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行动提速迈进 多产业迎更大机遇

“双碳”行动提速迈进 多产业迎更大机遇

“双碳”行动提速迈进 多产业迎更大机遇字体:小中大分享到:“双碳”行动提速迈进 多产业迎更大机遇2021-12-09 08:00:54来源:经济参考报

“双碳”行动提速,步入多行业迎接更大机遇

明年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等赛道会比较热。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从加快建设二氧化碳峰值排放、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到启动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再到多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迎接机遇...在“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场系统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席卷全国。

展望未来,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方案的实施和全国碳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等新能源产业链可能出现较大的结构性机会。

“双碳”行动正在加速。

12月7日,随着广东石油广州金龙综合能源服务站的正式运营,曾经的“油商”中石化提前完成了“双一千”区块换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年度目标。

坚定不移地走向绿色低碳,不仅是企业的选择,也是国家的责任。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在2020年9月向世界宣布了这一目标,目前正在全面付诸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9月以来,我国已出台20多项涉及“双碳”的政策。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准确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两个重要文件发布,规划了顶层设计,绘制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行动路线图。

从证监会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到央行年内创设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设立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也形成了政策规模。

绿色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2亿千瓦,比2015年底翻了一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3.5%。前三季度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有增有减。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开发,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内蒙古、海南、陕西、宁夏、山西等地明确要求严格“两高”项目准入控制,部分地区还取消了“两高”项目优惠电价政策,严格控制“两高”项目信贷规模,切断违规“两高”项目建设运营资金来源。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近日表示,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完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工业领域和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将按照统一要求和程序陆续发布。

全球最大碳市场迎来“首次考验”

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2019-2020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实施周期。

12月7日,纳入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海南省7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顺利完成首个履约周期的配额结算,成为全国首个履约率达到100%的省份。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通知,全国95%的重点排放单位将在12月15日前完成履约,所有重点排放单位将在12月31日前完成履约。随着实施期限的临近,全国碳市场的流动性逐渐增强。

12月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434.7万吨,成交额1.68亿元。这是全国碳市场连续第九个交易日,日成交量超过200万吨。上交所数据显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是上月初的近3倍,交易量自11月以来一直处于高位,日均交易量104.68万吨,总交易量2302.97万吨,超过前4个月的交易总量。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喜亮表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控制碳排放总量,为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激励,促进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形成,也是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创新。

“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成熟稳定的碳市场。虽然目前只有发电行业参与交易,但中国的碳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这将为发展中国家的碳市场建设和区域碳市场衔接提供借鉴。”张喜亮说。

“市场刚刚起步,这样的交易规模还是可以的。同时还有很多机制需要完善。”上交所理事长赖晓明指出,下一步,全国碳市场将扩大市场覆盖面,明年有计划将其纳入有色冶炼和建材行业。

多行业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12月8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落实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要求,推进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一体化运行格局。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中的比例。

这是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根据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中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11万亿元。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将得到重点支持。

今年1-10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54.2万辆,同比增长176.6%。"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新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高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在330万辆左右。他预计,即使在电池供应、芯片供应和产能限制的影响下,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增长势头,达到500万辆。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20%以上。

新能源行业的火爆也有望在明年延续。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于12月15日前报送第二批以沙漠、戈壁、沙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名单。根据中信建设投资公司的数据,截至11月底,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达21个,建设规模超过55.14GW。

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随着后续产业链乃至一体化能源体系的短期矛盾逐一突破,新能源体系有望真正迎来结构性增长。保守估计,“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行业年均装机容量有望超过54GW,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5%。PV 空的增长期也有望逐渐打开。预计2022年全球装机需求将增长至190-210GW,同比增长近25%。储能也将进入高速成长期,需求侧全面开花。(记者王鲁湘贾颖)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双碳”行动提速迈进 多产业迎更大机遇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7004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