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工业互联网这座桥——来自深圳的产业发展调查

架起工业互联网这座桥——来自深圳的产业发展调查

架起工业互联网这座桥——来自深圳的产业发展调查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架起工业互联网这座桥——来自深圳的产业发展调查 2021-12-07 08:19:34 来源:经济日报

工业,一端连着传统工业制造业,另一端连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工业互联网的桥梁,关系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不断发展壮大,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在制造业基础雄厚、高科技产业发展突出的深圳,工业互联网正在向更多行业渗透,助力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产业互联网还面临很多困难和堵点,深圳的探索和实践值得关注。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往年产业规模达到9164.8亿元。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齐头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各地的工业互联网布局也在加速。在深圳,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出,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往年,深圳建成5G基站4.76万个,率先实现5G信号全覆盖。IOT传感网也初具规模,实现了城区NB-IoT网络重点区域传感设备的初步覆盖,并在全国率先部署多功能智能棒。

有了这些基础,深圳正在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圳如何在工业制造和现代信息技术之间搭建工业互联网桥梁?效果如何?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应该如何解决?

构筑产业发展的基石。

在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在智能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只需一台VR设备,就能清晰查看每一个生产环节。这就是创维打造的5G+柔性制造车间。通过5G融合网络,这里的设备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创维借助5G建立融合网络,灵活升级传统生产线。智能物流、柔性生产、视觉检测、远程运维四大5G应用场景在车间落地。”创维-RGB公司总裁助理尹占江告诉记者,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创维柔性制造车间的存储能力提升了2.5倍;混合生产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由过去的4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可辐射15条生产线、800多台套设备;通过远程运维系统,整体效率提升了5倍,可以向全国7个基地提供低时延、全场景、沉浸式的运维指导。

这只是深圳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深圳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电子制造、机械装备、精密制造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往年以来,深圳先后推出《深圳市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多个政策文件,着力提升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开发重点行业创新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宝安区是深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往年,宝安区共有79家企业计划通过工业互联网转型打造标杆应用和典型模式,预计总投资48.7亿元。“工业互联网可以极大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张东艳告诉记者,宝安区作为深圳的工业区和制造业强区,面临着区域空差距、资源要素紧张、企业成本上升、中小企业数量多、抗风险能力差、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缓慢等严峻挑战。宝安区迫切需要通过工业互联网整合跨域生产要素,优化各方资源配置,从而突破地域限制,***生产方式,变革管理模式,创新商业范式,加快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发展。

“宝安区成立了以区委***、区长为双组长的***小组,从***、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三个维度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张东艳介绍,宝安区已选定深中通道门户区域作为产业互联网集聚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宝安区也对具体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部署,先后发布了《宝安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宝安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等。,推进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识别分析二级节点,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国家顶层设计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工业互联网的推进也更有信心。如今,宝安区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正在不断夯实。截至目前,宝安工业区光纤宽带用户覆盖率达99.1%,建成5G基站9630个,实现了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宝安区还设立了工业互联网引导基金,优先投资区内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基金规模60亿元。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是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关键要素。如今,深圳制造企业正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连接起来,加快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为工业互联网的“买卖”买单,这似乎是一条稳赚不赔的路。

深圳市普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长期关注工业互联网领域。在他看来,工业互联网首先要实现的是工厂内部事物的连接,即设备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由于传统工厂的物理设备老旧等因素,现有工厂的物理网络重新配置非常困难,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资金和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导致很多企业导入工业互联网的意愿不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信息收集是信息化的比较好步."陈告诉记者,大部分工业设备虽然老旧,但往往都有可以显示简单生产状态的显示屏,而且这些工厂一般都配有灯光视觉系统。“为此,我们自主研发了屏幕信息采集器和灯具信息采集器,以非侵入式外部方式直接安装在原有设备上,实现了出厂信息数据的采集。”陈表示,通过结合云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的协同,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这不仅能让传统工厂实现“无影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还能让数据和信息变得有价值,让企业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提高盈利能力。

“物流是生产和储存过程的关键部分。如何打通生产与物流的自动衔接,如何适应高频生产线的变化,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张旭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研发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已经投放市场,累计交付超过2000台。

记者在斯坦德公司R&D部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校准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参数。“这个机器人具有环境地图构建、自主路径规划、安全避障、自动充电等功能。,并能满足3C、半导体、汽车等行业的智能物流需求。”张旭表示,公司还构建了多行业、跨场景的柔性工业物流解决方案,实时跟踪记录生产和物流数据,在自动化的同时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可视化,为企业推进工业互联奠定了基础。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连接人、机、物的“神经中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深圳市银宝山新技术有限公司是模具行业的制造服务商。记者在该公司展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包括供应链、公司运维、进出口等实时数据信息。这是公司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公司副总裁陈林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模具行业存在制造和管理软件缺乏、产业链协调难度大、信息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并且行业中小企业多,行业发展不平衡突出。

“模具行业作为横跨多个领域的特殊行业,尤其需要通过工业互联网提升企业管理能效,整合行业垂直供应链,打造行业新生态、新模式。”陈林介绍,目前公司已将最常用、最主流的生产设备互联互通,设立数据中心,打通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孤岛,初步建成生产全过程管理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得益于云平台的应用,公司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30%,客户满意度平均达到95%以上。

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性。

“工业互联网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起点和突破口。应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配置、枢纽和治理作用,加快突破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堵点和难点。”宝安区工信局二级调研员杨辉告诉记者,作为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核心环节,宝安区涌现出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和服务商,可以为工业互联网转型提供平台服务、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今年以来,宝安区共有17家企业进入广东工业互联网资源库。

机械零件加工是工业制造的基础。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多品种小批量定制生产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加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这个行业的特点是90%以上是中小型工厂,工厂信息化水平低。由于机械零部件种类繁多,基本都是非标产品,在实际生产中始终难以提高厂端生产管理的效率,报价混乱,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困难,大量产能闲置。”深圳市速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雪峰说。

如何解决行业痛点?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性是关键。田雪峰告诉记者,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苏嘉科技推出了机械零件AI智能报价算法,可以快速识别产品图纸,快速准确报价;在此基础上,公司还搭建了加速云平台,连接产业链供需双方,整合闲置产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打破产业链信息壁垒,促进生产透明化,提供一站式按需制造服务。

往年初,新冠肺炎爆发疫情,用于疫情防控的智能红外测温设备和口罩机的需求方,如工厂停工、供应链受损、备件切断等。,导致设备库存告急,没有工厂接单,情况非常紧急。“接到需求后,我们通过加速云平台的SaaS信息管理系统,迅速下发疫情防控物资紧急通知,统计可用产能,调用有条件的工厂复工。”田雪峰说,由于这些设备涉及零件多、款式多样,不可能在一个工厂完成全部生产。通过加速云平台的智能订单产能匹配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将这些零件分配到合适的加工厂进行生产,并通过生产可视化系统实时跟进零件的加工状态,动态调整订单。最终,智能红外测温设备从需求到交付仅用了5天,100台全自动一脱双面掩模板机6万多个零件的交付仅用了12天。

“由于从制造到市场流通中间环节太多,商品实际市场定价高于出厂成本,比价居高不下。同时,传统工厂大部分仍采用‘以产定销’的模式组织生产和销售,使其长期遭受库存和资金压力。”云工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秦丽表示,公司为此打造了云工厂在线制造服务平台,以期为制造业数字化赋能。

秦丽介绍,在云工厂平台上,采购商可以在线发布采购需求,找工厂验货,报价下单,查看生产进度。制造供应商可以让客户在线,对订单报价,并将设备连接到云。如今,已有数万家厂商入驻云工厂,每天有超20万买家通过云工厂发布采购需求。往年上半年,平台采购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480%。

在***、平台、制造企业的努力下,宝安区工业互联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日,一项针对宝安区300家工业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成熟度调查显示,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改造,企业在多方面显著降本增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率和库存周转率,大幅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和采购周期。

“深圳工业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需要以工业互联网为引领,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认为,宝安区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催生了一批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深圳还应重点做好行业深度融合应用、服务体系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数据安全等工作。,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记者杨阳腾)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架起工业互联网这座桥——来自深圳的产业发展调查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65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