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提振 “5G+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深耕
目前,我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覆盖国民经济22个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不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快典型应用场景推广。
业内人士指出,“十四五”期间,5G和工业互联网将从最初的探索阶段进入产业深耕和赋能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夯实产业基础,拓展融合应用场景,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推动“5G+工业互联网”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
应用潜力的加速释放
走进马钢港口原料总厂封闭的料棚,无人堆取料机在小山般的原料堆间来回穿梭,堆取准确有序。另一端,在原料总厂运营管理中心的中控室,厂区内的实时动态和数据在显示屏上跳跃,场内85台大型移动设备尽收眼底。据介绍,5G为马钢股份配备了智能眼,智能化改造后,预计每年可降低人工成本560万元。
在武汉昌飞光缆有限公司光缆车间,5G实现了云数据中心、车间现场、生产设备的全连接。据介绍,数字化生产和检验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目前产品良品率提高了8%,库存周转率提高了25%。
近年来,工信部先后出台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计划》、《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5G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引导产业提升关键网络技术、创新应用和资源供给能力,合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近日召开的2021***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超过100个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数量超过7300万台,其中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0000个。
“‘5G+工业互联网’的20个典型应用场景已经在采矿、电力、钢铁等22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得到深度应用和快速推广。,帮助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5G和工业互联网在支持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夏寒说。
以矿业为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辉介绍,截至往年底,全国已建成400多个智能采掘工作面,井下使用煤矿机器人19种,71座煤矿列入全国首批智能示范煤矿。使用5G等信息技术后,生产效率将提高20%至30%。
提高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整体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拓展集成应用。
余晓晖表示,5G仍处于标准迭代和技术演进的快速发展阶段。5G标准R16、R17的相继发布和产业化加速,将极大释放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余晓辉进一步表示,在推进“5G+工业互联网”持续深入应用和赋能的过程中,要重点解决5G工业芯片模块价格高的问题,不断丰富5G通用终端和工业终端。
工信部***肖亚庆在2021***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表示,5G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要牢牢牵住技术创新的“牛鼻子”,推动新兴技术群体的融合创新和协同应用。工信部将以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为重点,大力实施“率先垂范”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实现工业模块、传感器、关键软件等领域的快速研发和产业化。
完善保障体系。
“十四五”期间,“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不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加快典型应用场景推广。
“5G、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肖亚庆说,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深入总结各地推进融合发展的实践范例,通过抓示范、定标杆、建园区,遴选一批专业化解决方案商,建设一批5G全联接工厂,优化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复合型专家和人才,推动各行各业提质增效升级。
同时,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从制度标准、技术手段、落实企业责任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快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领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此外,很多企业都在围绕加强安全积极部署。
夏寒表示,要引导企业加大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安全防护投入,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深化工业网络数据安全治理。围绕典型应用场景构建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工业5G应用的安全支撑能力。
“我们需要完善安全体系,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平军表示,一方面,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和安全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法律保护,提高企业数据安全保护水平,加大对损害企业数据安全和利益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在“5G+工业互联网”应用于企业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和安全的双重引导。(记者郭谦)
【纠错】
