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贝转身:珍视明谋上市局

康恩贝转身:珍视明谋上市局

原标题:康转身:照顾上市局。

康转过身:照顾上市公司。

摩根士丹利金融出品

康在销售明星品牌振实明方面取得了刚刚进展。

上周,康披露了振实明股权转让的进展,由中生药业等5家公司组成的财团将获得振实明42%的股权,总对价为16.8亿元。

“甄士明”是康的重要品牌之一,康一直在努力推动甄士明***上市。今年上半年,振实明营收5.09亿元,对康营收的贡献仅次于“长炎宁”系列产品;同期,甄士明的净利润接近7000万元,相比康的净利润2.4亿元,重要性不言而喻。

出售国有资产

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其前身是兰溪云山制药厂。和同时期的许多国有企业一样,云山药厂经过改制、更名、股份制改造,于2004年以“康”的名义进入资本市场。自1985年起担任云山制药厂厂长的胡季强,也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掌舵人。

往年7月,康意外变更国有资本所有权,大股东变更为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持股20%。

今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康先后宣布了两项增持计划。控股股东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计划增持至少1000万元,最多2亿元。康集团计划增持股份至少1000万元,最多1亿元。

截至12月9日,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持有上市公司20.8%的股权,胡季强本人持有5.2%的股权。同时,胡季强还通过实际控制康恩贝集团和博康药业分别持有8.46%和0.22%的股权。

往年是康的转折点。在往年1月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表示,“往年对康来说是一个艰难的低点”。

【/s2/】业内人士认为,往年,康的***产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被国家列入重点监测目录,被踢出医保,造成上市15年来***亏损,是康抑郁的重要原因。

丹参注射液由康恩贝的全资子公司贵州佰特生产。往年,康出资9.945亿元收购贵州百特51%股权,次年收购剩余股份,实现对贵州百特药业100%控股。

往年,贵州百特向康贡献净利润1.54亿。往年至往年,贵州百特贡献净利润超过18亿,是康当之无愧的***产品。

然而,往年7月,这种中成药被列入国家合理用药重点监测名单。当年,康***出现负增长,净利润同比下降57.27%。之后,该药品不出所料地退出了省级和地方医保支付目录,进而叠加疫情影响其他药品渠道的销售。往年底,康已停止生产该药品,随后该药品的生产批号被取消。

除贵州百特外,康其他业务保持稳定。年报显示,扣除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销售收入后,康恩贝药业往年销售收入为52.84亿元,同比增长2.51%。

事实上,贵州百特康贝恩的影响力在往年已经基本消化。【//】往年,康对贵州百特计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达7.5亿,往年计提的减值损失已降至7000万以下。

【/s2/】除了贵州百特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康更棘手的问题是持续投资失败的灰犀牛冲击,这也是康改变国有资本所有权的原因。【/S2/】往年以来,康投资医药电商、眼镜电商、收购药厂、种植工业大麻,甚至增持自己公司的股份,大部分都以失败和亏损告终。

核心业务被“叫停”后,康奈贝急需寻找新的增长极。但康恩贝的试错空期受资金限制较大。【/s2/】截至往年6月末,康有息负债达25.45亿,其中短债19.47亿,同期手头现金仅为17.08亿,无法完全覆盖短债。

钱不够,康减少了来弥补。往年,康恩贝的R&D费用为1.85亿元,仅占销售收入的3.13%,同期销售费用为24.69亿元,是R&D费用的13倍多。

【/s2/】长期的低R&D投资导致康恩贝主营业务长期依赖长炎宁、前列康、振实明等多个品牌,内生动力不足,***产品受阻后业绩失速。

往年,康成功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康营收46.2亿,与去年基本持平,归母净利2.15亿,同比下降60.52%。扣除嘉禾生物()股份公允价值变动及贵州百特公司停产影响后,康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约4.7亿元,较往年同期增长约43.76%。

自往年以来,康策划了多次资产转让。在振实明股权转让前,已公开挂牌转让迪尔药业25%股权、贵州百特公司100%股权、蓝欣小贷公司30%股权。

此前转让的三家子公司均为低效资产。康在往年赢得了迪尔制药25%的股份。往年至往年,迪尔制药实现净利润总额3246万,但盈利能力逐渐下降,今年前10个月净利润仅为370万。

贵州佰特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生产厂家,曾是康的***产品。自从被踢出医保后,其业绩就再也没有恢复过。

被踢出上市公司体系的蓝欣小贷公司,往年受不良贷款核销及减值准备计提影响,蓝欣小贷净亏损5100万。

值得一提的是,甄士明的业绩承诺尚未完成。兰溪梁震是振世明的员工持股平台。往年10月,通过增资3364万元,收购振实明20%股权。

根据增资时签署的业绩承诺,往年至往年,康需享受少于2907.34万、3488.81万、4186.58万、5023.89万的罕见清晰扣非净利润。

往年至往年,振实明履行了业绩承诺。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956.75万元,按康持有的80%股权计算。扣除非盈利后,业绩承诺大概率兑现。

作为长期提供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镇明正处于业绩承诺期。康为什么要抛弃呢?

康给出的解释是,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

【/S2/】往年以来,康融资情况不佳,融资现金流为负。【//】往年至往年,康回购3.65%股份,拟用于发行可转换债券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但由于往年亏损不符合发行可转债的条件,上述两项计划并未发生。今年9月,康股东会已审议通过注销该部分股份,减少注册资本。

康一直在筹划推动甄士明***上市。如果将此次转让振实明42%股权视为IPO前引入战略投资者,那么融资渠道的拓展就可以得到解释。

如果股权转让成功,康仍将持有振实明公司38%的股权,为振实明公司的单一***股东。但振实明公司未来的控制权存在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振实明董事长胡蓓是胡季强的儿子。湖贝的执行合伙人兰溪梁震持有振实明20%的股权。

出路在哪

在国资正式入资之前,康就曾提出“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作为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以往年营收为基础,到2025年健康消费品业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以上。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康再次表示,未来将重点发展包括非处方药和健康消费品在内的自护产品业务。上半年康恩贝的非处方药、保健品等自护产品收入达15.86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1.01%,是占比***的核心业务板块。

随着***产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退出市场,其中一个核心产品振时明将不再巩固。这时,康从中成药企业“跃升”到保健品企业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康保健品的营收贡献仍然很小,上半年只有4.6亿,占总营收不到15%,毛利率比医药产品低30%。

与中成药的销售渠道有很大不同。康此前的中成药和仿制药销售主要基于30万家药店为主的终端,而包括非处方药在内的健康消费品线上销售占比不断提升。我们面临的新市场意味着组织结构以及销售和渠道战略的许多变化。还不知道康恩贝什么时候会在新市场有大作为。

可以预见,未来保健品将无法扛起康恩贝的营销大旗。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新的核心产品,康恩贝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的布局将很难回到从前的***表现。回搜狐看看更多。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康恩贝转身:珍视明谋上市局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467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