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苏州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数字赋能,苏州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数字赋能,苏州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字体:小中大分享到:数字赋能,苏州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2022-01-06 07:29:04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小寒不冷,心向太阳暖。

苏州5日召开“新年比较好会”,宣布往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2.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历史性跨越4万亿元大关。

苏州作为小康社会宏伟规划的起点和现代化建设宏伟规划的纲要,谋求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创新集群”。

苏州将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集群,推动工业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跨越,工业大市向创新型强市跨越,全力打造“创新型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打造“苏州制造”新优势

苏州***年会谋划整体重点工作引人注目。

往年提出“开放再出发”的思路,往年以“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今年,我们聚焦于“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连续三年,我们专注于行业的发展和立足。

“十四五”伊始,苏州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0亿元,约占江苏省的1/4;进出口总额突破3800亿美元,约占全省一半;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1/5。

使之成为“核心”。多位与会者告诉记者,苏州成就背后的核心支撑在于制造业。

截至目前,苏州拥有工业企业16万户,涵盖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大类、491个工业大类,是***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坚守实业的基因刻在苏州企业家的骨子里。杜东纺织集团深耕纺织服装行业60多年,至今仍在忙于服装生产线的改造升级。董事长徐为民笑着说,这几年错过了很多赚钱的机会,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他的初心是“把纺织做好”。

通润机电集团从1968年开始尝试制造千斤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商用千斤顶、汽车千斤顶等产品产销量均居世界比较好。“转型不等于盲目转行。我这辈子,尽我所能做好一件小事,我就做一滴水,一滴水汇成苏州制造业的河海。”集团董事长顾雄斌说。

从活跃的乡镇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崛起,再到新世纪开放创新型经济的转型,苏州坚守制造业的主线始终是清晰的。

长期服务会有回报的。位于苏州吴江区的盛泽镇,走出了恒力集团和洪升集团两家世界500强,证明了保持“恒心和决心”才能最终看到“盛世长虹”。

当前,百年风云与百年疫情交织,产业实力成为重塑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制造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苏州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更是难能可贵。

“4万亿”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处于***地位,但苏州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更注重不足,思考如何“由大变强”、“由强变优”。

碧春是苏州名茶。每年炒茶的时候,大火都会把铁锅烧到近300摄氏度。师傅不停地用手拿起、翻炒、抖掉茶叶,然后慢慢加火降火,让其成型、干燥,整个过程持续40分钟左右。

“三分靠原料,七分靠投机者。”炒茶对技艺的坚守,对火候范围的掌握,与苏州努力做大做强制造业有相通之处。

利用数字经济抢占“新赛道”

迈出“4万亿”这一步,下一步是什么?苏州锚定了“数字工业化”和“工业数字化”的主线,借助数字经济系统地重塑制造业。

《苏州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截至往年底,苏州6000余家工业企业共推动实施“智造转型、数字化转型”项目8000余个,获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平台23个。后续将完成全市1.2万家监管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改造。

江苏******、苏州市委***曹路宝说,如果说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老苏州,有着江南文化的特色,有着40多年改革开放的开放姿态,进入新时代就是创新精神。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数字经济不仅是新赛道,也是主赛道。

苏州未来电器有限公司可以制造上万种功能配件,强大的定制化生产能力正是因为有了数字化的保障。企业投入近亿元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入工业互联网解决产供销协同问题。如今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发货入库的及时率提高了1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

在昆山纬创一厂,笔记本智能组装生产线配备了智能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笔记本组装过程:绿色表示零件已通过组装,红色表示需要返工。人工检查过去需要45秒,而现在机器检查只需要15秒。

***CCID研究院发布《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评估白皮书(2021)》,评价称,苏州府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在长三角城市群“一核多星”整体格局中也位居前列。

CCID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认为,苏州智造体系已初具规模,将通过由点到面推动智能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广泛集成应用,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

打造“万物生长”的创新体系

虽然苏州人在数字经济中获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还是清醒地看到了差距。苏州与深圳、杭州等城市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上还有较大差距,线上新经济头部平台不多。

创新集群建设是补齐数字经济短板的重要举措。可以让产业成长得更久,规模做得更大,竞争力提升得更好,与地方经济结合得更紧密,真正实现“搬不动,垮不了,拆不了”。

产业集群被认为是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而创新集群被认为是产业集群的高级形式,是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的有机协同配置。

苏州具有建设创新集群的规模优势。目前已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万亿级产业。随着全球高端生物医药资源在苏州加速集聚,生物医药产业逐渐成为“标志性产业”,现有企业4100多家,年产值3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苏州将动态投入100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华辰精密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是***数控轧辊磨床领域的***企业。以it为龙头,聚集了80余家制造企业和关联企业,形成年产值超120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成为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

“着力发展产业创新集群,是苏州未来的大业,苏州企业责无旁贷。”恒通集团董事局***崔根良表示,恒通已连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1489家,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光纤通信、海洋通信智能制造先进模式和产业创新集群。

推动创新集群发展,苏州诚意满满:对***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奖励3000万元,对***入选***500强的企业奖励1000万元;对重大创新团队给予***1亿元的项目支持,个人***可获得5000万元的支持;新建***科研机构和国家重大技术研究项目,***可获得市、区(县级市)1: 1匹配支持,不设上限。

除了企业,创新集群还有新R&D机构、大学、金融机构等。,多元化的结构保证了创新能力的不断涌现。材料科学在姑苏实验室,科研人员围绕电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材料、能源环境材料等领域,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苏州大学院士带领约300名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开展协同研究和集成创新;东吴证券的融资人努力疏通融资渠道,撬动社会资本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创新集群是促进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就像雨林一样."曹路宝说,市场主体就像大大小小的植物。在***的统筹协调下,各类园区提供土壤,财政提供水源,政策如阳光,民意如空气,形成“生命共同体”,相互作用,共同作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一个城市的鲜明标志。(记者张展鹏、刘威葳)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数字赋能,苏州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38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