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初二会考地理考试大纲

咸宁初二会考地理考试大纲

往年咸宁初二会考地理考试大纲

咸宁市往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考查说明(八年级)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往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咸市教基〔2020〕1号)和咸宁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往年八年级相关科目考查的通知》有关精神,我们特制订本说明。

一、考查依据

 1、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往年版)中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有关实施建议是命题的依据。

 2、经我市审定统一使用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人教版)(往年)(包括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等)。

二、考查原则

1、指导性原则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对地理教学应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加强地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引导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基础性原则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阅读和使用地图、图表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能力等。

3、过程性原则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将重视学生根据相关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已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

4、情感性原则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关注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文事物,对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情感。试题中将对学生“环境***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地理求知与创新的欲望,地理爱国主义情操,人文地理情愫,***自尊、自信的情感,尊重异域文化,地理审美情趣”等给予更多的关注。

5、乡土性原则

    以咸宁市乡土地理知识为综合性学习载体,对学生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等能力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考查。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

考查内容包括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地理、乡土地理四部分,紧紧围绕初中地理的主干知识,着重表现“生活地理”、“有用地理”和“终身发展地理”的意义,分别用A、B、C分为三个水平层次:

    A、了解、理解:初步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了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知道***和家乡地理概貌,初步学会根据区域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B、体验、运用: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学会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重点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图表的基本技能。

    C、反应、领悟:初步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地球与地图》部分内容标准

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4.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5.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7.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8.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地理》部分内容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知道我国的人口决策;

5.运用***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的分布特征;

6.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7.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9.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10.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特征;

11.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2.运用事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13.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状况,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1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15.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16.了解我国居民、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举例说明自然环境文化的影响;

17.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这一界线的地理意义;

18.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19.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0.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

21.在地图上,识别区域的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2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2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4.举例说明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5.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26.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7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28.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9.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0.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3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世界地理》部分内容标准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5.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6.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7.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8.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9.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的变化特点;

10.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1.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4.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5.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6.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17.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18.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9.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0.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21.运用地图归纳发展***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22.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4.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5.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26.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7.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8.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29.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30.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3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35.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3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37.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38.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四)《乡土地理》部分内容标准(以八年级内容为载体)

1.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量,分析其特点;                                 

2.利用图文材科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3.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p#分页标题#e#

4.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p#分页标题#e#

5.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6.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四、考查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查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60分钟。

    3.分值:满分100分。

    4.试题类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占60% 

  多项选择题占40%

5.考查内容比例:地球与地图部分约占20%,世界地理部分约占30%,***地理部分约占40%,乡土地理部分约占10%。

6.试题难易比例:难题,约占10%;中等难度,约占30%;容易题,约占60%。

五、题型实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题目要求的,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

     A.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B.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C.了解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D.认识经纬线长短的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41.读右图,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咸宁初二会考地理考试大纲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0264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