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碳”目标 国际金融“绿色枢纽”发展空间广阔

助力“双碳”目标 国际金融“绿色枢纽”发展空间广阔

助力“双碳”目标 国际金融“绿色枢纽”发展空间广阔字体:小中大分享到:助力“双碳”目标 国际金融“绿色枢纽”发展空间广阔2021-12-27 09:33:02来源:上海证券报

12月25日,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绿色发展之路”主题论坛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庆文,中国-中东欧基金(世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宸妃,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ESG的投资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绿色金融产品越来越热。

何庆文介绍,近年来,绿色金融尤其是ESG投资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全球ESG资产规模已达35万亿美元,占资产管理总规模的三分之一,较2018年底增长15%。ESG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会带来绿色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和风险管理问题,这就需要风险管理工具和配套的金融风险管理市场。可以说,需求催生了市场,需求也推动了创新。

何庆文表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作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唯一的交易机构,一直高度关注绿色发展。近年来,基于ESG理念,我们一直在不断研究产品创新,跟踪国内ESG指标体系的发展。“后续,我们将适时选择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和特点、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产品,参与推出ESG指数期货和绿色债券指数期货,助力中国绿色金融发展。”

宸妃表示,绿色金融市场包括多种轨道和产品,其中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投资基金是比较重要的产品。目前国内绿色信贷规模约15万亿元,绿色债券体量不到2万亿元,绿色投资基金只有2000亿元。因此,绿色投资基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文立认为,绿色金融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绿色金融整体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如绿色债券规模不到2万亿,只占债券的2%,而在欧洲,这个比例是20%。在资产管理行业,其体量和占比更小。作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主体部分,基金行业的公募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元。同时,公募基金的发展符合ESG的投资理念,公募基金已经发行了200多个相关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元。目前,汇付绿色金融产品规模超过300亿元。未来,汇福将继续构建完善的ESG管理体系,并基于“双碳”目标积极开发产品。

刘杰介绍,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网上交易。截至12月2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5亿吨,累计成交62亿元,已达到区域碳市场近十年总成交量的一半。

刘杰表示,我国碳市场刚刚起步,现阶段运行符合要求,但与欧盟等先进国家的碳市场相比仍有差距。目前,中国碳市场的碳现货交易量在同期主要国际碳市场中排名第一。但目前我们只有现货市场,品种相对单一,交易主体相对单一。进一步丰富市场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探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绿色发展之路

何庆文表示,从资本市场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由三个市场组成:一是发行市场;二是交易市场;第三是风险管理市场。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是有优势的,以上三个市场都比较完善。就我国整个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而言,目前金融期货占20%左右,而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一般占80%到90%,所以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大有可为,有很大的发展空。

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CICC正在加快制定交易所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共识。推进产品创新和对外开放,不断满足金融资产特别是绿色金融资产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需求。

宸妃认为:第一,上海绿色金融中心的背后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单一市场,最具活力的市场环境,最优秀的人才,所以上海建成只是时间问题。第二,在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与其他金融中心的错位竞争。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尽可能少的受到制约,找到一个平衡点。第三,全球有很多成熟的绿色金融中心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环境问题,中国的‘双碳’目标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和情怀。”

刘杰表示,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正从三个方面积极推动碳金融发展:一是着力推进碳金融业务创新,探索碳金融衍生品交易,适时推出碳远期交易和碳期权交易,推动推出碳期货。二是支持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参与全国碳市场,引导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有序参与碳交易,实现全国碳市场主体多元化。三是支持建立和完善碳市场协同监管体系,推动生态环境部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开展联合监管,明确监管责任,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刘杰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在气候投融资方面通过多种形式有效激发和撬动社会资本,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气候投融资领域。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气候友好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研究建立长三角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和长三角气候投融资基金。

文立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方向是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而建设资产管理中心的核心是建设公募基金中心,所以要大力发展公募基金。目前,公募基金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最大的子行业,有61家公募基金公司落户上海,占全国同类机构的45%。上海现在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明显优势。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助力“双碳”目标 国际金融“绿色枢纽”发展空间广阔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971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