,下面跟着小编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春秋五霸吧!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介绍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以下是史籍文献中的春秋五霸: 1.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2.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4.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5.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6.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7.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争议: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最为标准的两位霸主,实至名归,史称“齐桓晋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通过,没有争议。秦、楚两国虽不被中原国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庄王不论才干、功绩都十分显著,无法埋没,尤以当今视角来看,这两位有相当高的认可率,所以在各史籍当中秦穆公得票超大半,楚庄王也得到了宽泛认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失为一时之雄,但问题是,勾践灭吴已然不能算是春秋争霸,而是战国兼并,再加上“五霸”的提法,早在这二人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故以上的各类观点中,除了《史记》和《辞通》,其余基本可以排除。很多人认为宋襄公不配五霸之名,其仁义乃是虚伪做作;这就要回到春秋时期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虽说宋襄公没有称霸的绝对实力,反而还败于泓水之役;但后人对宋襄公的评价并不低。事实上楚国也正是因为依仗蛮力欺负礼让的宋襄公也最终为中原诸侯所不齿,埋下了城濮之战被晋文公击败的伏笔。 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春秋五霸: 齐桓公—尊王攘夷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终年73岁。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晋文公—会盟天下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秦穆公—独霸西戎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是缪氏先祖;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春秋大义 宋襄公(?-前637年),春秋时宋国国君。子姓,名兹甫。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下面小编教给大家2个记忆春秋五霸的顺口溜: 1、“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  2、旗子(齐)送(宋)进(晋)了秦家(秦)橱柜里。(楚)


关于更多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春秋五霸记忆口诀顺口溜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春秋五霸记忆口诀顺口溜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82225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