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新步伐 取得新成效·财经聚焦丨往年能源保供谁担主力?

迈出新步伐 取得新成效·财经聚焦丨往年能源保供谁担主力?

迈出新步伐 取得新成效·财经聚焦丨2022年能源保供谁担主力?字体:小中大分享到:迈出新步伐 取得新成效·财经聚焦丨2022年能源保供谁担主力?2021-12-17 19:20:47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七日电。问题:2022年谁将主导能源供应?

新华社记者戴小河、王全超

今年以来,煤电供需紧张,部分省市一度限电。10月下旬以来,随着优质煤炭产能的释放,全国因缺煤而关停的火电机组得到动态清理。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立足煤炭基本国情,搞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

煤炭仍是主要能源。

曹家滩智能矿智能工作面,采煤机正在自动割煤。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无人卡车在矿井里轰鸣,点点鼠标,推推摇杆,坐在办公室里对着地下100米深处的设备下达指令,进行采煤作业——这就是国家能源集团今天的采煤画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能源储量中,煤炭约占89%,石油约占4%,天然气约占7%。

“富煤、贫油、贫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未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不会改变。

能源作为初级产品,是经济最基础的部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新建表示,这是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容不得半点闪失。

传统煤炭开发利用严重污染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在开采过程中,要推广智能开采技术,建设绿色智能矿山。”徐矿集团董事长冯兴振表示,要坚持“矿不像矿,采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的理念,推行清洁开采。

在利用方面,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王祥喜认为,现代煤化工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走进位于宁夏银川的国家能源集团宁美煤制油项目,厂区内有许多塔和管道,每年可生产约405万吨油品。

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形成包括煤制气系统、煤制油系统、煤化系统在内的技术体系,攻克了大型煤气化、大型煤制甲醇系统、煤制油系统、煤制烯烃系统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多项关键技术装备打破国际垄断,走在世界煤化工前列。

火电依然是动力支撑。

这是12月7日拍摄的SDIC北江电厂照片。新华社记者冉立摄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1-11月,全社会用电量74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比2019年同期增长15.1%。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电力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肖新建表示,煤电作为主要电源,将在保障供应和调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的电力供应主要由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组成。

在装机容量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将为22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4989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8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亿千瓦。

从发电量来看,上半年我国火力发电约28262亿千瓦时,占比约73%,仍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类型。第二位是水电,约占12.5%。

在利用小时方面,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委员会会长孙耀威表示,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很大,但由于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问题,与电力供需实时平衡存在矛盾,发电量占比相对较低。全年8760小时中,火电利用小时约5000至6000小时,风力发电利用小时约2000小时,光伏发电更少。

“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天然气发电也是发展方向,但由于天然气进口和大型燃机技术缺乏突破,气电比例相对较低。”他说。

“目前仍以火电作为基荷电源,未来将是基荷与调峰并重,最终以调峰为主。”肖新建表示,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将以风电、水电、核电为常规电源,以火电共同保障电力供应。同时,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存储和调控技术的发展将逐渐成为柔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补台作用逐渐显现,前景看好。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江苏如东东海。54台风力发电机在海上迎风旋转,总装机容量48万千瓦,是目前亚洲最顶尖的海上风电场。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早期的“播种”试验场。

11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建设的又一大型风电项目江苏东台海上风电场正式满负荷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

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从塞北大漠到岭南大地,中国风电产业走过了近40年“上山下海”的“开拓”之路。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底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超过3亿千瓦,是欧盟的1.4倍,美国的2.6倍,居世界第一。

青海湖,黄河边上。在国家电投共和光伏产业园,银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光伏板周围是成群的牛羊。

截至10月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扩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

“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体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认为,我国的景区资源在西北地区最为丰富,而45%左右的用电量在东部沿海地区,造成景区电力利用小时数较低。只有统筹UHV输电通道,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储能,加快弹性供电建设,才能解决消纳问题。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迈出新步伐 取得新成效·财经聚焦丨往年能源保供谁担主力?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989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