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席大咖同时出走,“黑马”开源证券能否继续狂飙突进?

两首席大咖同时出走,“黑马”开源证券能否继续狂飙突进?

原标题:“黑马”开源证券能否在两大咖啡同时离场时继续坚挺?

两大巨头同时离开,“黑马”开源证券能否继续壮大?

2021-12-11 17:27

“明星导演当家,创造一夜崛起奇迹”的桥段,近两年在开源证券上演。从往年的不到200万元到往年上半年的近1亿元,开源证券创造了分仓收入增长100倍的神话。

事实上,研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分仓的收益,很多券商将研究所定义为成本中心,即考虑到研究对券商品牌建设、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的显著赋能作用。

在开源证券研究所的崛起过程中,孙金菊和赵薇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引援”。近日,赵薇转战郭进证券,与同期前首席策略师牟亦玲的“出走”重叠,让外界怀疑开源证券能否继续写“魔”。

孙金菊左,赵薇右

明星对研究所业务的加持效应在证券行业多次上演。高善文、李迅雷、赵晓光等。都让一些曾经默默无闻的科研院所跻身比较好梯队。

开源证券是近年来在转化卖方研究上决心***的中小券商。在往年第二季度的一次公开活动中,开源证券董事长李刚表示,“开源证券从往年开始对卖方研究进行转型,核心团队由业内公认的知名分析师组成,如孙金喜、赵薇等。”

这一说法印证了孙金菊和赵薇的重要性。在开源证券研究院的招聘过程中,他们无疑是最出彩的两个人。

许多经纪人试图扩大他们的研究业务。但从仓库收入的增加来看,开源证券的效果是最立竿见影的。

转型前夕的往年,开源证券营收不足200万元;往年飙升至5600万元,排名从第82位跃升至第40位。截至往年上半年,仓库调拨收入已激增至9928万元,排名再次跃升至第29位。

如此快速的增长,当然与开源证券研究院基础薄弱有关。但即使排除这一因素,上升趋势依然让行业脱颖而出。

然而,当研究所的“黑马”质量逐渐得到验证时,开源证券研究所却迎来了奇怪的离场。

11月30日,赵薇在个人微信官方账号中写道:“即日起,我正式加入郭进证券,担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执行院长、总研究中心总经理”。

赵薇前脚丢了工作,后脚又丢了一个“***”。12月4日,原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师牟一凌也在个人微信官方账号上发文称,自己已正式加入民生证券,策略团队成员将陆续上岗。

两位首席执行官的离职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传言称,两位首席执行官的离职与研究所的薪酬调整和长期未兑现的奖金有很大关系。一位开源证券研究所的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并表示这与孙的想法“不相容”。

加入郭进证券后,赵薇迅速进入工作状态。12月3日,赵薇在个人微信官方账号上发布了招聘信息。

兆威从事市场宏观研究十余年,角色从买方平稳转变为卖方。往年初,长江证券成为其“福地”。此后,在往年和往年新财富宏观经济方向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三名。与长江证券的风头相比,赵薇在往年6月加入开源证券后相对沉寂。

有来自郭进证券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往年郭进证券将在研究层面发力。目标是在“新财富”的评选上有所突破,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分析师,提升郭进证券研究所在行业中的地位。“应该说,这与赵薇的个人初衷不谋而合。”

《时代周刊》记者联系到赵薇本人,询问离开公司加入郭进新研究团队的事宜,但赵薇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从业务能力来看,孙金菊也不是一无是处。往年10月,开源证券聘请孙金喜担任总裁助理兼研究院院长,连续8年是《新财富》中小市值研究方向比较好一家。在加入开源证券之前,他连续三年获得新财富中小市值研究比较好名。

上海一位卖家研究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牛人越多越好。有时候,会有一个“生了于,什么让你快乐”的内卷。当然,对于弱势的开源证券来说,孙金菊“从0到1”的经历更有吸引力。往年至往年,孙伟担任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在增长最快的研究机构中获得比较好名,实现了佣金收入的持续大幅增长。

换手潮会重现吗

与国家斗争很难,但保卫国家更难。从结果来看,孙金菊在开源证券取得了优异的开局。从业人数方面,往年开源证券研究院跳槽受聘分析师人数位居行业比较好。***证券业协会官网数据显示,随着孙金菊的到来,一年内分析师从9人增加到40多人。

仅仅一年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学院就已经处于良好的状态。往年,公司研究业务初见成效,拥有一支120余人的研究团队,涵盖25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三中心加五组”的研究体系。当年,分仓佣金收入增速位居行业比较好。

往年6月,赵薇宣布将加入开源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和研究所副所长。不过,上述开源证券研究院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赵薇的主要角色是首席经济学家,并没有承担太多管理职能。

研究所的扩张并没有停止。孙伟曾公开表示,开源证券研究院立志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研究定价权的比较好研究机构,计划在往年底组建一支20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和合集团高度重视研究业务,将其发展为长期战略业务,将着力塑造“市场化+法制化”的比较好经纪平台。

事实上,最近离职的前CEO不止两位。据***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目前开源分析师人数为38人,较往年一季度末的42人有所减少。开源证券研究院内部人士证实,目前人员“有进有出”。

开源证券研究业务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工成本的飙升,这在往年年报中有提及。

薪酬是券商研究机构离职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奖金池的使用没有完美的公式。比如廖志明向前雇主TF证券索要拖欠的200万元奖金,这是11月的刷屏事件。廖志明与老雇主的奖金纠纷不是事件的焦点。外界关心的是为什么总负责人垄断了整个集团90%的奖金。

对于在商战场上毁城拔寨的队伍来说,更容易看到一波翻盘。当时,本质证券也经历了一波大规模的换手。背景是当时精华证券上市,业务压力越来越大,但没有提到之前的薪资承诺。

北交所策略

自往年从新三板退市以来,上市已纳入开源证券的整体规划。往年5月18日,开源证券宣布完成第七次增资扩股。几大股东共同投资开源证券28亿元。

增资扩股完成后,开源证券已启动IPO计划,计划2-3年内上市,营业收入和主要业务指标将进入前30名,计划5年内跨过前20名。

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计划。据中证协、Wind统计,截至往年末,开源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分别位列行业第65位、第52位、第51位;营业收入排名第41,利润总额排名第48。

从研究所的角度来看,开源证券相当激进。往年共发布研究报告2403篇,召开电话会议1032场,覆盖境内外上市公司304家。

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孙金菊还强调了研究的质量。在他看来,证券研究报告也有28-28法则,前瞻性的专业研究报告永远是市场上最稀缺的产品。从研究部门来看,要摒弃过度追求数量甚至获得市场关注的思维,要坚持专业态度,采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对报告的前瞻性深度和专业性质量大做文章,以逻辑和数据信息说话。

孙金菊认为,卖家的研究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影响力,还有全面的解决能力。比如对于上市公司、投资银行、销售部门、科研院所等。都可以合作做生意,研究院的发展可以全面提升公司各业务条线的客户获取能力。因此,在确保合规、搭建防火墙的情况下,重点开放内部部门。

孙进非常关注北交所,近期签署的研究报告都聚焦新三板或北交所。12月8日,孙金喜还发布了《北交战略:冉冉升起的新星,拥抱中小企业投资时代》的研究报告。

图片:东方财富选择

事实上,从同行来看,不仅仅是在研究所层面,开源证券整体比同行更关注北交所的业务。

与开源证券有业务合作的一家中型券商投资部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很多券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北交所的业务关注度远没有那么高。“很多都只是处于单纯研究成果的阶段,而开源证券则不同,而且这项业务已经上升到公司的战略层面。开源证券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据我所知,总经理会亲自带团队跑北交项目。”

然而,精选层的“小IPO”市场形成了“一超四强”的格局。北信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精选层66家上市公司中,中信建投获9单,排名比较好,申万宏源获6台,排名第二,精华证券、开源证券、国源证券以4单并列第三。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10月中旬,开源证券监管的创新层面和基层企业家数量位居行业比较好。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开源证券秘书长。,并被问及明星分析师辞职一事。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任何回复。回搜狐多看看。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两首席大咖同时出走,“黑马”开源证券能否继续狂飙突进?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346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