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产手机,止步高端

原创            国产手机,止步高端

原标题:国产手机,止步高端

每一个国产手机品牌都曾经有过进军高端市场,与苹果竞争的梦想。

早在***酷派联盟时代,酷派就率先担任先锋。往年推出酷派大观4双卡专属版。这款手机正面配备全高清5.9英寸屏幕,采用高通骁龙801四核处理器,主频2.3GHz,RAM高达3GB。当时这是国内4G手机产品阵容中极为罕见的配置规范,很明显剑指苹果和三星。

中兴和华为也不甘落后,纷纷表示要做减法,发展成精品手机和高端手机。然而,这种对苹果的挑战并没有伤害到苹果,反而被小米、OV等“自己人”搅乱了。

往年,国产手机再次展开了争夺高端市场的探索。当时华为的制裁引起公愤,烂苹果的声音不绝于耳,似乎给国产手机创造了***的机会。然而,随着降价的举动,苹果再次在高端市场击败国产手机,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刚刚报告,10月份,苹果超越vivo,以22%的市场份额成为******的智能手机制造商。相反,没有一款国产手机能在高端市场成功扬名。

国产手机不再是以前的样子,我们对苹果手机无趣的创新也失去了期待。但苹果依然仅以高端机击败所有国产手机。有多少国产品牌的高端梦想被这个事实残酷地击碎了?

技术优势再次偏向苹果

用技术对抗技术是高端机市场的主要玩法。在华为被制裁前,据IDC统计,往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在600美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场份额,华为市场份额为44.1%,华为与苹果份额之和达到88.1%。这是国产手机比较好次有机会在高端市场限制苹果。除了地理优势,华为自研芯片能力的核心自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从麒麟960开始就保持了每一代性能的稳步提升。到了往年的麒麟990,据悉骁龙855/865芯片的性能在同期的高通已经处于同一水平。

然而华为的高端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其他国产手机品牌今年在高端市场集体失败。

从技术层面,原因也可以简单明了的解释。一方面,当消费者意识到国产手机的硬件配置升级只是一堆组件,没有自主技术时,很难激起他们的更换需求。另一方面,国产手机被高通坑了。高通骁龙888芯片频繁引起手机发热,电池不耐用,使得国产高端手机的体验饱受用户诟病。

这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事实上,打破苹果技术壁垒的关键从来就不在国内手机厂商自己手里,而是要靠高通、联发科、TSMC等上游供应链巨头。尤其是高通,国产手机品牌争相推出高通芯片,也就是他们期待高性能芯片驱动自己的旗舰机或者高端机。

但现在坏消息是,高通和苹果之间的芯片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与TSMC签署合同,将于2023年为其iPhone系列生产定制5G调制解调器。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苹果有望在TSMC的3纳米制程中获得“优先权”。就TSMC而言,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的影响正在被苹果填补。因此,TSMC目前的5纳米、7纳米和明年的3纳米产能将优先考虑苹果,其他厂商的芯片将不得不排队。

作为第二大客户的高通,一旦产品进度在3nm节点上延迟,很可能跟不上苹果芯片的迭代速度。向下游延伸,国产手机品牌与苹果的技术差距不仅可以缩小,还有可能拉大。

尤其是在目前芯片短缺的环境下,苹果在下游市场逆势增长,可以让苹果在上游供应链获得更好的资源,而小米、OV等国产手机则不得不承受产能不足的负面影响。11月23日,小米发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90万部,较去年同期的4660万部下降5.8%。

早在往年,就有媒体人建议国内手机厂商想进军高端市场。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一味追求硬件配置参数的观念,做出用户体验好的产品。时隔多年,现状从未改变。

高端市场的衰落本质上是互联网营销的失败

仔细观察近两三年的手机市场,明显少了热闹的声音,多了沉寂。尤其是今年,各大手机厂商不顾一切地将新机投放高端市场,但既没有铺天盖地的洗脑广告和眼花缭乱的名人代言,也没有朋友和商家之间的口水战。而且“于大祖”死了之后,连对苹果说狠话都有点无聊。

国产手机的“营销时代”真的过去了吗?

在国产手机追逐苹果的漫长战役中,其实营销的价值非常重要。小米促成了智能手机市场从山寨机向国产机的过渡,小米的崛起归功于互联网营销的创新。即使在华为依靠自研芯片进入高端市场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其营销在苹果手机用户的竞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今年,营销的失败也可能是国产手机未能攻下高端市场的重要原因,这意味着国产手机未来在与苹果竞争时将失去一个关键优势,高端市场的开拓将更加困难。

国产手机营销的失败源于两点。一是近两年智能手机市场触顶,互联网营销的创新变得平庸,无法吸引消费者。其次,华为被制裁后,由于技术强国的欲望导致的国民情绪变化,让消费者似乎不愿意为自己技术以外的软硬件升级买单,至少短期内很难激起他们的更换需求。

***移动终端实验室发布的《往年第二次5G终端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现在消费者的平均更换周期比往年更长,平均更换周期已经达到25.3个月。华为前副总裁李开新也表示,消费者的更换周期比以前长很多,基本上是以前的两倍。

消费者为什么不想换飞机?一位苹果手机用户表示,“现在国产(新机型)的概念都包装好了,但是手里的已经够用了,还是等等吧”,而另一位安卓手机用户则表示,国产手机越是强调配置参数,就越给自己堆积硬件的感觉,尤其是现在还在争夺高通芯片上市。不管是哪个发射,难道他们都用高通芯片吗?

这两种说法代表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理。性能过剩导致用户有“只要不差就不会被取代”的概念。他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更多,被新机卖点不足曝光的国内手机厂商处于老旧状态,这也让用户“恨铁不成钢”。尤其是华为被制裁后,这种情绪一飞冲天。

体现在高端市场,消费者不会为高配置的国产手机买单,这也导致围绕高配置的营销推广失效。

在高端市场,用户需要意识到产品的独特卖点,才能为产品的高溢价买单。对于国产手机来说,这个卖点短期内不会是硬件配置,除非硬件实现技术***。

国产手机“错过”折叠屏

在高端市场,尽管苹果占据主导地位,但三星始终有一席之地,即使在完全失去国内市场之后。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在全球市场,今年比较好季度,25%的收入来自批发价格超过900美元的超高端智能手机,苹果和三星主导了这些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另一家机构Counterpoint也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和三星在全球4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74%、57%和17%。

而且在第三季度,苹果发布了一款新机,导致销量大增。此时,虽然三星在全球市场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1.9%,但三星高端智能手机依然实现了增长。

多亏了折叠屏。在国产折叠屏技术的独角兽公司玉柔科技,在大规模欠薪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三星折叠屏已经开始横扫全球高端市场。

知名海外科技数字媒体ZDNET发布了“往年***手机TOP10榜单”,其中排名前五的机型分别是iPhone 13 Pro Max、三星Galaxy Z Fold3 5G、iPhone 13、三星Galaxy S20 FE和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从排名来看,三星折叠屏手机的产品实力甚至高于其他机型。

在高端机方面,三星借助折叠屏走出了差异化路线,这也正是国产手机作为高端机所欠缺的。

观看今年手机厂商发布的vivo X60、OPPO FindX3、一加9、小米11Ultra。其中三款芯片是旗舰机标配的骁龙888,性能卖点差不多,外观手感也差不多。60w以上的快充和云台防抖也成为标配。除了图像不同,几乎没有其他明显的区别。

折叠屏横空诞生的时候,国产手机和苹果、三星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显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今年,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重新押注折叠屏,但有些姗姗来迟。

一方面,三星已经“垄断”了折叠屏手机市场;全球显示领域权威咨询公司DSCC的研究数据显示,往年Q3折叠屏手机总出货量达260万部,环比增长215%,同比暴增480%。其中,三星占据了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93%。

另一方面,三星的折叠屏技术相对先进,已经筑起了一定的技术壁垒。比如在行业早期,内屏保护膜基本都是由硬度较低、容易留下折痕和划痕的塑料制成。三星第二代折叠屏产品问世时,开发了超薄柔性玻璃(UTG)材料,大大提升了硬度、耐刮性和质感。

原本在屏幕上拥有技术优势的三星,一旦折叠屏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肯定会成为***受益者,这也意味着国产手机的高端之路将更加艰难。

国产手机最终会止步于高端吗?在目前的技术约束和市场环境下,答案可能是悲观的。

路永远是正当的,过去在科技界被称为歪路、互联网、新媒体。微信微信官方同名账号: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形式转载不保留作者相关信息谢绝转载。回搜狐多看看。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原创 国产手机,止步高端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343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