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变身文化园 观众演员共同“入戏”北京曲剧《茶馆》

千年古刹变身文化园 观众演员共同“入戏”北京曲剧《茶馆》

原标题:千年古寺变身文化公园。观众和演员与京剧茶馆一起“入戏”。

往年,蔡京西城春季演出季“会馆有戏”沉浸式京剧茶馆在千年古刹国保寺上演。杜燕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杜燕)掌柜王力给你送茶,宋先生让你注意他的小黄鸟,常先生和秦同桌陪你聊天...这是身临其境的京剧茶馆,这是往年北京彩西城的春季演出季,正在千年古刹国保寺上演。老舍先生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演员和观众的共同演绎下“活了起来”。

国保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国保庙曾经拥有京城最***的书市、花市和庙会。在当时,它曾经是程楠会馆名人和文人雅士的优雅场所。在空的盛况之前,这里被称为“会馆中的会馆”。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对国保寺及其周边胡同进行了重点整治,依法取缔了市场内所有非法露天摊点和地下柜子,全面取缔了周边地区的无证旅游经营者,恢复了千年古寺的宁静。同时,西城区合理利用地铁7号线广安门内站施工围挡后空场地,打造“三大文化空、历史名人空、寺庙氛围空”的“城市客厅”——广宁公园

往年,蔡京西城春季演出季“会馆有戏”沉浸式京剧茶馆在千年古刹国保寺上演。杜燕

“架起你的手臂,挺直你的身体。好,我们走吧!”穿着一件马褂,在一位演员的带领下,一位观众体验了一把宋先生笼中鸟的好心情。学唱歌,学身材,学弹京弦,学品茶。如今,人们欢聚一堂,听听北京的地方戏曲,品品北京牌的花茶,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品味京味文化的新体验。

与其他版本的《茶馆》相比,此次演出打破了戏曲舞台的传统表演形式,探索了一种场景与戏曲融合的新形式。

现场没有“表演区”和“观赏区”。观众不是被动地观看表演,而是和演员一起坐在表演现场,以茶馆“顾客”的身份观察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与演员形成一种新的互动关系。

北京曲剧是比较好诞生在北京这片土地上的北京地方戏。根据老舍先生的建议命名为“北京曲剧”,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北京曲剧的表演不像传统戏曲那样程式化,而是更加贴近生活,它注重对清代、现代和现代北京主题的诠释。

《戏曲茶馆》作为京味文化的代表作品,加入了更多的北京元素。北京腔和韵,北京弦和鼓,北京人和事,让观众感受到更浓郁的京味特色。

“参与感太强了!和刘麻子在我的桌子上讨价还价,不时望着我,好像要我替他说句话。我坐在那里,看着眼前的景象,为旧社会普通人的悲惨生活和被屠杀的命运感到无助和悲哀。”演出结束后,一位观众感慨道。

北京市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保寺正在建设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和文化艺术展览体验为特色,兼顾市民休闲放松的现代文化公园。园区将与京剧院集团合作,引进梨园社、国乐府、云舞场、杂技表演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表演各种与传统文化有关、具有传承价值的节目;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展览,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和文化创意展示,让传统文化永葆生机,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场所。

该负责人指出,往年,蔡京西城春季演出季举办“会馆有戏”,西城区安排了部分精彩剧目在梅兰芳纪念馆、国保庙、复州新馆等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场所呈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重建的正一派寺庙剧场将在310周年之际重新向宾客开放。届时,婉转的歌声将在古老的雕梁画栋间萦绕。

负责人介绍,西城区将着力塑造“从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根据会馆旧楼和空室的特点,盘活特色会馆空室资源,打造主题鲜明、内容多样、功能各异的沉浸式演出室空,让“会馆有戏”成为精品剧目的入口和品鉴入口。(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千年古刹变身文化园 观众演员共同“入戏”北京曲剧《茶馆》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12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