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重信号

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重信号

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重信号字体:小中大分享到: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重信号2022-02-06 10:46:52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年春节假期过半,中国消费热潮如期上演。

假期前四天,北京监测的147个景区(区)营业收入达30168.1万元(不含环球度假区收入),比2020年增长2倍。

上海共接待游客598.7万人次,让人感受到“经典传承”“文艺潮”等丰富多彩的海派新春。

纳入统计的四川省695家A级景区实现门票收入9669.72万元,较2021年同口径数据增长14.85%...

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正在从新疫情的影响中逐步恢复。但也必须看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困扰。中国经济抗下行压力的力量在哪里?从这三重信号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充分利用政策之间的优势空

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国的政策将服务于稳定的目的。

中国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撰文称,将积极出台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他直言,针对经济下行压力,要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稳定有效的宏观政策,谨慎出台具有收缩效应的政策,适度发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的有机结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准确处置局部突发疫情。

政策之间的优势空是中国从政策发力的基础。“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有很多空政策,尤其是宏观层面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接受中新社《中国快报》采访时表示。

屈宏斌解释说,近两年多来,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上采取了零利率、量化宽松等“大放水”措施,同时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断上升,而中国用综合公式抗击疫情,不仅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整,还具有制度优势。

红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安源也指出,从跨周期调整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保持韧性的强度和能力主要在于疫情期间中外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向的差异。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去年实际执行的赤字比例可能仅略高于2%,远低于美国10%左右的水平。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国内通胀压力非常有限,需要权衡的是如何利用好,降息空。美国面临的矛盾是如何通过大幅加息和缩减规模来对抗通胀,同时又不过度抑制增长。

“此外,海外经济体已经提前消化了后疫情期的复苏红利。但一旦满足国内管控放松条件,餐饮、旅游等线下接触服务行业有望出现报复性复苏。”张安源说。

屈宏斌认为,中国对疫情的全面控制,使其在两年多后站在了现在的时间点上,尽管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但储备了更充足的政策空。更重要的是,官方决策也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做出了新的调整,未来将有针对性地出台多项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不利于稳定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定的政策出台更多。”正如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所说,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努力工作,前瞻市场曲线,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新旧动能平稳转换

从中国整体经济结构来看,已经出现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的迹象。

屈宏斌指出,在实体经济领域,本次疫情期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制造业投资不降反升,工业基础和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也支撑了中国外贸的辉煌表现。

他还认为,中国下一步的稳增长政策应该指向三个既有利于当前又有利于长远的领域。一是中高端制造业,二是绿色低碳的项目技术,三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可持续内需。

大成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姚宇东表示,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生产率需要不断提高,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硬科技是中国经济的主赛道。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下足了功夫,高质量发展也交出了崭新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空航天器及装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4.7%、17%、18.3%和18%。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2%。

张安源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能源转化等方面的产业应用水平也达到了世界前列。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有新的跨越式发展,各种能源转换的技术路线将会有新的实践。

“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张安源表示,注意到最近九部委联合发文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政策环境将趋于成熟和稳定。

此外,在更广泛的创新领域,尤其是脑科学和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这些突破意味着新的需求创造,对人口基数巨大的国家来说,意味着显著的新增长动力。

短期波动不改变长期趋势。

2022年以来,在内外因素叠加下,中国股市出现短期波动。

张安源认为,去年全球主要股市涨幅较大。年初以来,面对美联储可能持续大幅加息及其广泛的溢出效应,相关市场估值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具体来说,他指出,节前a股调整的原因很多。第一,从历史情况来看,如果春节较早,节前股市主要延续往年的交易逻辑;二是降息幅度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第三,海外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预计节后这种情况会有相当大的扭转。”

股市作为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最终还是要回归经济基本面。稳增长的政策组合已经在路上了。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这也将为中国a股未来的市场走势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成为对冲外围市场波动的重要筹码。

从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相比市场短期的悲观情绪,乐观的表现更加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a股共有254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1473家公司预喜率为57.83%。其中,微增205家,亏损289家,继续盈利28家,预增951家。

“我们的股市将是一个缓慢的牛市,会有更多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姚玉东表示,虽然经济会有短期的下行,但随着房地产的软着陆,会逐渐进入更健康的发展状态。随着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居民将通过不同的资产管理产品和净值型产品配置到资本市场。随着公募基金继续规范快速发展,将形成技术、产业和金融的良性循环。

屈宏斌指出,中国的稳增长政策将解决短期问题,并为中长期带来增长潜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后,完全可以期待未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有一些定向宽松,a股目前的估值在全球也更有吸引力。

“中国经济克服短期压力的能力和长期稳定积极的趋势将支撑股市的信心。”屈宏斌说。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张安源说,我们并不特别关注短期的经济波动,也不会改变我们的投资决定。我们更关注市场的长期发展潜力。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我们认同被投企业的观点,稳增长政策可以将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帮助初创企业度过经济低迷期。

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也会形成良性互动。姚玉东表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板、创业板、新三板、北交所的作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引导,促进社会资本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为专业化、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为社会资本参与科技进步提供更多渠道和对象。(文/夏斌)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重信号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887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