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年,QQ浏览器向左还是向右?

第十二年,QQ浏览器向左还是向右?

原标题:第十二年,QQ浏览器会左转还是右转?

文|小倩

自从去年底手机浏览器乱象被集体整改后,可以明显发现,大部分手机浏览器首页“男人的沉默,女人的眼泪”的标题内容都有所减少。

现在已经过了往年,如果要有国内移动浏览器的年度***排名,腾讯收购搜狗浏览器算一个,360推出无广告快递版算一个,涉及UC虚假广告的公司被罚209万,至于另一款“顶流”QQ浏览器,则“越来越沉迷”内容测试。

回到市场发展的角度,移动物联网时代,移动浏览器有多少创新迭代空,能创造哪些大***?

广告是无辜的,浏览器的本质是服务和商业。

在美国市场,浏览器经历了从付费到免费+广告模式的演变。但是在***市场,浏览器一诞生就是免费+广告的设置。原因是“免费”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关键词,贯穿了整个过程,而作为线上工具,浏览器本身的商业变现路径相对简单,广告和游戏承担了大部分现金流来源——广告没有错,虽然浏览器是服务工具,企业不是公益组织,需要盈利。

与国内外主流浏览器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国外浏览器界面简洁,大部分只保留了搜索引擎功能;国内浏览器充斥着网站、***资讯和广告内容。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国内娱乐方式的增多,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单纯浏览网页对用户的吸引力下降,浏览器厂商需要其他用户来留住;第二,只有不断丰富浏览器内容,完成从单一工具到集成平台的转变,厂商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实现商业价值。

这种开发模式一直延续到移动浏览器时代。可以观察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常用的手机浏览器基本上都是集成了“各种功能”的综合性内容平台。

那么,目前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的发展格局如何?

艾媒咨询预计,往年***移动浏览器市场规模约为7.3亿人,整体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是手机浏览器市场的主流。刚刚数据显示,UC浏览器和QQ浏览器的用户活跃度较高,月用户占比分别为62.2%和52.4%,与其他浏览器拉开了较大差距。

从商业模式来看,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都是集成的内容平台。对比后发现,功能重叠度高。

但有趣的是,根据***经济贸易研究院往年在Q1公布的***移动浏览器APP日均使用时长数据,UC浏览器的日均使用时长超过QQ浏览器。

QQ浏览器有腾讯生态做后盾,应该更有优势。为什么会这样?

UC前面先有祝语,QQ内容+生态后面赶上。

相对来说,UC浏览器是最早进入市场的手机浏览器之一,积累了很大的先发优势。

早在2004年8月,UC就推出了一款名为“UCWEB”的移动浏览器。在那个PC为主战场的时代,UC移动浏览器在几乎空的白色移动互联网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先发优势下,UC就像一只误入羊群的狼,很快就会控制住大部分移动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到了2009年,当QQ浏览器开始布局移动浏览器市场时,UC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QQ浏览器只能另辟蹊径,选择在内容+生态上继续发力,以差异化的体验赢得用户的眼球。

从目前的环境来看,当移动互联网乘坐加速快车时,各类移动应用层出不穷,开始以更丰富、更多样的内容蚕食市场,移动浏览器也开始逐渐失去超级入口的地位,因此内容+生态成为移动浏览器坚守用户的***选择。

其实,UC浏览器日均使用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比QQ浏览器更长的原因,是在保持先发优势的同时,及时对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转化,甚至一度在******领域做出了特色。曾经被网友津津乐道的“UC震撼系”就是比较好的证明。

然而,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可持续的内容生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QQ浏览器已经为此花了十几年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

比如2010年,QQ浏览器注意到手机阅读的潜在市场,开始有意识地在软件中增加小说阅读的权重,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往年,基于用户对信息接收的强烈个性化需求,QQ浏览器开启了帮助用户剔除“无用信息”,根据用户喜好呈现信息的过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数据过滤”。

此外,合理利用腾讯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也是QQ浏览器快速抢占市场的秘诀之一。比如“种菜”游戏发生大火,男女老少抽空在电脑前偷菜种菜。QQ浏览器与QQ空合作推出“一键偷菜”功能,瞬间成为引爆市场的节点之一。

截至目前,QQ浏览器已经形成了包括阅读、浏览信息、观看视频等主流娱乐活动的内容生态平台。其中,以免费网络文章为核心的阅读功能甚至成为了QQ浏览器的主要功能,这也是大多数用户选择的主要原因。

除了内容丰富,跟上***也是QQ浏览器的一大利器。比如往年高考季,QQ浏览器新增了志愿高考通道。往年元旦,它联合故宫出版社推出了今年的比较好款涂鸦,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传播传统文化,增强用户的参与感。

在技术方面,QQ浏览器也没有落后。进入市场初期,QQ浏览器几乎每两三个月更新迭代一次,不断查漏补缺,不仅提高了浏览器的稳定性,在内容创新方面也跑在了行业前列。

借助内容+生态,QQ浏览器可以快速占领市场,最终与UC对立。

然而,这种模式仍然有优点和缺点。好的一面是,在腾讯生态系统的支持下,QQ浏览器有了更多适用场景。比如微信文档可以通过QQ浏览器打开编辑,方便用户操作。不利的一面是,浏览器的本质仍然是浏览和下载网页的工具。如果一味关注内容而忽视浏览器本身的使用感,可能会有产品粘度下降的风险。

转生十二年,QQ浏览器怎么改?

如今,QQ浏览器已经发展到了第十二个年头。移动互联网市场也出现了各种信息共享平台,如今日头条、Tik Tok等。与移动浏览器相比,这类软件更加垂直,信息量更大。

面对瞬息万变的用户市场,QQ浏览器会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左转还是右转?

在哔哩哔哩搜索“手机浏览器”,打开几个好评度***的视频,发现在发烧友眼里,图片比较简单的浏览器更受欢迎,比如Quark、Via。

随着移动浏览器商业化的深入,广告和劣质内容逐渐增多。屏幕的简洁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避免广告的“痛苦”,还意味着浏览器占用的内存更少,甚至没有其他功能作为“累赘”,因此浏览器的运行速度可能会有所提高。

夸克就是这样“转圈”的。一位数码发烧友告诉笔者,当初选择夸克的原因是“界面清新简约,一触即达搜索关联,视频嗅探***,广告完全可以屏蔽”。

然而极简模式下的手机浏览器取悦用户,却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

作为工具软件,实现手机浏览器的渠道其实并不多。如果坚持“极简风格”,很可能意味着实现能力趋近于零。增加内容,拓展功能,打造“生态”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以体验为导向的“发烧友”终究还是属于一个小群体。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搜索稳定性和强度并不是影响他们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在哔哩哔哩的相关测评视频中,很多网友表示选择QQ浏览器是因为“可以免费看小说”。

所以可以发现,无论移动浏览器有多“极简”,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总会开始“臃肿”。现在比如5.0版本发布后,夸克浏览器的音量飙升到了78.36M,和QQ浏览器差不多。

笔者认为,移动浏览器向综合内容平台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如今的信息消费市场在不断变化,QQ浏览器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不断调整,找到正确的方向。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市场的消费主力,QQ浏览器可以考虑迎合年轻人的喜好,进入年轻消费市场。比如最近与阅文集团、百草味联合推出的《零食小说礼盒》,就是一次青春的跨界尝试。

当然,跨境合作伙伴的选择也要符合自身的定位。对于QQ浏览器来说,与阅文集团、百草味的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获取阅文集团的优质小说资源,提升自身“小说阅读器”的工具属性,另一方面以美食创新的形式,为自己贴上新消费的标签,迎合年轻人的消费预期,从而打开市场。

此外,增加R&D投资、提升浏览器性能、提升用户体验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向之一。新一代消费者不仅注重个性,更注重产品性能。通过提高浏览器的运行速度,过滤显示的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可以满足年轻人的深层次需求,从而获得这个群体的认可。

随着移动互联网变革的加剧,移动浏览器市场也被迫打起了战歌。第十二年,QQ浏览器还是选择左转。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 taimeiti),或下载钛媒体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第十二年,QQ浏览器向左还是向右?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796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