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有助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银发经济有助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促进区域经济活力的银发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中小学校共享;促进区域经济活力的银发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2022-02-23 09:45:08来源:证券日报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全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支持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推进国际和跨区域合作。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地方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发展多元化银发经济,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相关地区有大量的老年人,发展银发经济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压力。 第二,发展银发经济可以有效挖掘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有利于保持区域经济活力。 第三,协调银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区域养老产业竞争力。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a股市场共有养老服务、银发经济概念股79只,市值8747.57亿元。 从业绩来看,2021年24只养老产业概念股净利润增长。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说到银发经济,一系列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达到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 预计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达到5.9万亿元。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陈力表示,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3.5%,且仍在上升。 老年人口规模不断上升,释放出大量养老需求。 培育养老产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正在成为消费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傅毅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老年人消费升级的诉求非常强烈。 从产品端来说,“便宜”不再是老年人的首选,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向高层次、高水平、多样化发展。 他们逐渐开始追求品质和享受型消费,寻求适合自己的智能辅助产品。 比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在旅游、医疗保健、理疗等方面加大投入。 一些老年人的心态也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时尚。 值得注意的是,银发经济不仅是老年人的经济,也是提供养老服务的经济。 除了老年人,消费者还包括提前为老龄化时期做准备的潜在人群。 傅毅夫表示,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养老市场的优质供给仍相对不足,养老产业的供给内容仍集中在餐饮、护理、健康医疗等基础养老服务领域,尚未形成优质、精准的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也难以满足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此外,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相关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些老年人仍然持有“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对养老服务机构相对排斥,消费习惯节俭,这些都制约着“银发经济”的发展 养老金相关企业逐年增加。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状态为活跃、存续、迁入、迁出的养老相关企业超过19万家。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全国新登记的养老相关企业分别约为2.8万家、3.7万家和4.7万家。 注册量年增长率在33%-36%之间,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河南三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发经济可以带动消费需求,对于区域发展来说,可以促进当地消费总量的增加。 各地需要探索银发经济消费结构的特点,不断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消费模式,挖掘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促进银发经济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陈力表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仍处于成长期,服务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规划》的发布有利于促进银发经济多元化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一是养老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 在养老服务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企业服务与老年人口需求的精准对接;在养老产品方面,实现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同功能的智能养老产品研发。 第二,养老金融服务将趋于多元化,现有的养老保险种类也在不断多元化。 同时,进一步开发定向支付和理财金融产品,促进养老金融的发展和完善。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银发经济有助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875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