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 为什么钱学森称得上真正的“战略科学家”?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 为什么钱学森称得上真正的“战略科学家”?

原标题: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为什么钱学森是真正的“战略科学家”?

钱学森离开我们已经12年了。

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他的思想深刻、有远见、有系统,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堪称“钱学森理论”。

诞生于20世纪的“钱学森理论”在21世纪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钱学森

战略科学家的特征

在今年9月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总***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大力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

总***对“战略科学家”的定义是: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视野开阔、判断前瞻、跨学科理解能力、具有强大作战组织***能力的大兵团科学家。

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伟大科学家和军事家,为“战略科学家”树立了明确的标杆。

一些***学者对钱学森的评价:

***科学家郭永怀的妻子李沛教授评价钱学森:

钱学森不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一位从战略高度考虑***科学发展前景的科学家。有些科学家是纯科学科学家,钱学森是有技术背景的科学家。钱学森既是总经理,又是工人。

航天专家于景源评价钱学森为“三维科学家”:

一维是对自己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洞察,二维可以对不同的学科和领域有特殊的指导价值,三维是在相当高度的智慧和跨层次能力。一般达到一个维度就是专家,达到两个维度就是专家,达到三个维度就是大家。

已故***科学院院士黄评价钱学森:

我觉得他有点像一只苍鹰,在天地生命的田野里盘旋。他有搜索和追踪移动目标的能力。当他发现一个目标时,他会在生病的情况下追捕它。

看你的评价,作为一个战略科学家,你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比较好,科学史的广阔视野。

近20年来,***航天科技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在1962年出版的【/s2/】《星际航行导论【/s2/】比较好章末尾写道:

太空旅行不同于星际旅行,这是现实的,但这只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但我们有信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了的人不仅能像今天这样带领人类进入星际旅行时代,还能实现太空旅行。

我们几千年来在地球表面的活动,从地球表面研究自然,为进入星际空间空创造了条件;那么,在即将到来的星际旅行时代,人们对太阳系自然的研究***会给科技带来一个全新的境界,让科技达到以前无法达到的水平,让太空旅行成为现实,那么星际旅行将为太空旅行开辟道路!

钱学森60年前的愿景,今天变成了现实。

1957年苏联发射比较好颗人造卫星后,钱学森随***代表团访问苏联。当时,钱学森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看到了导弹和卫星对于建立可靠的国家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忽视回收导弹是发展初期比较好的方案。

1958年1月,在美国发射比较好颗人造卫星之前,钱学森任组长,秘密项目“581”诞生。也是在那几年,钱学森和几位同名科学家从国际形势出发,在给***的联合建议中,描绘了一个大胆而浪漫的想法——天地海

在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推动下,1963年2月,***科学院宣布成立星际航行***会研究制定星际航行的长远规划。此后基本奠定了***航天事业发展的总体节奏,定下了长期目标,稳步向前推进,从而推动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钱学森《星际航行概论》

第二,跨学科领域的渊博知识。

钱学森在《星际航行概论》序言中写道:

作者试图达到两个目的: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星际旅行的技术问题,这样一方面,致力于解决这些单一问题的科技工作者可以理解每一个问题在他们所有工作中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星际航行技术的高度综合性,几乎囊括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所有刚刚成果,如现代力学、原子能、特种材料、高能燃料、无线电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精密机械、Tai 空医学等。

行星际航行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会对上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会对植物学、动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遗传学、地质学等至今尚未衔接的其他科学提出研究课题。,使这些学科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动并向新的方向发展。

总之,星际旅行是组织和推动现代科技的力量;星际航行可以广泛促进各种科学的进步。

没有深刻的跨学科知识,就不可避免地不会有如此广泛而深远的见解。

战略科学家的完善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时的校长林实施了一套旨在提高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意识的教学方法。钱学森回忆,他和同学们考试前没有开夜车,没有死读书,只是想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

钱学森申请大学前夕,他的中学数学老师认为他数学很好,应该申请数学系。语文老师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很好,应该申请中文系。美术老师认为钱学森有美术天赋,建议他学画画。

这时,钱学森做了一个选择——学铁路工程,造机车。1929年,钱学森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工程机械学院

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日本飞机狂轰滥炸上海。看到日本飞机在天空中肆虐空,钱学森做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选择-学习航空空工程,学习制造飞机

他利用业余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阅读了有关航空空的书籍,发表了多篇有关航空空的文章,最终考取了清华大学耿资助的留美公派学生,主修航空空工程。

钱学森后来回忆说:

我学的是机械工程(当时我在***的一所大学)...但是我从图书馆借的书绝不仅限于此。我看了所有关于飞艇、飞机和导航空理论的书,还借了美国火箭创始人戈达德的书。

记得借了一本英国Gloor写的书,重点是飞机机翼的空气动力学。虽然当时没有完全理解,但最终还是进入了空气动力学理论领域,这是我后来从事的一个主要学科。

1936年,钱学森获得航空空工程硕士学位。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航空空工程的工作基础基本上是经验性的,缺乏理论指导。他想,如果航海空理论指的是航海空项目,我们肯定可以事半功倍。

于是,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三个选择——从当航空空工程师到研究航空空理论。他申请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入学,成为世界***机械师冯·卡门教授的博士生。

肯尼迪总统向冯·卡门颁奖。

在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钱学森选修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基础、前沿理论课程,打下了扎实、广泛的理论基础。

钱学森认为,我们需要工程师,更需要“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才。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空工程系学习时,除了主修课,还经常去其他系听课。他说:“我学了这个以后,国际上的数学、物理、化学杂志都能看懂。”

钱学森在美国主要从事理论研究,也做过一些工程设计。他经常去工厂和实验室,检查实验,了解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可以和工程师交朋友。

他利用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广泛的理论基础,通过数学计算解决工程问题,实现了科学与工程的结合,成为***的应用力学家,也就是他后来所说的技术科学家

1944年6月6日,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进攻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条战线,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

与此同时,美国陆军航空兵空司令亨利·阿诺德将军开始考虑空部队的未来以及空战争的发展方向。他决定聘请老朋友冯·卡门教授作为科学顾问,全面评估和预测未来空***的实力。

他对冯·卡门说:

我对这场战争不再感兴趣了。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想这场战争了...只有一件事值得我们关注。未来五年、十年、五十年、六十年,空***力量和空战争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你召集一群努力工作的科学家来研究新问题。我想知道喷气推进对原子能、雷达和电子学的影响。组成一个小组去五角大楼研究这些问题,给我一个报告。

冯·卡门本着“只有真正的人才和实际的学习者才是比较好的”的原则,迅速组织了一个科学家顾问团,汇集了当时美国***的科学家,其中就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钱学森。

1945年4月至5月,钱学森(右四)带着冯·卡门飞往战火纷飞的德国。

冯·卡门带领钱学森飞往欧洲视察战场,获得战时欧洲火箭、导弹、飞机、原子弹等武器发展的比较好手资料,全面收集科技信息,预测未来部队发展空。

1946年,顾问团向美军提供了两份报告《迈向新高度》和《我们在哪里》,这是历史上比较好份美军科学调查报告,也是未来几十年美军空军事发展的蓝图。

该报告包含了美国空陆军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计划,包括原子弹和原子能技术、洲际导弹和超高速无人机。

这两份报告还包括钱学森的杰出贡献。35岁时,他已经是一名综合性战略科学家。他走在全球航空空航空航天和武器科技发展的前沿,对刚刚武器的知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钱学森《走向新高度》的中英文译本

钱学森还参与了美国多个风洞的建造,作为创始人,他建造了NASA的***核心JPL(喷气推进实验室)。从1938年到1947年,钱学森在这一领域发表了几十篇重要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是【/s2/

当时钱学森是***的科学家,所以有人觉得他能回到***发展是***的一大幸事。

改革开放后,钱学森努力学习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他将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从哲学的角度,指出了一些重大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可能的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位哲学科学家科学哲学家

作为战略科学家的贡献

钱学森是为***国防科技奠定基础的人,甚至将整个科学领域推向。他不仅着眼于现在,而且着眼于国家的未来。

1956年,全国十二年科学规划大会航空空组代表合影(前排左起:沈媛、钱学森、苏联专家米哈伊洛夫、王弼、陈亚娥)

***新规划学的经典案例始于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制定,而“12年远景规划”取得了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奠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式——***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

1956年春,钱学森回国后的比较好件大事,就是全面参与【/s2/】***主持的新***比较好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s2/】。

钱学森任综合团队组长,负责整个规划项目的评估、裁定、遴选和推进,最终确定了12个重点领域、57项重大任务和6项应急措施,确立了发展原子能、导弹、计算机、无线通信、自动化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方针和行动计划。

钱学森还亲自撰文制定了第37“建立喷气和火箭技术”计划。钱学森指出,喷气式飞机和火箭技术是现代国防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喷气式飞机另一方面,导弹。没有这两项技术,就没有现代航空空和现代国防。

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在有限的条件下,是优先发展飞机还是导弹。对此,钱学森提出-优先发展导弹,***常识。当时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道路是先发展航空空产业,再发展导弹和航空航天。

钱学森对此做了综合分析:飞机对可靠性、安全性、可重复使用性要求很高。按照当时的国情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短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不可能解决;从战略博弈的角度来看,是发展导弹的捷径。导弹技术不比飞机难,而且是一次性的。技术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导弹攻防都比飞机有更大的优势。从长远的来看,发展核武器是必然之路,只有核武器与导弹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战斗力和威慑力。

在钱学森看来,导弹技术的发展将彻底改变现代战争模式,而未来探索外太空宇宙空离不开运载火箭技术

钱学森逻辑严谨的论证和清晰的分析让大家信服,于是在“12年远景规划”中,有这样一段表述:1963年至1967年,在国内科研工作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制造的国防所需导弹达到当时先进的性能指标

国家***人会见制定科学计划的科学家。

早在1958年,钱学森就开始思考***卫星产业的发展问题。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向***提交报告,建议国家开始研究人造卫星。他明确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卫星发展“三步走”战略

比较好步,集中力量保障“东方红一号”[S2/];第二步是设计返回式卫星;第三步是论证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的方案。即比较好个“能上去”,第二个“能回来”,第三个“占据同步轨道”。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率先组织实施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成为新***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75年11月26日至29日,在钱学森指挥下,我国比较好颗可回收卫星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钱学森参与组织***,成功发射了***比较好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到目前为止,钱学森的人造卫星“三步走”战略已经完全实现。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需要战略科学家

钱学森曾告诉孙子:“要说爷爷过去的导弹航天事业是伟大的,那么爷爷在21世纪将会更加伟大。”事实上,钱学森晚年的贡献不亚于他对导弹航天事业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后,钱学森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却以更大的责任感投身于更多的科学领域,思考着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

“***太需要***人才了。如何培养出***的人才是钱学森晚年思考和最担心的问题。”屠元吉说,钱学森心目中的杰出人才,远高于普通专家、院士。用他的话说,他们被称为“科技人才”。

这样的***人才不仅在国内某一领域走在前列,而且在全球科技领域提到就能给人竖起大拇指;个人不仅要有拔尖的学术水平,还要能团结一大批人带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技术难关。

“如今,学科越来越细化,学生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有限。钱老的想法是广泛研究。他认为应该把科学和工程结合起来,打破专业界限。工程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的科研人才要科学家加工程师。”屠元吉回忆道。

钱学森曾强调:

有了52.2万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雄厚物质基础和全体人民的奋斗精神,就可以大力进行第五次工业革命、第六次工业革命和第七次工业革命。

全国15亿人决心保持小康水平,人均消费大概3500元,为的就是省钱:

1.第五次工业革命、第六次工业革命和第七次工业革命;

2.教育经费每年提高到5万亿元以上;

3.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即地理建设,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全国国土面积的一半左右,大规模调水解决缺水地区困难,绿化戈壁沙漠,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等。

4.建设一支信息化、高科技武装的***人民解放军。

有了这四项原则,人民***就进入了成为世界强国的道路。

现代科研活动进入“大科学”[S2/]时代,跨学科、跨界融合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把山脊边看做一座山峰,距离就不一样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聪明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把不同人的意见收集起来分析,事情就会更接近本来面目。

同时,培育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开放思维为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关于作者:[/s2/]汪文华,高级工程师,钱学森研究员,科普作家。回搜狐多看看。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 为什么钱学森称得上真正的“战略科学家”?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402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