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话植树——略谈同安古树名木

植树节话植树——略谈同安古树名木

原标题:植树节植树——谈同安古树名木

同安大同街道东山社区有一座***纪念林纪念碑。原碑位于大学西侧山坡上的相思林和松林中,后移至现址。纪念碑“高1.5米,宽0.62米,厚0.12米”,正中用正楷题写“***纪念林”,落款分别为“中华民国2008年3月12日”(1939年)和“同安***程·”。程,四川万县人。1938年6月16日至1939年3月25日任同安***。历任尤溪、莆田***。在离丞相纪念林碑不远的比较好座山上,有一块“何仪君子公禁应城山罗汉峰挖沙坏郡脉碑”的原件,至今未见实物。同安县志(民国版)记载其碑文,其中提到“植树补其不足”,体现了前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

种树一直是圣贤的乐事。环顾全城,登高梳理同城爱护树木的故事,编出先贤造林的风雅之事,为文科学人奉上大餐。

一、名人与古树

明代同安人林、康二华、柯凤祥在端平岩石室学习。两人相距仅五里,先后为比较好进士,故称五里三晋进士。其中,林和康二华在官居后回乡时,引进了外国树种,并在当地种植。如林在山麓种下火六丹树(现已失传),康二华带回油杉种植。新民镇鹤山社区钱芳社区的鸡蛋花也是康二华种的,但树龄只有一百多年。比如明朝兵部左侍郎洪朝宣,就曾经亲手种过苏铁。今天,同安孔庙里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柚树,是陈嘉庚在20世纪20年代从东南亚引进并种植的。

图片:《旧时的汤加》

图片:《旧时的汤加》

何社区鸡蛋花

寺庙里的柚木

图片:《旧时的汤加》

明代大理寺丞林熙元到大渡田前村家访。看到当地环境恶劣,风沙遮天,他主张植树造林,形成防风林,达到固土防沙的目的。

图片:《旧时的汤加》

村黄的祖先曾亲手种植樟树,树龄已有1200多年。皇叔布衣黄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立“祖林垂石碑”(现藏金柄黄祠堂),上面写着:始祖赵伦亲手栽种樟树林,是造福全家的胜利,后人要保护它不被破坏。

祖林炊事杯

黄,字立夫,明朝亡后隐居在雪山岩。著有《道易南麦》、《二孝经》、《九日山记》(全州地图集)等。

金炳村(现属翔安区行政管辖)爱护树木,立碑警示后人。上面写着:“林木具有非凡的抗风、蓄水、固土的能力,也是一种财富。大伦打理一切。破坏它的人不是我的人民。”

张汤

同安旧县的榆树,据说是朱子种的,但没有史料证明。这棵古榆树位于同安区档案馆门前,高约五米。时至今日,同安老县衙内中仍有朱的遗骨,如高的题词和龙喉井。同安广场旁的四棵古榕树,据说也是朱子亲手栽种的,用来挡风沙。他的《小英路,连成功》:“今行登船,乐在郊外。然笑从昔俗,闭门一泉狱。”

古榆树

二、奇闻异事与名木

唐红镇郭珊村的亲家樟树是同安区最古老的古樟树。樟树树龄1148年,高约9米,树冠约17米。不远处的樟树,树龄约1138年,树高6米,冠幅12米。村是郭氏家族的居住地,这两棵古樟树据说是他们的创始人种植的。在樟树空的树干里,有一张八仙桌,每年定期祭祀樟树王子。同安比较老的香樟树,还有古庄灵九宫后面的香樟树,可惜目前只剩下根了。

郭公章

郭坡长

庄灵九宫后的古樟树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同安县遭暴雨袭击,东西溪两岸居民流离失所,尸横遍野。经村民合力打捞,仍有18具男女尸体无人认领。厦门的一个义士把他葬在一个地方,立了碑。中间的碑文写着:“同安水潭十八男女在一起”,两边的碑文写着:1998年康熙戊寅四月二十八日夜,洪水猛烈,淹死无数人。听到这个消息很难过。因为养船工,捞尸体下葬。还好房东给了我们一个洞,左边住了八个男的,右边住了十个女的。我担心比较好年将被放弃,我将把施乐作为我的志向。恐天下被践踏,望仁人修之,使我见仁。”署名:“厦门人立碑”。之后,这里神奇地长出了十八棵古榕树。

十八棵古榕树(当地)

当时同安县感觉到了这一点,立碑惩戒此事。碑文上写着:“墓神,清康熙戊寅年四月二十八日晚,雨如洪水,而后水涨船高。浦头人得真身,蟹洞中有司祭。宫阙超宏大,灵为神,浦江镇为魏,海疆安抚,区域水道得安宁。做十八棵大榕树来庇护乡下所有的人。格蕾丝挂在地上,和德布所有的人。人们感受到他们的善良,他们越来越受敬仰和信任,代代相传,香火在蔓延。”石碑上的大部分字迹难以辨认。此外,该碑文于1952年被用作水闸的基石,现已修复。

三。同安区古树名木的几个“最”

最老的榕树:梵天寺东边和文公书院旁边的两棵榕树,都是858岁。相传为朱所植,彝族人称“松茸”。朱任同安主簿期间,梵天是他经常诵经的地方。他的《登罗汉峰》:曹事休,登高一瞥。徘徊在这里,我期待穿上灰尘。俯视夕阳下的远郊,暮色阴冷,阴沉沉的。享乐之云已去,欲穷而幽。当树上长满了毛,就能看到仓颉的深处。讨厌没有翅膀的飞翔,去彭懿岑山。

梵天寺东边的古榕树

《梵天看雨》:没有苦难,活得很久。暂时送去灵山寺,空吟诵隐诗。在清岩外读书,看雨看钟。天气渐冷,秋天将至,沧州还要去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参观梵天寺”:杰哥向林珏,在这***穿裙子。夜里云渐稀,满山皆雨空。地中衣寒,天高云淡。出门时,月色满林。明代林熙元重修文公书院,仿漳州开元寺故事,移至梵天寺后。里面有朱子石雕自画像,还有明代宣写的《文宫书院加书建亭记》。

文学院旁边的古榕树

树冠***的榕树:位于祥平街道西盛社区的古榕树,树冠达46米,为厦门之最。根据古老的传说,这个地方曾经是松柏林,一些鸟儿把古榕的树种子扔在这里,后来长成参天古榕。因为榕树是从松柏树上长出来的,所以叫松柏树。

松柏上的大榕树

最古老的荔枝树:宋代蔡襄《荔枝树》说:“荔枝仅存于福建、广东、南粤、巴蜀。”民国同安县志荔枝词条:“树高数丈,可抱在一起。叶子如冬青,花如草木樨,松果和果仁如莲子。青熟红,甜甜蜜蜜。”这棵荔枝树,位于莲花镇鳌溪村,树龄518岁,是厦门最老的荔枝王。其冠幅约11米,树高约12米。目前,位于吴县镇后塘村的荔枝树仅剩根,位于香坪街道胡静社,树龄约168年。

胡静荔枝树

最浪漫的树:唐代王维的《相思树》:“当那些红色的浆果在春天到来时,在你的南国枝头泛起红晕。为了我,带一抱回家,作为我们爱情的象征。”这个东西又叫红豆,也叫海红豆或者孔雀豆。《民国同安县志》红豆条目:“枝叶如淮,十花,坚如皂荚,红如珊瑚,有黑点,谓之相思。莲花镇梅铺村张厝社的海红豆树,相传为明代同安佛岭的叶文姬所植。树龄约438年,可能是省内比较好的海红豆树。名常,“寿一百零八岁,为第五孙,佛爷第十三祖”。

海红豆树

最壮烈的树:民国同安县志木棉条目:“俗名攀枝花,红如火。它的蒂用棉花扎着,可以当床垫用。这棵树有十英尺高。旧***编年史上只有南安一座山坛,在今天的城里也有。“在汤加注册的木棉树有三棵。大同街共联的一座古寺,距今约118年,是共联三景之一。旧时宫联古寺,距南门出城五里,故又称五里宫。另外两棵树位于五贤镇黄板社。

宫古寺的木棉树

最有用的红榕树:红榕树,一棵在妙剑庵,一棵在碧岩山前,一棵在龚蓓、石薰门前。其中,龚蓓门前的红榕树形成了独特的“榕树妈妈”景观。红榕,民国同安县志中,叶片光滑有光泽,种子似无柄榕,高大无根。可用于治疗外科常用的风。

图片:《旧时的汤加》

香庙建庵后的红榕(半植物)

世勋村龚蓓前的红榕树

梧侣社区的红榕树

最老的黄连木:黄连木,位于香坪街道西洪塘社区,树龄约798年,高约11米,树冠约11米。位于青浦村大社的黄连木已有708年树龄。同安区有黄连木的村还有新民街道鹤山社区下坑里、五贤镇夏风村、西柯街道后田社区。

西塘社区的黄连木

清大社黄连木回搜狐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植树节话植树——略谈同安古树名木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398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