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能不能先卖出基金,跌完了再买回来?

原创            能不能先卖出基金,跌完了再买回来?

原标题:能不能先卖基金,跌了再买回来?

一位投资者朋友问边肖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把基金卖出去,等跌了再买回来?“乍一看,这个如意算盘挺好的。经过一卖一买两次操作,避免了跌势,降低了持仓成本。但转念一想,事实完全不是这样。边肖会给你一个眼神。

首先,“卖基金再买”的做法有三个关键点:1)我认为目前是一个比较高点;2)我觉得以后会跌出一个相对低点;3)我对这只基金的长期看好,所以我计划以后再买。

对于不同的情况,边肖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建议。往下看。

1

// 落袋是安全的

比较好种可能是基金上涨了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达到了预先设定的心理获利区间,比如15%左右,所以我打算先定下来,然后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进入。合理获利没有问题。风险点在于之后能否收回,即能否找到合适的进场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

以栗子为例。这是一只新能源主题基金今年2月以来的走势图。

(仅举例来说,过去的表现不能预测未来的表现)

4月份有投资者入市,入市后基金一路上涨。到了7月份,投资者急于掉袋,担心后期会有调整风险,于是合计后卖出基金,计划再找机会再次入市。

由于这次出售,我再也没有回来【/s2/】这只基金涨啊涨,长期趋势一直在涨。即使有短期调整,入场成本始终高于卖点。低价卖高价买,真的是反人类,很难得到。

因此,采取合理止盈的投资者应做好跟随空大规模市场展望的准备。一方面,他们应该不时关注市场,另一方面他们必须在止盈之前制定投资计划

2

///被吓到了" 类型

第二种可能是基金已经跌了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但你预测目前还不是底部,以后还会再跌。在这个下跌调整期,你不可能每天吃饭睡觉,很难想到基金。你要快速清仓,不要再被心理折磨,等到下跌结束再买入。

此时,边肖的建议是【/s2/】重新测试风险收益水平【/s2/】,看看这只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是否与自身匹配。如果没有,可以适度减轻体位并调整到可以入睡的水平。【/s2/】如果有匹配,并且经过分析,判断我对这只基金还是长期看好的,那么现在就是捡便宜筹码的好时机,成本可以通过适当补仓进行摊销。

一个是“先下车等待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调整后再上车”,另一个是“边补位边落车”,哪个更划算?一些投资者不知道为什么空头头寸可以帮助将亏损转化为利润。我们可以在假设基金在未来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确实会下跌的情况下进行计算(不考虑手续费等)。).

例如,对基金Z的趋势图进行抽象和简化后,净值和对应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如图所示。

前提是3月1日买入1万元的Z基金,份额为1万/3 = 3334。

我们来看看“先下车调整一会再上车”的情况。假设2.5下车,那么此时的损失为3334*0.5=1667元。出售后,基金继续下跌,按照计划,有必要找机会再次入市。既然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市场的***位置,我们就用一个理想的情况,就是在底部区间买入,比如当它跌到左边2.2或者涨到右边2.2的时候,我们进入市场,再次买入10000块,我们得到的股票全部是10000/2.2=4545。之后一直举办到次年10月1日。此时,手中的基金价值为4545*4=18180元。除去1万元成本和1667元亏损后,【/s2/】浮盈约6513元【/s2/】。

让我们来看看。净值降到2.5不下车,买的越来越多,按比例补仓。假设我们从净值2.5每跌5%补仓2500元,那么当净值跌到2.38、2.26、2.14、2.04时,我们补仓,我们每次得到的份额分别是1052、1108、1166、1227。之后,将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0月1日。此时在手基金价值为(3334+1052+1108+1166+1227)* 4 = 31548元,剔除2万元成本,【/s2/】浮盈约11548元【/s2/】。虽然资金投入比较多,比上车前下车多5000多元。

(以上仅用于案例分析,非真实回测数据)

因为我们用的是理想情况,所以我们选择了底部区间来计算再次上车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但现实中,多数情况下,逢低买入是半山腰,否则要等到市场热度上升才会开始追涨,所以很难在底部买入,所以现实中,“不下车补仓边跌”的优势可能更明显。当然,每只基金的涨跌是不一样的。也有可能是基金跌幅较大,或者上涨较好,或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 计时交易类型

第三种可能是这些投资者更注重交易机会而不是资金的配置机会,即他们只是想高卖低买赚取差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择时交易”,但是择时有多容易呢?成功的择时交易需要正确做两次。首先,我们卖出之后,市场一定会进一步下跌空,之后一定会在低点买入。只要两个判断中有一个判断错误,整个择时交易就会失败。

在往年6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上海证券发现【/s2/】大部分选择择时的产品投资者的收益滞后于产品收益【/s2/】。当市场环境更加复杂时,择时的成功率更低,甚至择时所创造的正回报水平也远小于其带来的业绩拖累。(来源:上海证券基金专题研究报告:投资者择时收益分析)

事实上,投资的时机并不像预期的那样重要。如下图所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都有负的择时收益,但机构投资者仍然通过选股获得可观的整体收益。

对于很多退一步讲,即使高低判断正确,也要【/s2/】注意来回摩擦成本和巨大的心理成本【/s2/】,比如场外资金的赎回费用。由于摩擦成本,即使择时交易有一定的成功概率,也很容易变成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还有,在计时的过程中,心理成本也被大家忽略了。过度关注短期市场会让你的情绪随着k线图的高度波动,让你的精神陷入疲惫、紧张、抑郁和焦虑,简直得不偿失。

4

// 钱还有其他用途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突然急需一笔钱,基金要赎回,有闲钱再回到市场。这种类型也可以细分为各种情况,如下所示:

1)有急事。比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突然需要钱,铁磁性的孩子有事要借,但他就是手里没有别的钱。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办法。赎回基金刻不容缓。由于客观条件,没有回旋余地,只能赎回。赎回后记得随时关注市场表现,手松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入市。

2)有“更好”的财务选择。这种情况下的投资者,请明确现在是21世纪,还有什么比公募基金更好的投资选择?

买房?如果是刚需,那OK,但如果是炒房,那还是建议再考虑一下。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之下,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超七成新房价格环比下跌,二手房超九成环比下跌。过去15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 18.71% )完胜部分一线房价( 11.6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股票型基金: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上海房价:上海全市中原地产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统计区间为2015-12-31至2020-12-31) 炒股?上交所交易数据来看:个人投资者,从往年1月-往年6月的统计区间,无论资金体量如何,但账户年化收益均为负值,只有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单账户实现了平均正收益。如果真的非要炒股,千万不能听信他人或盲目投机,因为大家最终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买理财产品?现在理财的收益基本上也就是3%-5%左右,难以跑赢真实通胀率。况且刚兑打破后,银行理财也不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 转去买其他基金产品?有一个朋友9月初看到钢铁板块涨的好,非要赎回一直在调整的食品饮料去买钢铁,结果买入没多久,钢铁就画风一转开始跌,食品饮料反而开启了一波行情,成为了九月初至今申万28个行业里涨的比较好的。没想到吧,不专一在前,因此被绿得发光。

在各种情况下,能否“先卖基金,跌了再买回来”,边肖给了大家答案。你属于哪一类?

***借用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的一句话:“永远不要离开股市,然后认为你可以回来,因为你的情绪会彻底打败你。“经济发展好的经济体,其股***期来看肯定不会差。只是对市场前景要有信心!

今天就到这里吧~祝大家投资理财好~周末愉快!

风险:此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使用。信息中表达的所有信息或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保证对信息内容的最终操作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公司都不对任何人使用本信息中的任何内容而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以上内容不构成股票推荐。基金过去的业绩及其净值并不表明其未来的业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经理不保证利润或***收入。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定期定额投资与定期存款、一次性支取的区别。定投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和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然而,定期定投无法规避基金投资的内在风险,无法保证投资者的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价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回搜狐多看看。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原创 能不能先卖出基金,跌完了再买回来?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398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